人物:陳燦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法全(一一一四~一一六九),號無庵,俗姓陳,姑蘇(今江蘇蘇州)人。先從道川出家,后依佛智。初說法于宜黃之臺山,移白楊西華。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居虎巖寺,后主湖州道場。乾道五年卒,年五十六。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九、《五燈會元》卷二○、元至正《昆山郡志》卷五有傳。今錄詩二十首。
大明高僧傳·卷第八 習(xí)禪篇第三之四
釋法全字無庵。
昆山陳氏子。
生有偉質(zhì)溫粹不凡。
幼請父母從道川禪師為僧。
參請精勤志明大事。
一日行靜濟寺殿前。
偶觸首于柱忽大悟。
旁觀者見其光彩飛動而不自知。
自此遍游名山業(yè)席。
道價日益。
乾道中將示寂。
眾求遺偈。
師瞪目下視。
眾又請。
遂援筆書無無二字端坐而逝。
阇維得舍利五色。
塔于金斗峰。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三
法全禪師者。姑蘇人也。姓陳氏。號無庵。早歲父攜見東齋川和尚。川熟視曰。若能從我乎。全欣然膝地請名。其父奇之。遂舍斷發(fā)。及游方。所至正大。人不易就。依佛智于虎丘。每入室。智以狗子無佛性話問之。全結(jié)舌。但見棒如雨。喝如雷。益迷悶。不知所以。頻背眾求示。佛智叱之。一日聞僧舉五祖頌云。趙州露刃劍。忽驚汗下。趨呈智曰。鼓吹轟轟袒半肩。龍樓香噴益州船。有時赤腳弄明月。踏破五湖波底天。智乃肯之。然全所抱慎重。人莫知者。及佛智補靈隱。以全首眾。林下知名?;蛞源髣x請全主持。不應(yīng)。每蹙額嘆曰。古斷臂以求安心。今賣身以要續(xù)祀。吾道殆哉。明矣。久之佛智以年邁。歸西華舊隱。全始說法安吉道場。乃拈拄杖云。汝諸人個個頂天立地。肩橫楖栗。到處行腳??彬炛T方。更來者里覓個甚么。才輕輕拶著。便道天臺普請。南岳游山。我且問汝。還曾收得大食國寶刀么。切忌口銜羊角。又曰。欲得現(xiàn)前。莫存順逆。以杖橫案云。三祖大師變作馬面夜叉。游遍四大部洲。卻來山僧手里呈身。元來只是一條黑漆拄杖。還見么。直饒見得。入地獄如箭射。乾道己丑秋。有疾醫(yī)至。全乃讓之曰。為一幻軀。求良醫(yī)。覓隹穴。是可忍乎。竟?fàn)柛婕拧1娖筚收Z。全大書無無二字。棄筆而化?;鹪≡O(shè)利五色。塔于金斗峰。初全居靈隱首座時。有權(quán)道者。久參無證。請益于全。全以無住本。建一切法徵之。權(quán)有省。乃私笑曰。暗里穿針。耳中出氣。遂定師資焉。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五
釋法全,字無庵,昆山陳氏子也。
生有偉質(zhì),溫粹不凡。
幼請父母,從道川禪師為僧,參請精勤,志明大事。
一日行靜濟寺殿前,偶觸首為柱,忽大悟,傍觀者見其光彩飛動,而不自知。
自此,遍游名山叢席,道價益高。
乾道中,將示寂。
眾求遺偈,全瞪目下視。
眾又請,遂援筆書“無無”二字,端坐而逝。
阇維得舍利五色,塔于金斗峰。

人物簡介

全臺詩
陳維英(1811~1869),字碩芝,又字實之,號迂谷,清淡水廳人。
咸豐九年(1859)舉人。
少時受業(yè)于庠生黃德輝、舉人陳六山、拔貢鄭用鑒及其長兄陳維藻。
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閩縣教諭;咸豐元年(1851),臺灣道徐宗干舉為孝廉方正;咸豐九年(1859)鄉(xiāng)試中舉,授內(nèi)閣中書。
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學(xué)海兩書院。
同治元年(1862),戴萬生起事,因助餉捐得四品頭銜,并獲賞戴花翎。
晚年建讀書之處于劍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鄉(xiāng)黨質(zhì)疑》、《偷閑錄》、《太古巢聯(lián)集》等。
  《鄉(xiāng)黨質(zhì)疑》,并未付梓,今已散佚。
《偷閒錄》稿本亦已佚失,在民間有多家抄本,如:新莊陳舜漁抄本(1930)、五股陳燦寶抄本(1931)、陳繞綠抄本(1934)、李見金抄本(1934)、吳朝綸抄本(1934)、新竹鄭神寶抄本(1935)。
民國四十二年(1953)八月,臺北縣文獻會曾從某氏手中取得最完善之珍藏抄本,計古今體詩七百二十六首,由廖漢臣重新加以整理并略加注釋刊于《臺北文物》,以下所收錄的陳維英《偷閒錄》詩作即以此為底本。
至于,《太古巢聯(lián)集》由田大熊、陳鐓厚編輯,何茂松發(fā)行〖參考陳維英撰,田大熊、陳鐓厚校編《太古巢聯(lián)集》,臺北:無聊齋,昭和十二年(1937)?!健?div id="ve4movc" class='inline' id='people_72758_0_10_comment'>
張漢在〈陳迂谷聯(lián)文序〉謂陳維英乃北臺灣著名學(xué)者,其文似淺而深,似俗而雅,因有得于古人立言垂世之旨,故質(zhì)實可味,不徒以隸事賦物裁對見長。
臺北帝大東洋文學(xué)系主任神田博士亦在《聯(lián)集》的序文中說迂谷詩,托興遙深,取材宏富,具聲律之美,乃東寧詩人中,首屈一指者。
又認為其聯(lián)語對仗工整,愈出愈奇。
如銀臺金闕,珠玉雜陳,使人讀之目眩。
該書出版迄今已逾一甲子,世人鮮有見及者。
茲據(jù)原刊本,重新編校。
(黃哲永、施懿琳撰)
陳馨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陳馨,字桂山,陳燦、陳田弟,貴州貴陽人,進士出身。
光緒三年(1877年)丁丑科進士,三甲一名;光緒三年五月,分部學(xué)習(xí),后官戶部主事。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朱庭珍(1841~1903),字小園、筱園,號詩隱,清云南石屏人。
光緒元年(1875)舉人。
著有《穆清堂詩鈔》八卷、《筱園詩話》四卷。
施有奎評其詩云:「筱園無書不讀,古今文皆其所長,其困于場屋,非文之咎也。
究令以詩校士,筱園亦豈能持古法與今之世爭勝負哉。
陳燦亦曰:「筱園沉酣古籍,閱歷世變,明達治體,卓卓有吏才。
每與談時務(wù)大略,輒洞中窾要。
」 茲以光緒十三年(1887)《穆清堂詩鈔?抱膝后集》原刊本中與臺灣相關(guān)之詩作為底本,參照《中法戰(zhàn)爭文學(xué)集》、陳漢光《臺灣詩錄》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