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日照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
襄州襄陽人,俗姓安。
年十五出家,習(xí)三論及大乘諸經(jīng)。
高宗永徽間,至洛陽,后住長安大慈恩寺。
龍朔間,多次奉詔與道士辯論,嘲戲于內(nèi)宮,頗得高宗優(yōu)賞。
武則天時,助日照等譯經(jīng)。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俗姓安,襄陽(今湖北襄樊)人。
年15出家為僧,習(xí)三論及大乘諸經(jīng)。
高宗永徽間至洛陽,后奉詔住長安大慈恩寺。
龍朔二、三年(662、663)間,多次奉詔與道士辯論嘲戲于內(nèi)宮,獲高宗優(yōu)賞。
武后時,曾助日照等翻譯佛典。
事跡見《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丁、《宋高僧傳》卷二及卷三。
前書錄其嘲謔詩7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全唐詩續(xù)補遺
靈辯,姓安氏,襄陽人。年十五出家,精習(xí)三論大乘諸經(jīng)。龍朔二年為大慈恩寺沙門,后在西明寺譯經(jīng),未詳所終。詩七首。(《全唐詩》無靈辯詩,茲依《集古今佛道論衡》及《宋高僧傳》卷四《唐京師西明寺圓測傳》錄事跡)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三)
不知何許人也。
顯慶中。
設(shè)席京師。
敷弘四分。
采稟之侶。
有同霧市。
雖文綱出澄照之門。
然亦升堂入室屢矣。
且懷素著述多本于成。
垂拱中。
日照三藏譯顯識等經(jīng)。
詔成與明恂嘉尚證義。
后莫詳其終。
宋高僧傳·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釋道成者。
不知何許人也。
居于天邑演彼律乘。
戒月?lián)P光圓而不缺。
德瓶告實滿而不傾。
當顯慶中敷四分一宗有同霧市。
時文綱律匠。
雖先依澄照大師后習(xí)律文。
乃登成之堂奧矣又懷素著述皆出其門。
垂拱中日照三藏譯顯識等經(jīng)。
天后詔名德十員助其法化成與明恂嘉尚同預(yù)證義。
由是聲飛神甸位首方壇。
謂之梧桐多棲鳳鳥。
謂之芳沚頗秀蘭叢。
門生孔多無過此集然不詳終所。
系曰。
成公與隋蔣州道成同號而異實。
二者奚先。
通曰。
隋成也精乎十誦。
著述尤多。
唐成也傳乎四分。
譯講偕妙。
然其撰集則開悟迷淪。
究其翻傳則陶甄教道。
譬猶后焰靡及乎前光似寶或慚乎真寶。
互有長短用則無遺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
梵人,兼通梵華語。
地婆訶羅、提云若那、寶思惟等所有翻譯,皆召慧智為證。
于洛陽佛授記寺自譯《觀世音頌》一卷。
后不知所終。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科
父印土婆羅門也。
東游生智。
少慕出俗。
從長年婆羅門僧為弟子。
善天竺書語。
三藏地婆訶羅。
提云若那。
寶思惟等。
有所翻譯。
皆召證文。
兼度語。
長壽二年。
智于東都佛授記寺。
出觀世音頌一卷。
宋高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篇第一之二
釋慧智。
其父印度人。
婆羅門種。
因使游此方。
而生于智。
少而精勤有出俗之志。
天皇時從長年婆羅門僧。
奉敕度為弟子。
本既梵人善閑天竺書語。
生于唐國復(fù)練此土言音。
三藏地婆訶羅提云若那寶思惟等。
所有翻譯皆召智為證。
兼令度語。
后至長壽二年癸巳。
智于東都佛授記寺自譯觀世音頌一卷。
不詳所終。
有沙門明佺者。
不知何許人。
出家隸業(yè)悉在佛授記寺。
尤善毗尼兼閑經(jīng)論。
天冊萬歲元年。
敕令刊定經(jīng)目。
佺所專纂錄。
編次持疑。
更與翻經(jīng)大德二十馀人。
同共參正。
號曰大周經(jīng)錄焉。
智升云。
雖云刊定繁穢尤多。
徒見流行。
寔難憑準。
蓋此錄支經(jīng)別品雜沓不倫。
致為升公之所黜矣。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俗姓皇甫,京兆(今陜西西安)人。
少出家,住長安大興善寺。
游心佛典,兼通儒道,善于著述,亦工賦詠。
曾助日照、實叉難陀等譯經(jīng)。
高宗永隆二年(681)著《十門辨惑論》3卷,今存。
其有文集,已逸。
宋高僧傳》卷一七有傳。
林間錄》卷上收錄其詩偈1首。
《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全唐文·卷九百十二
復(fù)禮俗姓皇甫氏。出家住興善寺。永隆二年。詔問釋典稽疑十條。復(fù)禮撰十門辨惑論三卷上進。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生京兆皇甫氏。虛靜寡欲。游心內(nèi)學(xué)。出家住興善寺。頗以賦詠之工。為名士所過從。三藏地婆河羅。實叉難陀等。譯大莊嚴論華嚴經(jīng)等。皆承詔綴文正義。永隆二年。太子文學(xué)權(quán)無二。述釋典所疑十條。以問。因為徵詰剖析。以辟其凝滯。假設(shè)賓主。撰十門辨惑論三卷。以貽之。無二復(fù)書有曰。續(xù)晨鳧之足。鑿混沌之竅。百年之疑。一且頓盡。永遵覺路。長悟迷源。爇煩惱之薪。餐涅槃之飯。請事斯語。以卒馀年。其為外教之士。悅服如此。加復(fù)深綜玄機。特契心法。作真妄頌。天下尤傳播。草堂宗密獨見許焉。有文集行世。
宋高僧傳·卷第十七 護法篇第五
釋復(fù)禮。
京兆人也。
俗姓皇甫氏。
少出家住興善寺。
性虛靜寡嗜欲。
游心內(nèi)典兼博玄儒。
尤工賦詠善于著述。
俗流名士皆仰慕之。
三藏地婆訶羅實叉難陀等譯大莊嚴華嚴等經(jīng)。
皆敕召禮令同翻譯綴文裁義。
實屬斯人。
天皇永隆二年辛巳因太子文學(xué)權(quán)無二述釋典稽疑十條。
用以問禮。
請令釋滯。
遂為答之。
撰成三卷。
名曰十門辯惑論。
賓主酬答剖析稽疑。
文出于智府。
義在于心外。
如斯答對堅陣難摧。
赤幡曳而魔黨降。
天鼓鳴而脩羅退。
權(quán)文學(xué)所舉稽疑數(shù)義也。
于馀則難在禮殊易何邪。
蓋不知教有弛張文存權(quán)實。
謂為矛盾。
故行吊伐之師。
如小偏裨須請軍門之命。
無二既披來論全釋舊疑。
乃復(fù)書云。
續(xù)晨鳧之足鑿混沌之竅。
百年之疑一朝頓盡。
永遵覺路長悟迷源。
爇煩惱之薪。
餐涅槃之飯。
請事斯語以卒馀年云。
此雖一時之解紛。
實為萬代之龜鑒也。
禮之義學(xué)時少比儔。
兼有文集行于代。
加復(fù)深綜玄機特明心契。
作真妄頌問天下學(xué)士。
擊和者數(shù)人。
當草堂宗密師銓擇臻極。
唯清涼澄觀得其旨趣。
若盧郎之米粒矣。
馀未體禮師之見。
故唐之譯務(wù)禮為宗匠故惠立謂之譯主。
譯主之名起于禮矣。
妙通五竺融貫三乘。
古今所推世罕倫匹。
其論二軸編入藏。
酬外難之攻。
但用此之戈盾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