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顓孫師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公明儀 朝代:春秋魯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春秋時魯國南武城人。
孔子弟子子張之門人。
曾問孝于曾子。
子張死,按師禮送喪。
申詳 朝代:戰(zhàn)國陳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祥。
戰(zhàn)國時陳國人。
一說為顓孫子張之子。
相傳與泄柳同為魯穆公贊禮。
曇摩耶舍 朝代:南朝宋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科
此云法明。
罽賓國人。
少好學。
年十四為弗若多羅所知。
既長標致特高。
該通經(jīng)律。
有異能解。
嘗習禪觀。
時以比浮頭婆馱。
孤行山澤。
往往沖虎。
每坐樹下。
嘆曰。
年已三十。
乃未得果。
何其懈哉。
至忘寢食。
以精苦悔先罪。
乃夢。
博叉天王勸以游方觀道。
不當自善。
曰道可致。
不可求也。
然以非分強求。
雖死無所獲。
乃游諸國。
以隆安中。
至廣州白沙寺。
善誦毗婆沙律。
時號大毗婆沙。
年已八十五。
弟子八十五人。
有女子張氏字晉明。
清凈自活。
從耶舍咨授道要。
乃為說佛生緣起。
并譯出差摩經(jīng)一卷。
義熙中。
至長安。
姚興為前席。
與天竺沙門曇摩屈多友善。
秦弘始九年。
共譯舍利弗阿毗曇。
至十六年乃竟。
凡二十二卷。
后如江陵止新寺。
大弘禪要。
學者至三百馀人。
道俗初疑其慢。
及見之莫不傾伏。
往往定中多見殊祥。
人傳以為證果矣。
元嘉中辭還西域。
弟子法度善梵語。
佐耶舍譯經(jīng)。
度天竺婆勒子也。
勒賈于廣州。
而生度于南康。
名金迦。
長而出家。
獲今名。
而不知者。
以度為南康人也。
度自其西歸。
乃執(zhí)異見。
學小乘禁方等法。
謂無十方佛。
性禮釋迦。
食用銅缽。
不置別器。
令諸尼相從。
而行悔罪。
止伏地相向而已。
尼法弘普明皆受其法。
而諸尼多宗習之云。
高僧傳·卷第一 譯經(jīng)上
曇摩耶舍。此云法明。罽賓人。少而好學。年十四為弗若多羅所知。長而氣干高爽雅有神慧。該覽經(jīng)律明悟出群。陶思八禪游心七覺。時人方之浮頭婆馱。孤行山澤不避豺虎。獨處思念動移宵日。嘗于樹下每自剋責。年將三十尚未得果。何其懈哉。于是累日不寢不食。專精苦到以悔先罪。乃夢見博叉天王。語之曰。沙門當觀方弘化曠濟為懷。何守小節(jié)獨善而已。道假眾緣復須時熟。非分強求死而無證。覺自思惟欲游方授道。既而踰歷名邦履踐郡國。以晉隆安中初達廣州住白沙寺。耶舍善誦毗婆沙律。人咸號為大毗婆沙。時年已八十五。徒眾八十五人。時有清信女張普明咨受佛法。耶舍為說佛生緣起。并為譯出差摩經(jīng)一卷。至義熙中來入長安。時姚興僣號甚崇佛法。耶舍既至深加禮異。會有天竺沙門曇摩掘多來入關中。同氣相求宛然若舊。因共耶舍譯舍利弗阿毗曇。以偽秦弘始九年初書梵書文。至十六年翻譯方竟。凡二十二卷。偽太子姚泓親管理味。沙門道標為之作序。耶舍后南游江陵。止于辛寺大弘禪法。其有味靖之賓披榛而至者三百馀人。凡士庶造者。雖先無信心見皆敬悅。自說有一師一弟子。修業(yè)并得羅漢。傳者失其名。又嘗于外門閉戶坐禪。忽有五六沙門來入其室。又時見沙門飛來樹端者。往往非一。常交接神明而俯同矇俗。雖道跡未彰。時人咸謂已階圣果。至宋元嘉中辭還西域。不知所終。耶舍有弟子法度。善梵漢之言常為譯語。度本竺婆勒子。勒久停廣州往來求利。中途于南康生男。仍名南康。長名金迦。入道名法度。度初為耶舍弟子承受經(jīng)法。耶舍既還外國。度便獨執(zhí)矯異規(guī)以攝物。乃言。專學小乘禁讀方等。唯禮釋迦。無十方佛。食用銅缽無別應器。又令諸尼相捉而行悔罪之日但伏地相向。唯宋故丹陽尹顏瑗女法弘尼。交州刺史張牧女普明尼。初受其法。今都下宣業(yè)弘光諸尼習其遺風。東土尼眾亦時傳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