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圓至

相關人物:共 7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 其四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絕句
七十三回生一陽,子年未半升我堂。
筠溪牧潛即汝是,一系驢橛須耐霜。
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 其十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絕句
高安僧寶姚圓至,鹽水誰其成醬冰。
莫為猢猻打筋斗,回頭不記讀書燈(自注:前住建昌軍能仁禪寺,僧圓至,字天隱,古筠州人。癸丑廷魁姚公勉之猶子。寶祐丙辰生,咸淳甲戌年十九,出家。元、元貞間住前寺,二年棄去,臥廬山。大德二年戊戌圓寂,年四十三。有《天隱禪師文集》若干卷,又曰《筠溪牧潛集》。文近世僧之所無,而夭可痛也。其友吳僧行魁一山上人,朱姓,咸淳戊辰生,年三十二。求予序其文,且賦十絕辭去,將隱于天目山之西峰。依韻和以送之云。)。
送才上人再往湖南 元初 · 圓至
五言律詩
近聞歸又出,何事迫身忙。
春路晴猶滑,山亭晚更長。
竹枯湘淚盡,花發(fā)楚魂香。
舊日曾行處,因君思不忘。
南濠詩話:元僧圓至工于古文,而詩尤清婉。其寒食各云云。他如云云。其造語之妙,當不減于惠勤、參寥輩也。
贈魁天紀 元初 · 圓至
七言絕句
拈筆詩成首首新,喜來豪叫欲攀云。
難醫(yī)最是狂吟病,我恰才痊又到君。
南濠詩話:長洲陳湖磧沙寺,元初有僧魁天紀者居之。魁與高安僧圓至友善,嘗注周伯弜所選唐三體詩,魁割其資刻置寺中,方萬里特為作序【方萬里特 原作「方萬持」,據(jù)南濠詩話改補。】。由是三體詩盛傳人間,今吳人稱「磧沙唐詩」是也??x儒家書,尤工于詩,平生厓立絕俗,誓不出世,住山,有詩贈之云云。
藤枯摧老樹,石裂礙深溪。
陰洞水聲合,短垣松影齊。
澗回知徑遠,山迥覺梅低。
忽爾破孤寂,嶺猿清晝啼。
蓬窗日錄:元僧覺隱與笑隱?公、天隱至公皆以詩自豪相頡頏,時號「三隱」。覺隱睡起云云,江亭秋晚云云,又云云。
日斜湖上過,野寺倦登臨。
老樹風聲合,頹垣雨跡深。
蛟龍潛近浦,鳥雀避叢林。
不見筠溪叟,詩禪久絕音。
峨峨薊城西,飛觀聳百級。
金身五千丈,照耀天北極。
畫棟糜丹青,雕甍爛朱碧。
琪花燁如散,瑤草紛可拾。
耨水清六塵,雪山炯四壁。
廣座陳香燈,長廊繪粉墨。
優(yōu)缽梵筵啟,伊蒲僧供出。
俗染汰欲空,凈因了可覓。
香象來醫(yī)王,天龍護帝釋。
茫然小宇宙,一愴大雄力。
蘆花風起雪平川,數(shù)畝荒洲倚廢蓮。
小榜乍依沙子岸,驚禽忽破水條煙。
閒移竹影莓苔地,坐愛溪文荇藻天。
且與鷺鷗相伴著,平分僧月載歸船。
重修十方普覺寺落成瞻禮二首 其二 (乾隆癸卯)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借無廢者有何修,修廢有無誰話頭。
徒記像雙語已舛,果看佛一臥而游(恭讀雍正十二年二者御制碑文佛游有四一者行住三者坐四者臥以是四法名之曰游然則豎窮三際橫亙十方惟一真心泯絕對待又云一佛臥游十方普覺因賜名十方普覺寺)。
樹籠寶殿千年閱,水繞禪房各處流。
不必摛文紀日月,兩章七字當(去聲)碑留。
⑴ 據(jù)日下舊閒稱寺在西山為唐時古剎唐名兜率后曰昭孝曰洪慶曰永安實一寺也中有佛像二一相傳唐貞觀中造一后人范銅為之于前后殿各作偃臥像故又稱為臥佛也然今祇一臥佛其一亦不知何時移向何處
⑵ 殿前娑羅樹閱今將千年蓋唐貞觀中所植也
題文源閣(乾隆癸丑)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罷宴兼停燈火繁,消煩小憩合文源。
得閒于是愜清思,不見何當信諛言(宋神宗時司天奏四月朔日當食神宗自三月即避殿減膳降天下罪囚一等至是日云陰不見食王安石等進賀以為圣德所感云云向批通鑒輯覽蓋曾鄙其貢諛此次月食卯初一刻六分初虧辰正初刻一分復圓至卯正一刻十四分月已入地平即不見食此亦可以諛詞稱賀乎)。
春夏秋冬羅四庫,魯魚亥豕覈三番
雖然程督弗遺力,掃盡塵寧免尚存。
⑴ 月食禮宜罷宴而連日節(jié)宴燈火頻繁今日偶停轉得清閒之趣
⑵ 四庫全書原設之分??傂5热艄斎毡M心校對何至錯誤連篇累牘丁未夏駐蹕山莊偶閱文津閣書見其錯誤甚多即命皇子及扈從諸臣先加校閱并令在京之皇子大臣??大小臣工二百馀員詳校文淵文源二閣之書次年令原充總纂尚書紀昀率同從前疏漏之總校分校以次遞校文津文溯二閣之書前年又因看出錯誤罰令紀昀等將四閣書重加校對前后蓋已校覈三次可謂不遺馀力在諸臣先后優(yōu)敘罰令重校亦無可置喙稱屈而四閣之書庶可稱善本矣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