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羅洪先

相關人物:共 26 位。
共 2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14—? 【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子遠,號澗谷。饒魯?shù)茏?。理宗寶祐四年進士。以秉義郎為江陵教授,改潭州,宰信豐,遷提轄榷院。度宗末論罷。編《放翁詩選前集》。
全宋詩
羅椅(一二○四~?
),字子遠,號澗谷,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士,時年四十三(《寶祐四年登科錄》卷二)。
為信陽州學教授,景定間知信豐縣(明嘉靖《贛州府志》卷七)。
累遷提轄貨榷院。
度宗朝見國事盡屬賈似道,遂棄官去。
有《澗上委稿》,已佚。
后人輯為《澗谷遺集》。
事見本集卷末附元羅洪先《族祖榷院府君傳》,《宋元學案》卷八三有傳。
 羅椅詩,以民國羅嘉瑞刊四卷本為底本。
校以《豫章叢書·吉州二義集》所收本(簡稱豫章本)等,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元詩紀事
椅字子遠,號澗谷,廬陵人。宋寶祐四年登第。 癸辛雜識:少年以詩名,高自標致,常以詩投后村,有「華裾客子袖文過」之句,知其為巨富家子也。壯年留意功名,借徑勇爵,捐金結客,馳名江湖。時方尚程朱之學,于是盡棄舊習而學焉。尊饒雙峰為師。
全宋文·卷七九六二
羅椅(一二○四——一二七六),字子遠,號澗谷,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博學能文,精于辭賦,又就饒魯習朱熹之學。
后以四賦舉漕司,年五十三登寶祐四年進士第。
歷官長沙教授、信豐宰,擢京榷提舉、朝請大夫。
將拜監(jiān)察御史,為賈似道所抑。
曾為書謂似道一日立朝,虜有一日之幸。
文天祥起兵勤王,開府南劍州,又以家資助軍。
德祐二年卒。
著有《澗上委稿》,編有《放翁詩選前集》。
見所撰《祭長子二十郎文》,《寶祐四年登科錄》(作四十三進士及第),明人羅洪先《族祖榷院府君傳》(《澗谷遺集》卷首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68—1350 【介紹】: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為文根柢《六經(jīng)》,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門。卒私謚文敏。有《桂隱集》。
元詩選
詵字桂翁,廬陵人。
生二歲失母,七歲失父,九歲宋亡。
年十二,作為科場律賦論策之文,蔚然有老成氣象。
宋之遺老鉅公一見,即以斯文之任期之。
既冠,重厚醇雅,素以師道自居,教學者有法。
蕭御史方厓、文集賢學山、鄭尚書鵬南先后以教官館職遺逸薦,皆不報。
至正十年卒,年八十三,門人私謚曰文敏。
所著詩文曰《桂隱集》,桂隱,詵所號也。
歐陽原功謂其文根柢六經(jīng),屬饜子史,躪轢百家,渟滀演迤,資深取宏,矩矱哲匠,達于宗工,液古融今,自執(zhí)其韛,應慮不獲,靡施弗宜,雖未嘗露其雋杰廉悍踔厲風發(fā)之狀,韞玉在櫝,氣如白虹,不可掩抑。
至正間,門人進士羅如篪宗仲刊行其詩十四卷,題曰「存稿」。
明嘉靖間,永新族孫志孔重為鋟梓,太史羅洪先為之序。
桂隱律詩多佳句,五言如:「山作登樓色,天留隔巷□。
」「云分潭際樹,帆上驛邊洲。
」「落日湖陰笛,涼風水郭秋。
」「一燈遺老鬢,四海后元春。
」「樹懸山雨白,門掩佛燈紅。
」「村煙茅屋午,籬蝶棘花晴。
」七言如:「燕子樓臺人影瘦,海棠池館月痕孤。
」「桃花浪起春風闊,燕子寒生社雨多。
」「鳥斷空山孤樹悄,馬嘶小驛一燈昏。
」「江湖宦客孤舟夜,城郭詩翁白發(fā)春。
」「燕子池塘詩句好,蒲花簾幕酒杯深。
」「君如硎刃千牛解,我似車輪四角方。
」「刺繡簾櫳鶯語倦,讀書院落絮飛忙。
」「草意欲供新得句,桃花猶記舊來人。
」當時諸老宿評其詩,以為高逼古人云。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桂翁,廬陵人。有桂隱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16—? 【介紹】: 元明間吉安吉水人,字彥章。元末隱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辭疾不就。生平轉側兵戈,流離道路,目擊時事阽危之狀,故詩多愁苦之詞。于戰(zhàn)亂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尤足補史傳之缺。有《靜思集》。
元詩選
鈺字彥章,別號靜思,吉水人。
壯年盛氣負奇,適當元季之亂,晚際明興,以茂才徵,不就。
年逾六十,竟以貧死。
其《春夜寒》詩序云:「余值時危,一窮到骨,薪米不給,恒自謂不敢僥倖,今春雨雪連旬,擁牛衣以當長夜,寒砭肌骨,遂成痁瘧。
」其詩云:「少壯幾時頭欲白,夜闌山鬼瞰孤燈。
」亦可哀已!
靜思詩清麗有法,格律整嚴。
其于離亂窮愁之作,尤悽惋動人。
殆所謂詩窮者歟!
嘉靖間,八世孫廷昭裒集其詩刻之。
羅念庵曰:「靜思為吾族志行之甥,經(jīng)歷艱難,閭里流離之狀,皆目見之。
當時故實,可裨野史。
其贈吾族秀賓詩有云:『圣賢去我遠,縻茲糟粕味。
當其得意時,何如卿相貴。
』嗚呼,此詩人所以窮餓終身而不悔也。
念庵此言,可謂深知靜思者。
欽定四庫全書·靜思集·提要
(臣)等謹案:靜思集十卷,元郭鈺撰。
鈺字彥章,吉水人。
江西通志稱其元末遭辭,隱居不仕。
明初以茂才徵,辭疾不就。
集首有洪武二年廬陵羅大已序,亦稱其有經(jīng)濟,能自守。
今按集中有辛亥秋詔舉秀才,余以耳聾足躄縣司,逼迫非情,因成短句一詩。
辛亥為洪武四年,又在作序后二年,則所謂能自守者信矣。
又癸丑首正詩中有盲廢倦題新甲子,醉來謾說舊山川,貞元朝士今誰在,東郭先生每自憐之句,是其不忘故國,抗跡行吟,志操可以槩見。
又有乙邜新元六十生辰詩,則其入明已八年矣。
跡其生平,大抵轉側兵戈,流離道路,目擊時事,阽危之狀,故見諸吟詠者每多愁苦之詞。
如悲廬陵、悲武昌諸篇,慷慨激昂,于元末盜賊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尤足裨史傳之闕。
其遺集本藏于家。
嘉靖間,羅洪先始為序而傳之。
而其孫廷詔等不知。
編次之法,前后舛錯,殊無義例。
以行世既久,今亦姑仍其舊錄之云爾。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靜思集·序
桂林郭君彥章,自其先世林澗先生得紫陽朱子之學于靜春劉公,子孫世守以為家法。
后來若西窗先生、諟溪先生,皆能沈潛精敏,深有造詣,其所自得,于先儒之,議多所發(fā)明。
彥章固守其家法者也。
經(jīng)亂以來,遇事感觸,情之所至,勃郁于中,不能自已,則輒形之歌詠,或登高而嘯,或臨流而嘆,扣壺擊節(jié),慷慨激揚,商歌之聲,隱隱動林壑,聞者知其為妙也。
錄成編帙,間以示予。
予愛其題無泛作,必有關涉,章無羨句,必有警發(fā)。
雖其片詞單言,特出諧謔,然亦未嘗不使聽者為之怡然喜赧然愧。
其于世道人物天理民彝,有所感發(fā),是真得古詩人諷刺之義者?
歟!
亦其所飬固有異于人歟?
使余序之,余非能詩者也,將何以為之言哉!
雖然,余于彥章之詩,亦不能無所感焉。
何也?
國風、雅、頌,大抵皆古之樂章,固必以音節(jié)為之主,而詩本性情者也。
夫中人之性情,不能不有所偏,隨其所偏,徇其所至,則溢而為聲音,發(fā)而為言笑,亦各有自得之妙焉。
是豈可以人力強同之哉。
漢魏而下,詩之合作,莫盛于唐,然凡稱名家文章,雖有淺深高下,不可一槩論,而未有不本于性情。
掩卷讀之,使人自辨,未有不得其人之彷佛者,此不可強同之驗也。
以是知學詩者固當以涵飬性情為本,而不當專求工于詞也。
而近年以來,江湖作者,則往往托以音節(jié)之似,必求工于詞,而不本于性情。
譬之刻木為人,衣之寶玉,面目機發(fā),似則似矣,被服瑰奇,美則美矣。
然求其神情色態(tài),出于天然自得之妙者,終莫知其所在也。
又且專掇取古人一二勝處藻繢織組,驟而讀之,動心駭目。
又如八珍之饌,五侯之鯖,幾使下箸無可揀擇。
后生晚進,慕而效之,如恐不及,直謂太羹玄酒為淡泊,清廟明堂為樸斲,又詩道之一變也。
嗟夫!
抵掌談笑,似孫叔敖,豈果似孫叔敖哉?
亦強為之詞耳。
彥章之于詩,規(guī)矩音節(jié),盡出唐人,而不拘拘焉擬規(guī)以為圓,摹矩以畫方,而自得之妙,固在言外。
此余之所深愛也。
故書之卷末,而歸之彥章。
將以吾言為然乎?
不然乎?
彥章有經(jīng)濟,能自守,觀其詩可見矣。
洪武二年己酉,廬陵羅大已伯剛序。
元鄙儒術,七八十年間,科舉詔不歲下,山林之士無他慕,因各肆力于文學,于是多為古辭詩歌,以道己志。
在吾族鄰而姻者,有郭靜思先生,與先翠屏諸公倡和往來,而先竹軒公及里中宋、周、李、楊諸君子,固皆一時杰出者也。
茲數(shù)人者,不獨能為古辭詩歌而已,尤善測微隱明道理,言又足以發(fā)之。
至其處貧遭遇,卓然自守不少涅,流俗皆以為當然,無用矯強,使得一命所立,必有可觀。
顧老于蓬藋,不少概見,馀其精神僅寓于聲律,可哀也己。
靜思名鈺,字彥章,高村桂林人,吾族志行甥。
壯年奔走,資筆以為飬。
晚際明興,徵茂才,辭疾不就。
年踰六十,竟貧死。
常訪其家,孑然無遺,獨幸詩歌猶有錄者。
蓋平生經(jīng)歷時勢艱危、閭里流離之狀,若目見之。
所載郡邑失沒日月,與當時死事故實,可裨野史,有關懲勸。
而一時杰出,相從唱和,又皆世家文獻之徵,不忍其泯沒也,因校訛舛,屬其八世從孫廷昭入梓以傳。
憶靜思贈吾族秀賓詩有云:圣賢去我遠,糜茲糟粕味。
當其得意時,何如卿相貴。
嗚呼,此詩人所以窮餓終身而不悔也。
靜思詩未知去古何若,然一時杰出者,役志止是,不亦可以觀國乎。
靜思酷好泉石,所居去余蓮洞三里許,吟眺獨未一至,將猶少之然歟?
必有為解嘲者。
嘉靖四十年辛酉仲夏癸未,蓮洞病樵羅洪先撰并書于念庵之止止齋中。
明詩紀事·甲簽·卷二十七
鈺字景南,濠人,營國公英子。 田按:營國子孫最名風雅,景南詩清迥絕俗,紈綺中乃有如此標致。
李楷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吉水人,字邦正。
羅洪先弟子。
由舉人授湯溪知縣,后調(diào)青田知縣,時倭寇犯東南,楷積谷資守御。
改昌樂知縣,亦以治行聞。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八
字仲章,鹿園公表之子也。
少有異稟,與兄謙甫讀書溪橋之上,每盡一卷,輒投諸溪流,及覆誦,不失一字。
稍長,補諸生。
鹿園公使從羅念庵、王龍溪、錢緒山諸游,復受業(yè)于唐荊川之門,傳其詩學。
后襲官督漕,歷遷廣東參將。
時濲陽趙公志皋以忤當軸,自出為外臺,講道于浮丘寺,同官俱莫敢往,公獨角巾造講席,辨難,交甚驩會。
有蜑賊剽海上,當事冀張其勢,報首功,公毅然曰:若輩鼠竊,遣一校縛致麾下耳,何煩出兵!
當事意拂然,公遂解組歸里。
后海上出師,所殺鹵多無辜,人言藉藉,始共嘆服公。
公既歸湖上,讀書西溪墓舍。
一時名士如焦公竑、馮公夢禎、屠公隆,共推公為芙蓉池社長,常相從言理,詩律往來。
然公雖閒居,未嘗一日忘國。
每接邸信,視令下便否,為憂喜動于顏色。
自礦稅議起,中貴人叫囂四出,公語子邦孚曰:天下從此多事矣。
顧中外久弛兵,汝曹身為將,詰戎待變,是其職也。
未幾而賊起,卒年七十有三。
公性居父母喪,斷酒肉,廬墓三年。
每諱日設祭,思先人所嗜,輒泣下。
鹿園公有遺妾,事之如母;事庶兄謙甫如父。
待親族俱有恩,非祭祀、燕賓客,不傷一物命。
即僮仆未嘗詈為奴,叱咤不及犬馬。
生平于文史外,他無所嗜好,口不言財,即衡量會計,俱所不解。
以是歷官二十年,薄田僅足給饘粥。
世所稱仁人長者,唯公足當之。
及在病中,夢啖柏葉松果,五內(nèi)俱香。
次日以詩寄諸故人,復作答武林黃翼庵書,其詞累牘。
至三日,招禪人數(shù)輩,誦梵經(jīng)徹夜。
及東方漸白,公遂逝。
所著曰《皆非集》。
甘公亮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甘公亮(1482年—?
),江西永新縣人。
治《易經(jīng)》,由國子生中式江西鄉(xiāng)試第七十四名舉人,年二十七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五十八名,第二甲第七名進士。
歷官兵部主事、員外郎、郎中,正德十三年(1518年)擔任廣東惠州府知府。
去官后,潛心理學,為大家鄒守益、羅洪先所推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98—1556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民望,號鹿園。襲世職寧波衛(wèi)指揮僉事。正德十五年武進士。累遷至漕運總兵,僉書南京中軍都督府。表久督漕運,深悉河道通塞,國計贏絀。又通經(jīng)術,熟悉先朝故實。信佛好施與,常以醫(yī)藥濟人。有《??茏h》、《玩鹿亭稿》、《萬氏家鈔濟世良方》等。
甬上耆舊詩·卷十一
公字民望,別號鹿園居士。
先世定遠人,以開國勛世為寧波衛(wèi)指揮僉事,因家于鄞。
性篤孝友,稟絕異。
讀書目數(shù)行下,體中文弱,被服固儒者,而其氣自蓋一世。
年十七襲職,即屏居西皋外。
每晝出騎射,夜歸則燒燭讀書。
慕諸葛武侯為人,志在經(jīng)營天下。
中武舉第一。
會試對策論任將,曰:將系于相,天下未嘗無將,特患無相耳。
主者欲置第一,以所言多忤時,改十八。
擢都指揮,督浙運,所立法盡為轉漕畫一。
至淮,值歲大饑,千里無炊煙,公愾然曰:民呼噏垂盡,豈能待請?
吾何惜此一身,易萬姓之命。
即發(fā)所督運米賑之。
已竟得免,以浙江司閫,稍遷漕運參將,再起為左軍都督、漕運總兵,前后歷漕,于河漕利害,洞若披掌。
初二洪水涸,議者謂黃河改流,公著論折之。
又有議欲由渦河鑿陽武,以通衛(wèi)河為便者,公復力言其不可。
他如論海運、論輕赍、議本折通融、議召開荒田,及奏處異常水害漂流糧米諸奏議,前后凡數(shù)千萬言,俱系國本至論,詳在會典及經(jīng)濟文錄中。
已由南京都督僉書請病歸,常居武林,寄跡西溪山水間。
適倭亂起,東南日騷然。
公念國家承平久,士不識戰(zhàn),平生喜從方外游,惟少林釋徒最善格斗精悍,可備緩急用,因盡與相結納,至是賊猝犯赭山,當事倉皇無可禦,俱問策于公。
公乃精選所識僧,得二百人,使少林釋孤舟,統(tǒng)以出,薄賊營,縱火前擊之,賊敗走,復乘勝破之,省下解嚴。
由是公所部名著遠近。
賊犯太倉,操江蔡公遣使從公乞師浙中,當事方恃為長城,不肯發(fā)。
公別募月空等十八僧往,且屬蔡公使,以公書聘少林釋天員為將,當可破賊。
時天員方登曲座說經(jīng),及得公手牘,為罷講。
先報書曰:此非山僧事,但須為知已一出。
遂集所教僧八十馀人,蛇山十人,并月空為一軍,各精治兵械。
下山,與賊遇于翁家港。
諸僧俱歸,袈裟持杖,口含淀藍。
及見賊各誦佛號伏地,即盡卸其衣,以藍涂面及四體,奮起前擊賊。
初,賊遙望諸僧狀貌衣爛爛,已大疑之。
及自地上躍起,俱裸鬼前搏,大驚,以為有神。
而僧結陳,使兵器相間,先用長矛沖前,隨夾以弩矢,下持鉤,槍掣其足,仆則以杖掊之,刀割其首,賊遂大敗。
馀走嘉興之白沙灘,追及,盡殺之。
自倭深入,我兵望風未嘗敢與斗。
至是始知賊可殺,士氣為一奮,俱用公所結客也。
然倭數(shù)為患,由奸人王直導之。
公策其粗莽可用間,得直除之,則倭自去。
而里中有蔣洲,其人辯士,多計略,且能得直要領可使,因日與當事謀遣直,俱逡巡未果。
其后胡少保竟用公言,使洲誘直至,斬以徇,東南遂晏然。
一時奇功,亦出公所畫策也。
朝論共推公,復起都督,僉書南京中府。
道經(jīng)蘇州,猝遇賊楊涇橋,所從惟帳下健兒,孤軍與力戰(zhàn)得出,身中流矢,義兒一人戰(zhàn)歿,至南都下血數(shù)斗,即具陳固守京畿之策。
上大司馬以書報家人曰:家世死戰(zhàn),惟吾持文墨議論,未嘗身將。
今晚年增一箭瘢,可不恨矣。
竟以病劇請歸。
再推浙直海防總兵,不起。
公留心天下大計,凡有建畫,俱垂為定制。
其論邊事益詳。
嘗謂古今二大患,內(nèi)河外邊,公籌之,歷歷皆如目中。
聞家國有急,輒思以身赴之,為死傳一時事,即為精思其后而卒,未竟所用。
所著書凡十馀種,文章敷陳條暢,為詩有孟韋風味。
一時王汝中、唐應德、羅達夫三先生以理學名于世,公議論與相上下,分晰秋芒,各相悱發(fā)。
先輩謂古名將以文學飾勛名,亦間有之。
然未有研精道學,與儒林宿老相顏行,則屈指古今,不易見也。
卒年五十有九。
是夕,大星霣于庭。
公歿后,人時見公采藥名山中。
至前歲有客入閩山,漸造深巖,遇一叟,風貌非常,留客與語三日夜。
客發(fā)其幾上書,俱署鹿園居士作。
客親與余言之。
公生有異相,玉色方頤,額上有三文,相者以為劉青田一流。
初先忠毅公最擅風儀,疏眉目,體長玉立。
里中有故老望見曰:李司馬真天人也。
自吾所識先輩風貌,總戎萬公而后,此復一人矣。
其足追慕如此。
萬氏以開國勛,有四忠三節(jié)一義。
至公更由對策起家,再綰將印,子孫相繼為大將。
至曾孫泰,乃以治易舉于鄉(xiāng),為名孝廉二十馀年,天下和雍,盡歸品目,即江南所稱履安先生者也。
先生有子八人,俱傳其學。
長孫言,更擅文章。
蓋勛門之盛,于斯極矣。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民望,鄞縣人。正德末武進士,由都指揮累官都督同知僉書、南京中軍都督府,有《玩鹿亭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98—1552 【介紹】: 明廣東揭陽人,字仁夫,號東涯。嘉靖五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出為梧州知府,擢廣西副使,累遷右僉都御史,總督宣大山西保定軍務。修筑邊墻八百余里,明斥候,禁殺降,薦用良將,以御俺答。以丁父憂去。后俺答逼京師,朝廷起萬達為兵部尚書。路遠不能即至,為嚴嵩所讒,降為侍郎。旋又被黜為民。三十一年再起為兵部尚書,未聞命卒。謚襄毅。
全粵詩·卷二四五
翁萬達(一四九八——一五二二),字仁夫,號東涯。揭陽人。明世宗嘉靖五年(一五二六)進士。授戶部主事,遷郎中,歷任梧州知府、四川按察使、陜西左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終兵部尚書。萬達通曉邊事,好談性命之學,為人剛介,勇于任事,尤善御將士。著有《東涯集》、《稽衍集》。明郭棐《粵大記》卷一七、清張廷玉等《明史》卷一九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三等有傳。翁萬達詩,以民國十六年版、翁輝東編《唐明二翁詩集》卷二《稽愆詩》為底本點校。
維基
翁萬達(1498年—1552年),字仁夫,號東涯、東厓,謚襄毅,亦作襄敏,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潮州府揭陽縣(今廣東省揭陽市)人。
明朝中葉重臣。
進士出身,官至兵部尚書、宣大總督。
嘉靖四年(1526年)舉廣東鄉(xiāng)試,嘉靖五年(1526年)聯(lián)捷丙戌科二甲進士,次年授戶部主事,管理河西務鈔關,九年升署員外郎,督通州漕儲,十年升署郎中。
十二年(1533年)出為廣西梧州府知府。
當時咸寧侯仇鸞鎮(zhèn)守兩廣,縱容部下士兵為虐。
翁萬達逮捕其中尤橫者并施加杖刑。
居官四年,其聲聞顯著。
朝廷商議討伐安南,推薦翁萬達擔任廣西副使,專門處理安南事務。
萬達即進言出兵戰(zhàn)略,并以兩廣部隊討伐叛亂,升任浙江右參政。
因總督張經(jīng)舉薦留用,任廣西參政。
其進言毛伯溫以招降為上策,并得到采納,于是最終評定獲勝。
升任四川按察使,歷陜西左、右布政使。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翁萬達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陜西。
不久再進兵部右侍郎,兼任右僉都御史,代替翟鵬擔任宣大總督。
彈劾罷免宣府總兵官郤永、副總兵姜奭,薦何卿、趙卿、沈希儀代任。
其在任期間,賞罰分明,防禦得當。
其率眾抵禦蒙古數(shù)萬部隊進犯,總兵官張達力戰(zhàn)退敵。
又上疏增加防備,并請求皇帝發(fā)帑銀二十九萬。
明世宗批準,但兵部稱大同防備已經(jīng)得到,不應當在邊疆內(nèi)筑墻,世宗不聽,于是從大同東路天城、陽和、開山口諸處為墻百二十八里,堡七,墩臺百五十四;宣府西路西陽河、洗馬林、張家口諸處為墻六十四里等地設立防禦設備。
此后晉升為右都御史,檢舉揭發(fā)代府宗室朱充灼謀反,晉升為左都御史。
翁萬達因為在邊疆做事很久,深得世宗倚重,其進言均得到聽從,唯獨俺答汗稱臣之事與世宗想法不一致。
嘉靖二十一年,俺答汗阿不孩派遣使者石天爵等求貢,但明朝廷并不采納。
石天爵等人再次抵達,巡撫龍大有等逮捕。
石天爵后被磔殺。
蒙古大怒,于是大舉進犯、屠殺村堡,絕信使五年。
恰逢玉林衛(wèi)百戶楊威被掠奪,楊威詭稱可以能夠互市而得以釋放。
俺答汗于是再派使者同款大同左衛(wèi),邊帥家丁董寶等逮捕使者并斬殺,以報首功。
翁萬達再次上疏請和議,而沒有得到使者贊同。
不久,俺答阿不孩復奉印信番文請求合議。
兵部尚書陳經(jīng)稱難以相信蒙古,請求邊疆核實,并責令翁萬達十天內(nèi)回奏。
翁萬達歸還其使者,并與其約定,但在期限內(nèi)使者沒有抵達。
他擔心世宗追究責任,從而以好言相勸使者挽留。
但世宗仍然不予批準,并指責其瀆奏。
此后,俺答汗與小王子達延汗有矛盾,小王子欲進攻遼東,俺答汗密謀告訴明朝,請求中國夾擊進攻以建立信任。
翁萬達不敢上報,使者再次抵達后,才向朝廷上奏,但世宗不予批準。
嘉靖二十七年三月,翁萬達再次稱蒙古因求貢不得,而大舉進犯邊界,請求給予邊疆大臣便宜從事的權力。
世宗大怒,激切指責他,此后通貢的議論結束。
同年八月,俺答汗進攻大同無果后,退而進攻五堡,明軍在彌陀山擊退。
之后蒙古部隊轉移山西,再次大敗而退。
次月,再次進攻宣府,掠奪永寧、隆慶、懷來等地,軍民死傷數(shù)萬人。
翁萬達連坐停俸二級。
后因彌陀山戰(zhàn)功而恢復俸祿。
俺答汗再次進攻宣府,總兵官趙卿怯戰(zhàn),翁萬達上奏以周尚文代替。
周尚文未抵達,蒙古已經(jīng)進犯滴水崖,而指揮董抃、江瀚、唐臣、張淮等戰(zhàn)死,并南下駐隆慶石河營。
游擊王鑰、大同游擊袁正抵達抵禦。
恰逢周尚文的數(shù)萬騎兵、參將田琦數(shù)千騎兵會合,在曹家莊連續(xù)作戰(zhàn)。
這時翁萬達率領參將姜應熊等馳援,明朝大軍順風鼓噪,揚沙蔽天,蒙古大驚于是當夜車隊。
諸將追擊,蒙古連敗。
世宗偵得其事戰(zhàn)情,大喜,立即升溫萬達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之后召回處理兵部事務。
后因父喪丁憂。
次年,大同因戰(zhàn)事失利,總督郭宗皋、巡撫陳耀下獄。
世宗起用翁萬達任總督。
他恰逢生病疽,且守墓中,乞求致仕終制。
不久,俺答汗進攻京師。
兵部尚書丁汝夔得罪,而起用翁萬達代任。
他家居嶺南,距京師八千里,行走四十日方才抵達京師。
當時蒙古氣焰非常強,世宗每日夜都在期待翁萬達抵達。
因為遲赴的事,其詢問嚴嵩。
嚴嵩因為很早就不喜歡翁萬達,于是他說敵寇現(xiàn)在就在肘腋處,諸位大臣仍然觀望,這并非是君臣之義。
于是世宗起用王邦瑞為兵部尚書。
幾天后,翁萬達抵達,并具疏自明。
世宗責怪其欺慢,念其守喪之事,姑且奪職別用。
當時仇鸞為大將軍,受到世宗寵信,從而在世宗面前詆毀翁萬達。
翁萬達于是降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經(jīng)略紫荊關等。
嘉靖三十年(1551年)二月,自陳致仕。
得到批準,因瀕行疏謝中被摘出有不敬的字,被罷免為民。
次年十月,兵部尚書趙錦因依附仇鸞而戍邊,再次請求翁萬達起用代替。
但詔書未抵達,他已經(jīng)去世,享年五十五歲。
隆慶改元,追謚襄敏,贈太子少保。
翁萬達為人孝順。
其亦喜好談性命學,與歐陽德、羅洪先、唐順之、王畿、魏良政為友。
為人通古今、剛介坦直,勇于任事。
并能夠身先士卒、善于保護鼓勵將士。
隆慶年間,追謚襄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99—1561 【介紹】: 明江西吉水人,字南喬,號崦山。嘉靖二年進士。官潛江、新會知縣,歷兵科給事中。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應天,有治績,進南京吏部尚書,改都察院左都御史。居官方峻,砥節(jié)奉公。有《簡肅公遺稿》。
維基
周延(1499年—1561年),字南喬,號儼山,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人。
官至左都御史。
嘉靖元年壬午科江西鄉(xiāng)試第40名舉人,二年(1523年)聯(lián)捷癸未科會試98名、三甲155名進士,任潛江知縣,調(diào)新會,政績卓著,入祀兩地名宦祠。
嘉靖七年(1528年),擢兵科給事中。
朝儀剝奪新建伯王守仁爵位,周延上疏反對,謫太倉州判官,丁憂去職。
守喪期滿,補宿州。
歷官南京吏部郎中,出為廣東布政使司參政。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遷福建按察使,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遷廣東左布政使,同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撫應天,平定林成之亂,進兵部右侍郎,提督兩廣軍務。
嘉靖三十年(1551年),召為刑部左侍郎。
歷南京右都御史。
次年,任南京禮部尚書,又改兵部。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召為都察院左都御史,考核天下官員,秉公無私。
與刑部尚書鄭曉、大理寺卿馬森并稱「三平」。
世宗用給事中徐浦之議,令廷臣及督撫舉薦邊才。
于是前侍郎郭宗皋,都御史曹邦輔、吳岳,祭酒鄒守益,修撰羅洪先,御史吳悌、方涯,主事唐樞,參政周大禮、曹亨,參議劉志,知府黃華皆在推薦名單中。
御史羅廷唯上疏反對,世宗因此以為吏部濫舉,命會同都察院核議。
周延與尚書吳鵬等上言,所舉者皆不負人望,世宗不悅,斥責周延等,舉賢之事也從此作罷。
嘉靖四十年(1561年),周延卒于官,贈太子太保,謚簡肅。
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進賢人,字良范。
嘉靖十一年進士。
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轉戶科。
諫造龍舟,事得停止。
出為四川按察副使,官至福建布政司參政。
歸與唐順之、羅洪先等論學,有《訂頑隨筆》、《霅里子集》。
維基
朱憲章(1495年—?年),字守良,號筠坡、汝濱,江西南昌府進賢縣人。江西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嘉靖十一年壬辰科會試第三十名,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五名進士。兵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十六年十二月選升兵科給事中,十八年九月升戶科右,二十年奉命閱視皇陵工程,二月升戶科左,二十一年十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因處決重囚不等候批復,二十四年九月降一級為廣西參議,起副使,官至福建右參政。嘉靖二十九年免官。
共 26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