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南明弘光帝

相關人物:共 143 位。
共 14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王艮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02 【介紹】: 明江西吉水人,字敬止(或作欽止)。建文二年進士。授修撰,與修《太祖實錄》及類要、時政記諸書。一時大著作,皆歸其綜理。又數(shù)上書言時務。燕王兵攻南京時,自鴆而死。有《翰林集》。
維基
王艮(14世紀—1402年),字敬止,江西吉水縣人。
建文二年庚辰科榜眼,靖難之變后自鴆殉國,南明弘光帝追謚文節(jié)。
建文元年(1399年)己卯科江西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
建德二年(1400年)會試聯(lián)捷,與同鄉(xiāng)胡廣參與殿試,本由王艮奪魁,因艮貌丑,不為建文帝所喜,被黜為一甲第二名。
建文帝又擇胡廣以為狀元,賜名胡靖。
授翰林院修撰,參與編修《明太祖實錄》及《類要》等書,且經(jīng)常上書談論時政。
靖難之變,燕王朱棣大軍逼近應天府。
艮與妻子訣別道:“食人之祿者,死人之事。
吾不可復生矣。
當時王艮與胡靖、解縉、吳溥比鄰而居。
城陷前日,四人聚于吳溥家中,解縉陳說大義,胡靖亦慷慨激憤,唯獨王艮流淚不言。
三人告辭后,吳溥之子吳與弼稱贊胡靖意欲殉死,但吳溥指出,只有王艮真有此決心。
話音未落,聽到胡靖大聲對家人喊叫:「外面很喧鬧,小心看好豬啊。
」吳溥說:「連一只豬都舍不得,難道舍得生命嗎?
」不久聽到王艮全家哭泣,原來王艮已經(jīng)服毒自殺。
不久,胡靖、解縉則果然迎附朱棣。
王艮同年探花李貫也依附朱棣,之后被解縉所累入獄,死前嘆曰:「吾愧王敬止矣?!?div id="tbyhhu0" class='inline' id='people_49658_1_16_comment'>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02 【介紹】: 明江西新淦人,名安,以字行。洪武十八年進士。授修撰,歷遷工部侍郎。建文時,與方孝孺并見信用,改吏部左侍郎,尋拜御史大夫。燕王起兵,李景隆北征屢敗,子寧請誅之,不聽,因大哭求死。燕王即位,縛子寧至,語不屈,被磔死,并遭滅族之禍。有《金川玉屑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初名安,以字行,號松月居士,新淦人。洪武乙丑賜進士第二人,授翰林院修撰,升副都御史、工部侍郎。建文中,遷御史大夫。與靖難之禍,有金川玉屑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一
子寧名安,以字行,新淦人,通判高子。洪武乙丑第二人及第,授修撰。薦擢副都御史、工部侍郎。建義初,改支部,遷御史大夫。靖難師入,不屈死。有《金川玉屑集》六卷。 (《吾學編》:子寧初從鄉(xiāng)長者竹莊先生游,命賦《水竹村居》詩,曰:「千山暮雨石泉通,一夜春雷籜龍長?!?田按:子寧始居淦之東山,后遷三洲。嘉靖間析淦六鄉(xiāng)為峽江縣,三洲遂屬峽江。兩地人爭祀練公,至相詬厲,節(jié)義之足維系人心如此。太祖果于殺戮,臣工有小故,輒不免。子寧廷對有云:「以小善而遽進之,以小過而遽戮之,天下之才,生之為難,成之為尤難,豈忍以區(qū)區(qū)小故而即付于刀鋸斧鉞之地哉!」其志節(jié)之壯,不待見于殉難之日矣!)
維基
練子寧(1359年—1402年),名安,字子寧,號松月居士,以字行,江西新淦州三洲(今新淦縣金川鎮(zhèn)東山村)人,祖籍福建浦城,洪武乙丑榜眼。
父練伯尚,工詩,洪武初年,當過起居注的史官,因直言外放,官終鎮(zhèn)安府通判。
練子寧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中式乙丑科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時年二十七歲,授翰林院修撰。
建文帝時官御史大夫。
燕王起兵靖難,李景隆北敗而還,練子寧上朝大呼請求誅殺李,建文帝不聽。
燕王朱棣攻破京師(今江蘇省南京市),子寧不肯屈服,在朝中出言不遜,被割下舌頭。
朱棣說,我是要效法周公輔成王的故事。
練子寧以手蘸舌血在地上書寫:“成王安在?
”最后和近親被凌遲致死,一百五十多姻親被流放戍邊。
侄子嘉定縣知縣練大亨聞訊,和妻子沉劉家河自殺。
弘光元年(1645年)明安宗贈練子寧為太子太保、都御史,追謚忠貞。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改謚忠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70—1418 【介紹】: 明江西吉水人,字光大,號晃庵。胡子祺子。建文二年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成祖即位,廣迎附,擢侍講,累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兩從成祖北征,以善書,每勒石,皆令書之。卒謚文穆。有《胡文穆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光大,廬陵人。建文庚辰賜進士第一,更名靖除翰林修撰永樂中直內(nèi)閣復今名歷文淵閣大學士贈少師禮部尚書謚文穆有晁庵扈從集
明詩紀事·乙簽·卷四
廣字光大,吉水人,知府子祺子。建文庚辰第一人及第,更名靖,授修撰。永樂初,直內(nèi)閣,復名廣。歷侍講、侍讀、右庶子、翰林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進文淵閣大學士。卒贈禮部尚書,謚文穆。洪熙初,加贈少師。有(《文穆集》二十卷。 (《東里集》:文穆為文,援筆立就,頃刻千百言,沛然行云流水之勢。賦詩取適性情,近體得盛唐之趣。工書法,行草之妙,獨步當世。 (《翰林記》:永樂十八年,禮部郎中周訥請封禪,大臣有陰主之者,學士胡廣獻《卻封禪頌》,上遂止。 《藝苑卮言》:胡文穆善真行草,名不及解大紳,而遇過之,北征諸鎮(zhèn)皆其勒石。 《金陵瑣事》:大學士胡公廣《冬至后六日扈從獵龍山同蹇尚書金諭德游牛首山佛窟寺》詩云:「曉從鑾輿出九關,偶尋牛首共躋攀。南唐古寺留碑在,西蜀高僧度錫還。百尺巖龕出鳥上,半空鐘鼓隔人間。暫游已覺塵緣寂,到此方知佛窟閑?!棺⒃疲骸杆掠心咸茖O忌撰碑尚存?!光乓虼嗽姳閷ぶ街?,無此碑。 《國史唯疑》:「永樂四年,集儒臣及修書秀才數(shù)十人于丹墀內(nèi),同賦《白象詩》,胡廣第一。 《田按:光大詩和平蘊藉,西楊稱其近體,尚非溢美。)
維基
胡廣(1369年—1418年),一名靖,字光大,號晃庵,謚文穆,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吉安路吉水州(今江西省吉水縣)人。
建文二年庚辰科狀元,文淵閣大學士。
內(nèi)閣首輔。
建文元年(1399年),胡廣中式江西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同鄉(xiāng)王艮為解元。
建文二年(1400年),胡廣與王艮同赴金陵春闈,殿試后,試官議定王艮奪魁,但因王艮其貌不揚,被建文帝黜為第二名(榜眼)。
當時正值靖難之役,胡廣的文章中有“親藩陸梁,人心搖動”語,因此被建文帝欽點為庚辰科第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并賜名靖,授翰林院修撰。
燕王朱棣攻入應天府時,王艮、胡靖、解縉、吳溥四人聚會,胡、解各有慷慨陳詞,獨王艮哭泣不言;吳溥之子吳與弼以為胡靖會身殉建文帝,但吳溥認為只有王艮會殉死,他的話還沒講完,卻聽到胡靖大聲對家人喊叫:「外面很喧鬧,小心看好豬啊。
」吳溥說:「連一只豬都舍不得,難道舍得生命嗎?
」不久,王艮自殺,胡靖、解縉迎附朱棣。
胡靖升為侍講,改侍讀,恢復原名廣。
之后再升右春坊右庶子,進入內(nèi)閣。
永樂五年,晉升翰林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
此后明成祖北征,其與楊榮、金幼孜跟從,每次召入帳殿時,有時會談至深夜。
其善于書法,每次勒石刻碑時,均命胡廣書寫。
永樂十二年,他再次跟隨朱棣北征,當時皇孫朱瞻基亦跟隨,朱棣命他與楊榮、金幼孜在軍中給朱瞻基講經(jīng)學史學。
永樂十四年,進入文淵閣大學士。
當時朱棣做法會祈福,胡廣獻上《圣孝瑞應頌》,朱棣作佛曲命宮中歌舞和之。
而禮部郎中周訥請封禪,胡廣進言勸阻,于是朱棣下令禁止。
胡廣并呈上《卻封禪頌》,得到朱棣的喜愛。
明成祖曾在筵席時,提到解縉與胡廣是同鄉(xiāng)、同學兼同事,關系很密切,要求胡廣把未出世的女兒嫁給解縉之子解禎亮。
但解縉死后解禎亮被流放到遼東,胡廣就想解除婚約,女兒大怒,割耳朵發(fā)誓道:「薄命的我這婚事,是皇上主婚的,是父親大人當面答應的。
毀約的話我只有死,也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了。
」等到解家被赦免,其女仍舊歸嫁解禎亮。
胡廣做事縝密,在皇帝面前所聽的言行內(nèi)容,其出來后不予告人。
其做事也頗為持大體。
其赴母喪歸朝后,皇帝問其百姓安居之事。
其對答道:“百姓生活安居,但是郡縣官吏仍然窮治建文年間奸黨之事,其所牽連的親屬分支太廣,以至百姓為之疾苦。
”朱棣隨后采納其言。
永樂十六年(1418年)去世。
贈禮部尚書,謚文穆。
明朝文臣得謚號,自胡廣始。
當時還喪經(jīng)過南京,太子朱高熾為其致祭。
次年,授其子胡穜為翰林檢討。
明仁宗即位后,加贈胡廣為太子少師。
南明弘光帝奪謚。

人物簡介

簡介
直隸興濟縣(今河北滄縣)人。
父親張巒,母親金氏。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張氏因姿色出眾、又知書達理,性格開朗,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被選為太子妃。
同年九月,太子朱祐樘登基,即明孝宗。
冬十月丙子,立太子妃張氏為皇后。
張皇后生下二子一女,即朱厚照、朱厚煒、太康公主。
謚號為孝康靖肅莊慈哲懿翊天贊圣敬皇后。
崇禎十七年(1644年)十二月乙卯朔丙寅(十二日),弘光帝改謚為孝成靖肅莊慈哲懿翊天贊圣敬皇后。

人物簡介

維基
沈子木(1528年—1609年),字汝楠,號玉陽,浙江湖州府歸安縣人,嘉靖己未進士,萬歷年間官至南京右都御史。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聯(lián)捷己未科進士。
初授直隸當涂縣知縣。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升工部都水司員外郎。
隆慶改元,領南河治水患,晝夜宿河上。
不久調(diào)江西建昌府知府。
隆慶四年(1570年)冬入覲,次年升廣西副使,領右江兵備,深得兩廣總督殷正茂器重。
以軍功晉右參政,仍領右江。
不久,廣東征羅旁,移會沈子木督戰(zhàn),窮其巢穴,拓地千里。
萬歷五年(1577年),擢廣西按察使。
聞母陸淑人死訊,丁憂回籍。
仍以羅旁之功,晉右布政使。
萬歷八年(1580年),為言官所訐,貶秩候調(diào)。
補湖廣右參政,督轉(zhuǎn)漕運。
萬歷十二年(1584年),晉湖廣按察使。
萬歷十三年(1585年)遷山西右布政使,次年轉(zhuǎn)左布政使。
萬歷十五年(1587年),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督雁門等關軍務。
以父年老回鄉(xiāng),不久父喪,家居多年。
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起為南京太常寺卿,疏請將建文帝附于太祖祭祀。
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升通政使。
多次引病乞休不允,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
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因脾疾遽卒,年八十二,賜祭葬。
安宗朝追謚恭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50 【介紹】: 明河南永城人。萬歷四十四年進士。崇禎七年以兵部侍郎代傅宗龍總督薊遼保定軍務。九年,以清兵攻入關內(nèi),下吏,久之放還。弘光時起故官,代沈猶龍為兩廣總督,加兵部尚書。隆武帝時,封平粵伯,留鎮(zhèn)兩廣。閩中事敗,又與瞿式耜共立桂王于肇慶,進東閣大學士。清兵至,逃梧州,又走至岑溪,不得脫,乃降于李成棟,與家屬部眾數(shù)百人皆被殺。
維基
丁魁楚(1563年—1647年),字中翹,號光三,圣名路加(拉丁語:Lucas),河南永城馬牧鄉(xiāng)丁老家村人,祖籍山東諸城,進士出身。
萬歷四十年(1612年)鄉(xiāng)試中舉人,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丑科進士。
初官戶部陜西司主事。
善事權要。
崇禎四年(1631年)春,以右僉都御史為保定巡撫,崇禎七年(1634年)任兵部右侍郎,代傅宗龍任總督薊、遼、保定軍務。
崇禎九年(1636年)七月,因后金入塞,畿輔被兵,魁楚被究失機之責遣戍,崇禎十一年(1638年)之后釋放。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甲申國難后,由福王朱由崧即帝位,同年十月,以原官起用,以兵部右侍郎總督河南、湖廣兼巡撫承天、德安、襄陽等地,未及赴任,隨即代沈猶龍任廣東巡撫,總督兩廣軍務。
隆武元年(1645年),唐王朱聿鍵于福州稱帝,命丁魁楚以原官協(xié)理戎政,尋加兵部尚書,太子太保,賜尚方寶劍。
靖江王朱亨嘉于桂林反叛,攻下梧州,監(jiān)禁廣西巡撫瞿式耜,丁魁楚檄令思恩參將陳邦傳等突襲朱亨嘉,于桂林捕獲朱亨嘉押送福州。
隆武帝封丁魁楚為平粵伯,仍留鎮(zhèn)兩廣。
唐王滅亡后,丁魁楚與瞿式耜、兵部尚書呂大器等擁立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稱帝,是為永歷帝,進東閣大學士,兼理戎政。
丁魁楚派軍士在肇慶靈羊峽一帶挖掘端硯,并將其制成精美的硯臺。
清兵南下攻下廣州,進逼肇慶,丁魁楚奉永歷帝逃亡梧州,隨即又改道去岑溪,因錙重太多,有船三百馀艘載黃金二十萬兩、白金二百四十馀萬兩,被清將李成棟追上,丁魁楚投降。
李成棟與丁魁楚曾經(jīng)結怨,李成棟于是殺魁楚家人數(shù)百人。
魁楚乞求饒恕保全一個兒子,李成棟笑說:「汝身且莫保,尚求活人耶?
」一并被殺。
幼孫為李成棟部將羅成曜收養(yǎng)。

人物簡介

維基
易應昌(1566年—1645年),字瑞之,一字瑞芝,號白樓,江西撫州府臨川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易應昌是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舉人,次年(1607年)聯(lián)捷進士,授福建甌寧知縣。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升河南道御史,理順漕政;天啟元年(1621年)改為巡按應天,很快改任督學,提拔為大理寺丞,進少卿、大理寺卿,閹黨彈劾他是東林黨人,被革職。
崇禎二年(1629年)起用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晉左副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和曹于汴扶持史??、高捷起用官務一事上甚為出力,不久因為以救刑部尚書喬允升而逆旨,遭下詔入獄論死。
崇禎帝采用大學士成基命言論,將易應昌送往三法司審訊,被謫罰戍邊守衛(wèi)。
弘光帝繼位,將他官復原職,升任工部右侍郎,被阮大鋮列入大悲案的十八羅漢之一,南京失守后去世,虛歲七十。
顧光祖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顧光祖(1568年—1645年),字耀之,號純武,山東東昌府聊城縣,平山衛(wèi)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成進士,授行人,負責冊封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潤及桂王朱常瀛;轉(zhuǎn)工科給事中,督理北京的廠庫及建設陵墓物資,日以繼夜釐剔。
他對民兵立誓:「我自命生平清白直,不收受人民任何東西。
你們的工價銀餉,動輒需要五六萬、八九萬,我必不敢多發(fā)引致乏匱,也必不敢少發(fā)延緩病弱兵民,絕對不會如以前等候多年也得不到十分一。
」魏國公徐弘基有事請托顧光祖,他嚴厲地說:「為朝廷效力矢在公正審慎,怎能接受暗中賄賂?
」立刻糾察徐弘基,崇禎帝最初考慮重懲,但顧念魏國公是勛舊改為罰俸一年。
徐弘基恨之不已,買通宦官誣陷其誤收鉛銀,降為光祿寺丞,再升尚寶司卿。
其建言多獲采納,得準告老回鄉(xiāng)。
北京淪陷,他在家鄉(xiāng)起兵;弘光帝繼位,召任太仆少卿,升太常寺卿,轉(zhuǎn)大理寺卿。
卒年七十八。
吳光義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吳光義(1569年—1646年),字行可,號方之,晚年自號覺庵,直隸廬州府無為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吳光義是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中進士,授浙江仁和知縣。
縣內(nèi)事務繁重,他能當機立斷地處理。
號卓異,與吳江令劉孟胥、秀水令朱上愚稱東南三令。
遷工部主事,調(diào)職方,督理山海關。
該處的流民無家可歸,吳光義多方周旋,讓數(shù)萬人生存。
升陜西神木參議,任內(nèi)極力爭取犯鹽政事者由餉司管理,為邊疆的人造命,又轉(zhuǎn)四川上川東副使,奢崇明作亂時他帶兵打敗賊人,并專心在納溪治餉,令士兵經(jīng)常吃足,朱燮元視他為左右手一樣。
之后,歷任湖廣參政、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和浙江左布政使。
魏忠賢打算建立生祠,吳光義堅持不可;而織造太監(jiān)李實多次擾亂朝政,他也不屈服。
其后他改官南京太常少卿,很快就獲任命為副都御史巡撫河南,上奏彈劾藩宗,除去民害,亦調(diào)兵協(xié)助民夫填塞決堤河流及防禦盜寇,因為長輩逝世而憂歸。
服喪結束后,朝廷起用吳光義為南京戶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總督南餉;改任兵部左侍郎,因事牽連被遣戍邊。
弘光帝繼位,考慮他年老而溫和,苦于被鎮(zhèn)臣勒餉,故起用他為戶部左侍郎。
南京淪陷后他歸鄉(xiāng),在隆武二年(1646年)冬去世,虛齡七十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1 【介紹】: 明山東館陶人,字楚材。萬歷四十四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天啟時任遵化兵備副使,以不拜魏忠賢像,坐受賄將論死。值崇禎即位,忠賢伏誅,如杞得出,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陜西。崇禎二年京師戒嚴,如杞馳援,軍至而數(shù)更駐防地,三日不得糧,乃噪而掠民。詔逮如杞,斬于西市。
維基
耿如杞(16世紀—?
—1631年),字楚材,別號樸公。
山東東昌府館陶縣人。
明末政治人物。
官至山西巡撫。
崇禎二年(1629年)清兵入塞,耿如杞率兵勤王,因士兵嘩變,牽連下獄問斬。
耿如杞幼時聰慧,博覽知書。
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中進士,授戶部主事。
天啟初年(1621年),任職方郎中,出官陜西參議,遷遵化兵備副使。
因不肯向魏忠賢叩拜,被魏陷害,誣陷得贓款6300金,后定秋決,得白楹所救獲免。
崇禎帝即位,魏忠賢伏法。
耿如杞獲赦,升任太仆寺卿。
崇禎元年(1628年)三月,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門等關兼巡撫山西。
崇禎二年(1629年),清軍自喜峰口入,北京大震。
耿如杞會同總兵官張鴻功雄兵五千入衛(wèi)北京,兵部令守通州,又調(diào)昌平,又明日調(diào)良鄉(xiāng),久未得餉,三日不得食,以致嘩變大掠。
崇禎聞知大怒,下詔逮捕如杞、鴻功。
崇禎四年(1631年),斬于西市。
其子耿章光上書鳴冤,后平反昭雪,弘光帝加封左僉都御史。
共 14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