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槚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諸城人,字懋實,號月林。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行人擢刑科給事中,以上疏言事斥革為民。萬歷間擢左副都御史,陳吏治積弊。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死后,奉旨偕中官張誠往江陵籍沒其家。
維基
邱蕣(1516年—1585年),字茂實,號月林,山東諸城,進士出身。
丘蕣自幼家貧,篤行好學。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舉鄉(xiāng)試第二,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殿試中進士,為行人司行人。
嘉靖三十三年,升刑科給事中。
嘉靖三十四年七月,倭寇六七十人在道路上流竄搶劫,從太平府朝南京進犯。
南京兵部尚書張時徹等人關閉城門不敢出戰(zhàn),兩天后離開。
給事中、監(jiān)察御史紛紛彈劾張時徹等守城官員罪過,張時徹上疏解釋,詞語多閃爍言辭。
丘蕣上疏彈劾其欺騙,張時徹和侍郎陳洙被罷免。
當時嘉靖帝長期不視朝,而嚴嵩掌控國事。
丘蕣彈劾大臣獨斷,朝綱廢弛,招致嚴嵩忌恨。
不久,他彈劾嚴嵩黨羽、寧夏巡撫謝淮、應天府尹孟淮貪婪,謝淮被罷免。
同年,嚴嵩亦被罷免,丘蕣彈劾從嚴嵩處晉升的順天巡撫徐紳等五人,嘉靖帝罷免了其中三人。
嘉靖四十年,擔任戶科右給事中。
嘉靖四十一年,任禮科右給事中、刑科左給事中、兵科都給事中。
彈劾南京兵部尚書李遂、鎮(zhèn)守兩廣平江伯陳王謨、錦衣衛(wèi)指揮使魏大經(jīng)等人貪污求晉升,后下吏部考察,陳王謨被革職。
不久,又劾罷浙江總兵官盧鏜。
當時蒙古進犯通州,總督楊選等人被逮捕。
在蒙古撤退后,丘蕣率領同僚陳述善后事宜,并指出邊疆防衛(wèi)弊端。
嘉靖帝認為丘蕣不早彈劾楊選,罰六十杖刑,斥為民,其馀官員被貶邊疆或雜職。
丘蕣歸鄉(xiāng)時,只有一篋衣服,一束圖書而已。
隆慶初年,起為禮科給事中,他沒有赴任。
隨后,擢南京太常少卿,進大理少卿。
因病罷免。
萬歷帝即位后,官員交相推薦。
張居正認為丘蕣的行為是「怪行」,「非經(jīng)德也」,竟不予召用。。
張居正死后,萬歷十一年(1583年)秋,起丘蕣為右通政。
還未上任就被擢為左副都御史,坐一柴車赴任。
在入朝后,陳述吏治積弊八件事情。
他隨后上疏,稱當時給事中魏時亮、周世選,御史張槚、李復聘因忤逆高拱被貶,文選郎胡汝桂以忤尚書被傾,應當甄別錄用。
御史于應昌誣陷劉臺與王宗載同罪,王宗載被戍變而應昌沒有罷官。
勞堪巡撫福建,殺侍郎洪朝選。
御史張一鯤監(jiān)應天鄉(xiāng)試,王篆子王之鼎藉機中式。
錢岱監(jiān)湖廣鄉(xiāng)試,先期請張居正少子就試,恰逢張居正去世,遂私自選擇王篆子王之衡中式。
曹一夔身居監(jiān)察院,盛稱馮保為顧命大臣。
朱璉則結馮保為父,游七為兄。
此數(shù)人,應當重新定位,才能整治朝廷綱。
不久,他升任刑部右侍郎;萬歷帝起用魏時亮、周世選、張槚、李復聘、胡汝桂,削于應昌、勞堪、張一鯤、曹一夔、朱璉籍,貶錢岱三級。
不久,跟隨中官張誠前往張居正家抄家。
五月初五至江陵時,張家已餓死十馀口人。
官員至張家錙銖必究,取出黃金萬馀兩,白銀十馀萬兩,所得財產(chǎn)尚不及預計的二十分之一。
丘蕣不滿意,還要張家招出寄存宅外的二百萬銀兩,拷問當中,張居正之子張敬修不勝苦刑,“自誣服寄三十萬金于(曾)省吾、(王)篆及傅作舟等”,后自縊身亡。
張敬修死前留下一封血書,指責邱蕣等人“含沙以架奇禍,載鬼以起大獄,此古今宇宙稀有之事。
”還直呼“邱侍郎”是“活閻王”,“奉天命而來,如得其情,則哀矜勿喜可也,何忍陷人如此酷烈!
三尺童子亦皆知而憐之,今不得已,以死明心。
”于慎行曾給辦案的邱蕣寫信:“當其柄政,舉朝爭頌其功而不敢言其過,今日既敗,舉朝爭索其罪而不敢言其功,皆非情實也。
……又江陵太夫人在堂,八十老母,累然諸子皆書生,不涉世事,籍沒之后,必至落魄流離,可為酸楚。
”勸他不要公報私仇。
丘蕣返京后,擔任刑部左侍郎,增俸一秩。
之后改為南京吏部尚書,萬歷十三年十二月,卒于任內(nèi)。
贈太子太保,謚簡肅。
他的清廉、氣節(jié)為當時輿論所稱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陜西長安人,字云卿。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知帝眷寵嚴嵩之意已衰,乘機劾嵩子世蕃,嵩以此罷官。由此得名。隆慶初,累官兵部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巡撫云南,劾黔國公沐朝弼罪。萬歷間為忌者排擠,削籍。
維基
鄒應龍(1525年—?
),字云卿,號蘭谷,陜西西安府長安縣人,一說蘭州人。
明朝官員,以成功彈劾嚴嵩、嚴世蕃父子而聞名。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鄒應龍以長安縣學生舉乙卯科陜西鄉(xiāng)試第九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聯(lián)捷丙辰科會試二百九十八名,廷試三甲一百二十六名進士。
兵部觀政,初授行人,四十年六月選授廣西道試御史,十月實授。
當時嚴嵩已擅權二十年余,彈劾他的朝臣都遭到迫害,于是官員都互相勸告不要再進行彈劾。
嘉靖四十年(1561年),嚴嵩妻子病故。
嚴世蕃代替嚴嵩料理喪事,卻在喪期中肆意淫縱。
嚴嵩因缺少嚴世蕃輔助,無力撰寫青詞,對答也多不如意,嘉靖帝正對嚴嵩有所不滿,又得知嚴世蕃所作作為,心中十分厭惡。
此時方士藍道行因善于扶乩受到寵信,嘉靖帝密問輔臣賢否。
藍道行在乩語中稱嚴嵩父子弄權,嘉靖帝從此疏遠嚴嵩而器重次輔徐階。
徐階認為時機已到,將內(nèi)情讓鄒應龍得知。
鄒應龍隨即上疏,彈劾嚴世蕃,順便彈劾嚴嵩。
鄒應龍在上疏中說:“工部侍郎嚴世蕃憑藉父權,專利無厭。
私擅爵賞,廣致賂遺。
使選法敗壞,市道公行。
”,并揭發(fā)嚴世蕃和嚴鵠父子在歐陽氏喪期中的所為:“尤可異者,世蕃喪母,陛下以嵩年高,特留侍養(yǎng),令鵠扶櫬南還。
世蕃乃聚狎客,擁艷姬,恒舞酣歌,人紀滅絕。
至鵠之無知,則以祖母喪為奇貨。
所至驛騷,要索百故。
諸司承奉,郡邑為空。
”要求斬嚴世蕃、放歸嚴嵩:“臣請斬世蕃首懸之于市,以為人臣兇橫不忠之戒。
茍臣一言失實,甘伏顯戮。
嵩溺愛惡子,召賂市權,亦宜亟放歸田,用清政本。
”鄒應龍的彈劾起到了效果,嘉靖帝不久下旨令嚴嵩致仕,將嚴世蕃下詔獄治罪,鄒應龍則升任通政司參議。
但不久帝又想念嚴嵩的功勞,曾手札諭徐階:“嵩已退,其子已伏辜,敢再言者,當并應龍斬之。
”,并曾稱鄒應龍為“邪物”,鄒應龍感到自危。
御史張槚當時巡鹽河東,不知嘉靖帝的手諭,上疏認為皇上破格擢升鄒應龍,卻沒把王宗茂、趙錦這些首先揭發(fā)嚴嵩的人召回朝廷,這是對事先提醒皇上的人缺乏賞賜。
嘉靖帝為此大怒,立即派人抓捕張槚,杖六十,斥為民。
直到幾年后嚴世蕃被斬首,鄒應龍內(nèi)心才安穩(wěn)下來。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一月鄒應龍由大理寺右少卿升為本寺左少卿,隆慶帝即位后,隆慶元年正月升太仆寺卿,三月升太常寺卿,十一月升大理寺卿,隆慶二年二月鄒應龍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總理兩浙福建二鹽運司、云南廣東各提舉司、兼理江西浙江福建兩廣云南貴州湖廣等處鹽屯,九月罷江南、山西二處屯鹽,應龍回京別用,四年(1570年)十月升任工部右侍郎。
當時鎮(zhèn)守云南的黔國公沐朝弼驕橫跋扈,廷議遣大臣有威望者鎮(zhèn)之。
于是鄒應龍在隆慶五年(1571年)十一月被改任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云南。
鄒應龍到任后就揭發(fā)沐朝弼的罪惡,沐朝弼最終被逮捕治罪。
萬歷帝初立(1573年),云南大姚的鐵索箐部落發(fā)生暴亂,鄒應龍領兵平定。
之后又合土漢兵進討,斬獲各千余人。
鄒應龍被提拔為太常寺卿時,省牲北郊,東廠太監(jiān)馮保傳呼至,導者引入,正面爇香,儼若天子。
鄒應龍大驚,隨即彈劾馮保僭越放肆,馮保深恨之。
就利用京察的機會,萬歷三年(1575年)二月讓鄒應龍致仕辭職。
此時臨安土官普崇明、普崇新兄弟構爭。
普崇明引借廣南儂兵作為援助,普崇新則召交州兵。
之后交州兵退去,而儂兵還留在當?shù)?,鄒應龍命令部將楊守廉前往剿殲。
楊守廉搶掠村落,殺人。
儂兵乘機再次打敗官軍,人們將罪歸咎到鄒應龍身上。
鄒應龍聽說自己已被罷官,不等代替的人到達就徑直回家鄉(xiāng)。
代替他的王凝為了獨占功勞,更加排擠鄒應龍。
給事中裴應章趁機彈劾應龍。
巡按御史郭庭梧也和鄒應龍不和,就上奏說,調(diào)查的結果和王凝所說一樣,于是鄒應龍被削去官籍,在家中去世。
萬歷十六年(1588年)三月,陜西巡撫王璇上疏言鄒應龍死后,所遺田地不及數(shù)畝,遺址不過數(shù)楹,家人沒有得到撫恤,朝野都覺得此事不公。
萬歷帝命復鄒應龍官,予祭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29—1591 【介紹】: 明江西南昌人,字工甫,又字舜卿,號敬吾。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兵科給事中。屢上疏諫爭,忤高拱落職。萬歷十二年起南京大理丞,累遷南京刑部尚書。卒謚莊靖。治性理之學,有《大儒學粹》。
維基
魏時亮(1529年—1591年),字工甫,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南昌縣人,嘉靖己未進士。
萬歷間累官南京刑部尚書。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進士。
授中書舍人,升任吏科給事中,嘉靖四十二年,任工部右給事中。
嘉靖四十五年,任兵科給事中。
隆慶元年(1567年)正月初七,明穆宗下詔免朝見,過了三天又傳旨免予朝見。
魏時亮認為穆宗新登基,不應懈怠,于是上奏勸諫。
不久,朝廷派遣魏時亮以左給事中的身份給檢討許國充當副職,出使朝鮮。
先前,王侯面朝北方聽從詔令,使者面向西方宣詔。
魏時亮對此進行爭辯,要求使者面向南宣布詔令。
回到朝廷,晉升為戶科都給事中,趁機向穆宗奏陳遼東情況。
此后,他奏請穆宗謹慎起居,罷除游玩宴樂,每天親臨便殿審理奏章、招集大臣進行裁決。
興都有八千三百頃莊田,宦官強奪民田,又增加了八百頃,建立了三十六個莊園。
穆宗依照撫按大吏所奏疏,吩咐有司征收租稅,將兼并田歸還給百姓。
宦官張堯為此請求穆宗,穆宗又同意讓他們?nèi)绱恕?div id="y9chmb5" class='inline' id='people_51186_1_14_comment'>
魏時亮極力勸諫,穆宗不聽。
穆宗每次來到朝殿,默然拱手,不講一句話。
等到石州陷落,有人上奏請穆宗追究大臣的罪責。
過了兩日朝講結束,穆宗果然責問石州被攻陷情況。
宦官王本在旁邊慫恿指責諸位大臣欺瞞、蒙蔽皇上。
皇上不悅,目光盯視王本,而王本仍滔滔不絕。
穆宗不悅。
魏時亮彈劾王本無人臣禮,屬于大不敬,并數(shù)說了他的其他幾件不法之事,但奏疏未被采納,但輿論仍然支持他。
十月初,穆宗下詔停止日講;魏時亮率領同僚上奏,稱天氣還未寒凍,不應停止。
不久,他奏請將薛瑄、陳獻章、王守仁在文廟祭祀;又稱正值春天萬物復興,應該敕令有司釋放輕罪犯人,停止訴訟,穆宗均下詔同意。
隆慶三年(1569年),魏時亮升任太仆寺少卿。
起初,徐階、高拱互相攻擊,魏時亮與朝廷大臣攻訐高拱,使其去職。
不久,高拱再次入閣,考核言官,排斥異己;魏時亮和陳瓚、張槚當時已經(jīng)擔任京卿,仍然遭到貶職。
萬歷十二年,因丘蕣、余懋學等人舉薦,魏時亮出任南京大理寺丞。
萬歷十三年,擔任左通政。
次年,擔任太仆寺卿、光祿寺卿、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協(xié)理院事。
升任右副都御史,負責京營戍衛(wèi),他陳述了安良攘奸等十四事。
不久請求根據(jù)水利、義氣、生養(yǎng)、賦役、清獄、清除盜賊、善導民俗等七件事考察郡守、縣令。
還請求皇長子離開皇宮,接受教育。
萬歷十六年(1588年),擔任工部左侍郎。
歷刑部左、右侍郎,萬歷十八年(1590年),任南京刑部尚書。
一年后卒于任。
天啟年間,追謚莊靖,贈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