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代善

相關(guān)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0 【介紹】: 明四川宜賓人,字元誠,號與鷗。家世務(wù)農(nóng),少從父兄力田。崇禎元年進士,改庶吉士。曾造單輪火車、偏廂車、獸車、西洋大小炮。二年擢兵部右侍郎,協(xié)理京營戎政。后金兵入塞,陷遵化、永平,援軍皆觀望,獨之綸以所募兵萬人迎戰(zhàn),駐娘娘山,中箭陣亡。
維基
劉之綸(?
—1630年),字元誠,四川宜賓縣(今四川宜賓市)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己巳之變時死于國難。
家中世代務(wù)農(nóng),少年的時候跟從父親兄弟致力耕種,有時砍柴在市場上賣。
回來學習讀書,在座位上銘刻“必為圣人”四字,里中由此稱他為劉圣人。
天啟初年,考中鄉(xiāng)試。
奢崇明造反時,他進見地方監(jiān)司提出扼守反賊歸路的計策,監(jiān)司沒有采用。
崇禎元年(1628年)考中進士,改庶吉士。
劉之綸與同在史館中讀書的金聲以及接納為客人的申甫成為朋友,制造單輪火車、偏廂車、獸車,挖空木頭做成西洋大炮小炮。
崇禎二年(1629年)冬,后金入侵,京師戒嚴。
金聲上書得以被皇帝召見,即推薦兩位朋友。
皇帝立即召見劉之綸、申甫。
劉之綸談?wù)撥娛?,條理清楚、口齒伶俐。
皇帝十分高興,授予申甫為京營副總兵,資助他十七萬金召募士兵;改任金聲為御史,監(jiān)察他的軍隊;授予劉之綸兵部右侍郎,作為尚書閔夢得的副手協(xié)助處理駐京部隊的軍務(wù)。
他因以新進入仕的身份進升于少卿之列而更加恭謙。
十一月三日,后金攻破遵化,十五日到達壩上,二十日逼近都城,從北向西而來。
隨后攻克良鄉(xiāng),回到盧溝橋,夜間殺死申甫的部隊七千余人,黎明時偷襲殺死大帥滿桂、孫祖壽,生擒黑云龍、麻登云而去。
劉之綸在好友申甫戰(zhàn)死后,他毅然自請抵御后金。
請求率領(lǐng)京營,朝廷沒有批準,又請求率領(lǐng)關(guān)外的四川兵,還是不準。
于是他招募了一萬人,分為八營,以八名副總兵為將。
大臣們看到劉之綸驟然官升高位,受命視師,都非常嫉妒。
有個叫文震孟的官員,指使人對他施加壓力,說:“你應(yīng)當辭去侍郎而換上科臣的頭銜出征。
”,劉之綸沒有聽從。
劉之綸率萬人在雨雪紛飛中誓師,激勵將士。
率軍離京,到達通州時,守城的將官拒不接納。
他和將士們只好冒雨雪宿營于古廟中。
這時言官趁此攻擊他逗留。
劉之綸很氣憤,給崇禎上疏,說:“小人嫉妒,有事推卸責任,沒事則挑撥是非,只因為臣任侍郎職而惹起事端。
請削去臣官,賜我這骸骨還鄉(xiāng)。
”崇禎閱了奏疏,沒有同意。
上奏軍機,沒有答復。
崇禎三年(1630年)正月,部隊駐扎薊州。
當時,后金及蒙古諸部號稱十余萬,駐扎永平;勤王軍隊數(shù)萬在薊。
劉之綸就與總兵馬世龍、吳自勉約定,他們由薊開往永平,牽制敵軍不讓他們行動,而自己率兵分八路進攻遵化。
劉之綸出薊州,率八營兵到達遵化,列兵城外八里的娘娘廟山,馬世龍、吳自勉沒有赴約。
守遵化的后金兵出城,擊破劉之綸二營兵,但其余營兵仍不退。
二十二日,代善率三萬后金精騎趕到,大炮與箭矢齊發(fā),將劉之綸的部隊擊潰,俘獲一員裨將,供說:劉之綸駐營在娘娘廟山。
代善揮軍包圍,命劉之綸投降,遭到拒絕,便下令發(fā)起攻擊。
劉之綸發(fā)炮還擊,殺傷百余騎兵,再發(fā)炮不料炮身爆炸,引起軍營自亂。
左右將領(lǐng)勸他整隊徐徐撤退,為將來做打算。
劉之綸斥責說:“不許多言!
我受到國家重恩,以死報國!
”嚴令擊鼓再戰(zhàn),雙方矢如飛蝗,激戰(zhàn)不休。
眼看支持不住,劉之綸從身上解下所佩印綬,交給家人,說“拿著這個回去報告天子”,就此死去。
全軍皆哭,拔起營寨在野外作戰(zhàn),前后共七營兵士全部戰(zhàn)死,剩存一營趁夜晚撤退。
劉之綸的尸體送回,箭沒入頭顱,拔不出來。
金聲用牙齒咬出來,把尸體交還到他家人。
敗報傳到朝廷,崇禎嘉獎他的忠心,給予優(yōu)恤。
文震孟阻止說“劉之綸死于不肯退兵,這是分內(nèi)的事情,侍郎的官職已夠尊崇。
”于是沒有贈官職,賞賜全部祭祀和一半的殮葬禮儀,任命他的一個兒子為官。
過了很久,朝廷才追贈尚書。

人物簡介

維基
康應(yīng)乾(1572年—?
),字一之,號念東,直隸廣平府雞澤縣人。
七歲喪父,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順天府鄉(xiāng)試一百五十一名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授河南陳州知州,擢南京刑部郎中,歷遷鎮(zhèn)江府知府,庫貯海防銀十余萬,吏役諷以借支,正色拒之。
升湖廣按察司常鎮(zhèn)道副使,四十三年乙卯丁母憂歸。
起補山東副使,兵備遼東海蓋道,專司餉務(wù)。
身督車牛,定妖民吳金祖之亂。
萬歷四十七年二月,遼東經(jīng)略楊鎬分兵四路攻遼東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之戰(zhàn)中,明軍大敗,總兵劉綎所率東路從寬甸出,與清軍代善、皇太極戰(zhàn)于阿布達哩岡,劉??戰(zhàn)死于陣中,全軍覆沒。
監(jiān)軍道康應(yīng)乾領(lǐng)步兵合朝鮮兵營于富察曠野處,應(yīng)乾部下兵皆執(zhí)筤筅、竹桿長槍,披藤皮甲;朝鮮兵皆披紙甲、柳條盔,槍炮層層布列。
當進戰(zhàn)之際,明營中槍炮連發(fā),適大風驟起,其煙塵皆返向本營,迷漫昏黑竟無所見。
清兵遂發(fā)矢沖入,破其二萬兵,掩殺殆盡,風塵遂止。
康應(yīng)乾僅以身免,浮海逃歸,萬歷皇帝憐憫不問。
后以言者糾摘,下吏議,遂從安置,數(shù)年始白其冤,放歸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80—1615 【介紹】: 清太祖努爾哈赤長子。
曾與弟代善等擊敗烏拉部首領(lǐng)布占泰。
后金建國前,被其父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9 【介紹】: 明保安衛(wèi)人,字士瓚。善詩賦,曉天文、兵法。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歷官戶部郎中。數(shù)上書當路言遼東事,不見用。后以知兵,奉命督餉遼東。旋擢開原兵備僉事。楊鎬四路出兵攻后金,宗顏監(jiān)馬林軍,出三岔口。清兵至,力戰(zhàn)而死。
維基
潘宗顏(1582年—1619年4月15日),字士瓚,號懷魯,明朝保安衛(wèi)(今河北張家口)人。
潘宗顏年少起便通曉詩詞、天文、兵法等。
明神宗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任戶部郎中,后任山東按察使僉事。
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衛(wèi)首領(lǐng)努爾哈赤叛明朝稱汗建立后金。
潘宗顏見遼東邊備松懈,于是數(shù)次上書陳述遼東邊備不足之處,朝廷卻無接納。
只派他到遼東督辦軍餉,任監(jiān)軍,后升為開原兵備僉事。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以楊鎬為遼東經(jīng)略,并且集結(jié)全國軍隊討伐后金。
潘宗顏向楊鎬進諫北路軍主將馬林平庸,建議改換別人。
可惜楊鎬沒有采納,只派潘宗顏以參將身份協(xié)助馬林。
北路軍出三岔兒堡,到稗子峪立營。
夜間傳來西路軍杜松戰(zhàn)敗。
馬林下令北路軍停止前進,駐尚間崖,依山結(jié)陣,命令潘宗顏和原西路軍輜重營龔念遂等各率萬人分屯裴芬山和斡琿鄂謨,成掎角之勢。
三月一日,后金貝勒代善率兵首先攻破龔念遂部,龔念遂部全軍覆沒戰(zhàn)死沙場。
隨后努爾哈赤進攻尚間崖,大敗馬林,奪占尚間崖。
接著后金軍集中兵力,攻打駐守裴芬山的潘宗顏。
三月二日,后金兵一面強攻、三面包圍飛芬山,宗顏立刻指揮火銃、大炮抵擋,并且「奮呼沖擊,膽氣彌厲。
」后金攻勢猛烈,明軍寡不敵眾,宗顏中箭身死,其死時「骨糜肢爛,慘不忍睹」。
同時與游擊竇永澄、守備江萬春、贊理通判董爾礪等皆戰(zhàn)死。
努爾哈赤趁機攻占裴芬山,明朝北路軍全軍覆沒。
明朝追贈光祿卿、大理寺卿,謚節(jié)憫,于保安衛(wèi)立祠祭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7 【介紹】: 清滿洲正藍旗人,伊爾根覺羅氏。
初隸代善,以不得志,兩次投明,均不久自歸。
屢從太宗攻明。
崇德七年,深入至兗州始還。
順治元年,從入關(guān),轉(zhuǎn)戰(zhàn)至浙江。
官至都統(tǒng)。
坐事罷官削爵。
旋復授一等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6—1628 【介紹】: 清太祖孫,禮烈親王代善第三子。
通曉滿、漢、蒙古文。
屢從攻明,有功。
追封和碩穎親王,謚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9—1639 【介紹】: 清宗室。
禮親王代善長子。
太祖天命末,封貝勒。
太宗天聰間,從太宗攻明,取大凌河后,請撫恤降眾,以收攬人心。
崇德元年,封成親王,旋以故降爵。
后為揚武大將軍,攻明,徇山東,下濟南,卒于軍。
追封克勤郡王。
瓦克達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6—1652 【介紹】: 清宗室,太祖孫,禮烈親王代善第四子。
崇德末,以兄碩托謀立多爾袞事牽連,黜宗室。
順治初,從入關(guān),以軍功復宗室,封三等鎮(zhèn)國將軍。
五年,晉封多羅郡王。
六年,為征西大將軍,鎮(zhèn)壓姜鑲余部。
八年,加封號“謙”,掌工部,預議政。
九年,坐事解部任,罷議政。
康熙十年,追謚襄。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一
宗室岐元,字子惠,禮烈親王代善十世孫。
由筆帖式官至成都將軍。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八
追封禮親王永?,字嵩山,禮烈親王代善五世孫。
以子麟趾襲禮親王,追封。
有《神清室詩稿》。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