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克嶷

共 8 首
鈴閣風清夜不驚,洱云萬里重長城。
玉存幸賴昆炎熄,狼殪猶疑虎暴橫。
每頌甘棠春已滿,式承金豸饋非輕。
明朝鞍馬辭公去,還把綈袍說此情(公昔征西川,時議土酋叛服不常,欲盡殲之。公曰:“玉石當辯”不從。人賴以活者甚眾。又土酋高欽、泥繼先,姚安黠也,郡守請督府加誅,公建議曰:“高欽之惡浮于繼先,而嘯聚一郡,其吞噬兼并之心,土酋未嘗一日忘也。譬之一山中狼虎并處。高欽,狼也;繼先,虎也。存狼以抗虎,則害之大者猶有所顧忌而不敢肆。”遂貰繼先。爰設營,遣官守禦,兼統(tǒng)繼先之眾。由是狼貼服而虎亦歛跡。時論偉公之功焉。)
端州贈偉公 清 · 吳綺
七言律詩
南天秋半暑初微,一片孤帆去若飛。
彈鋏恥為賓館嘆,叩門因乞父喪歸。
熟思生計惟開卷,看盡人情好閉扉。
我欲掉頭從此別,饑來猶有北山薇。
對酒贈拗齋 清 · 趙執(zhí)信
五言律詩
海天流素月,照見故人心。
渾似中宵夢,何知萬里尋。
北風催換歲,南斗近低參。
離思比樽酒,與君論淺深。
潮州東去尚千里,每聽潮聲空憶君。
遙意髭髯渾似昔,故披瘴癘一相聞。
山寒麋鹿心無主,海闊魚龍氣不分。
報到春前多釀酒,待看官閣雪紛紛。
⑴ 昔送張出守平樂有句云珍重殊方嵐霧里他時看取舊髭髯
蠻煙烘日晝長曛,箐竹穿林望不分。
雨逐君車何冉冉,花沾客袂故紛紛。
同牽直北山中夢,共踏窮荒海上云。
梁甫春嵐太行雪,不知底處勒移文。
潮陽文物區(qū),韓公實肇造。
至今牛斗間,光焰纏遺廟。
湯湯惡溪流,鱷尾不返掉。
峨峨筆架峰,嘉樹留他耀。
庭陰映江空,碑勢挾山峭。
蘇公振雄詞,言大而體要。
仰追申呂生,深契天人奧。
衣公云錦裳,騎龍發(fā)長嘯。
兩公于二代,日月迭為照。
陋儒肆謗譏,吾意甘灑掃。
游蹤接后塵,適愿忘絕徼。
殘碣手摩挲,悲吟向同好。
使君苦要余,炫弄嫫母貌。
寧辭白茅藉,從被青云笑。
我擬謝塵賞,春風理歸棹。
孤琴南海頭,寄此千秋調。
聞喜張克嶷拗齋自三榜入詞館無一不于余同后改官主事累遷郎中出守廣西平樂再守廣東潮州奉諱返里竟不復起其在潮也每對酒即憶余常至隕涕大醉輒呼余字曰何不來乎痛哭久之既而果至傾囊解贈無難色蓋其性抗爽無城府與余一致故投契獨深也然不能事上官意有不合或面詬之而清惠得民其賢者每相調護精時藝于詩洞識佳否而曰吾不精則不為也年垂八十乃卒
太行限東西,上有九折坂。
我腸亦如之,盤回更無算。
比聞君亡日,墳土嗟已暵。
其時我滯吳,天長夢魂短。
君昔臨南溟,怪我行何緩。
積歲守鄉(xiāng)園,病深往來懶。
緬懷鱷溪旁,花月麗高館。
游蹤牛斗賒,歸橐象犀滿。
朋交今所輕,高義古亦罕。
悵斷買青山,蔥蔥長在眼。
起家大布衣,歲部糧萬石。
時至無后期,廷對矢報國。
觀政入銀臺,文牘袪委積。
三遷冬官長,役車按名籍。
是時大營建,更番藉休息。
龍州師問罪,地界安南逼。
往諭王拜命,私覿謝香帛。
獻雉越裳朝,舞干有苗格。
興安治靈渠,三十六閘勒。
南北導湘漓,渼潭毒龍匿。
焚鐫象鼻峰,漕舟渡枕席。
水鎖旡支祈,山留巨靈蹠。
疏鹽廣東西,引定四府額(江西南安、贛州、吉安、臨江。)
挹注稅半之,宿弊一朝革。
遇事敢風生,擾驛輒糾劾(劉都督。)。
稱旨掌南臺,風紀百僚飭。
冤獄數(shù)平反,祥刑垂典則。
朝陽聞鳳鳴,秋肅亦鷹擊。
恂恂不能言,一心以誠實。
高皇性猜忌,喜怒生不測。
功臣罕得全,恩眷獨殊特。
病則遣醫(yī)來(戴原禮。),大籃抬酒食。
行蓋隔瘴癘,崇禮(街名。)有賜宅。
厚福呼佳兒(帝偉公貌,謂有厚福,召三子見,稱為佳兒。),網(wǎng)開釋羅織
引年許退閑,顧問備朝夕。
靖難繼求舊,大不耐官職。
安撫乃空銜,驅車行至澤。
周覽晉云山,題詩滿屋壁。
九重以疾聞,囊金無處覓。
何哉致身錄,偽造詞抵飾。
帝已火宮中,城圍地道塞。
安得西南游,而有從亡客。
褚淵寧獨生,居然夏侯色。
仗節(jié)隱其名,慬免十族赤。
后世旌遺忠,肸蚃慰魂魄。
史筆乃闕疑,家乘述祖德(時重刻《流芳錄》。)。
按:昔竹垞先生在史館,有問遜國事宜何書,以「宮中火,帝崩」五字對,迄為定案。帝既未嘗出亡,安所得從亡?有遇程濟破檻車諸附會事,稼堂先生辯之詳矣。俗演《千忠會》傳奇,乃史彬后裔鳩刻《致身錄》射利,徵余族金不遂,偽造誣蔑。然先公奉命山西,與云南風馬,國史具在,世豈皆沒字碑哉?竊念太祖何如主,擢自布衣,呼之曰「老嚴」,眷顧殊密,挾持大有具矣。長冬官班,天下匠役凡二十馀萬戶,為御史、為都御史,平反冤獄,全活千馀人。定廣東、西、江西四府鹽法,使安南,致書于其王與相,卒如詔指,圖其阨塞以獻,贐則卻之。尤著者,治興安靈渠,導湘、漓二江,浚渼潭,建陡閘三十有六,鏟危灘中石,土人謂史祿、馬伏波后一人。然則功固足書,輕重不爭一死。且先公之死也甚諱,當文皇登極,已退歸賜第,終建文朝不仕,安撫系空銜,一入晉界,當受事,輒餌金屑,誡老奴慎毋泄。其時隕宗湛族,固不忍先業(yè)之不祀,亦以死吾分也,何賣名為?史書疾卒,蓋據(jù)實錄,正與遺令「訃聞必以疾」一語符合,其不死于疾死于金,益信不然。萬歷中臺臣詎無所據(jù)以請,禮臣與神廟何遽允之賜旌忠額、臚祀典哉?蹇忠定、夏忠靖官已貴,率先迎附,執(zhí)而釋之,皆以忠易名,三楊亦非自代來者,卒為名臣,無庸遠引管仲例,先公固可以死,可以無死,今斷斷一出于死,而人顧疑之,唯其諱也。然先公先自諱,且唯恐天下后世不共諱,夫不知諱之之故,故生疑,則疑適如先公心,其心彌苦,識力更出蒙顯難、攖奇禍諸公上矣。嗟乎,補鍋衣葛河西傭,東湖樵夫方埋名,如不及先公,亦猶行此意也夫。
⑴ 開鑿胭胭山河,移置五軍都督府、六部諸公宇。
⑵ 安南囊金銀、文幣、名香為贐,皆卻之。
⑶ 前為御史,有閻成等百馀人與袁關壽等案,及總憲有兩淮鹽案,赴逮數(shù)百人石灰關卒二十馀人誣盜當誅,及張甲、姜旺等冤案,皆奏免。
⑷ 御史李某奏公在后堂大食籃抬酒食,帝曰:「受用慣的,打甚么緊,也來說。」又命光祿張泌云:「辦些好的待他?!?/div>
⑸ 使安南,帝曰:「瘴氣多,做大涼傘去。」
⑹ 家前后二獄,詞連弟侄子婿,帝省釋之。
⑺ 安撫山西,行至澤州,一夕卒,遺寸紙云:「訃聞必以疾?!估吓捘抑薪鹦?,訖不見。有《讀文文山正氣歌》諸詩。
⑻ 萬歷中,允按臣請建旌忠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