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馬際伯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釋古念 朝代:清末民國初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六
釋古念,字清一,晚號幻影,姓舒氏,鐘祥人。
始自髫齔,即存遠度。
家貧無養(yǎng),傭作取給。
年才逾冠,父母俱逝,感斯慘毒,深悟業(yè)系,遂投邑中文昌閣出家。
所居僻左,師友乏絕。
嘗得古德語錄數(shù)篇,潛尋幽旨,不營俗務。
復隨方行腳,止于天目,寺主廣福一見,斷為偉器,遂留參究,多所策發(fā),既而福問如何是西來意。
念沈吟久之,福因謂曰:“汝盍反詰,當代汝答。
”念從容作禮曰:“道在己躬,豈容旁貸?
”福喜曰:“能如是,真法王子也。
顧佛旨高堅邃遠,非一蹴能躋,汝勉旃。
”退歸禪室,凝心棲慮,行止若癡,累旬兼月,未有所得。
一日宴坐,聞香版聲,偶爾感悟,執(zhí)慮頓殞,五官百骸如土委地,從是一念不生,前后際斷,乃起求證,遂獲印可。
然猶遍習禪觀,精進不懈。
三衣一缽,游憩勝境,金山、九華皆所棲止,東南禪侶具知念矣。
光緒二十年,仰臺山靈跡,杖錫孤征,不遠千里陟秘魔崖,愛其幽隱,依林結(jié)宇,殆將終焉。
歲值大旱,群請禱雨,念曰:“吾守此庵,祗知念佛,復何神異,重勞祈請。
”乃持珠端坐,須臾雨至,四野沾足,人多德之。
居臺六年,來游京國,始至龍泉,博覽經(jīng)論。
會聯(lián)軍入京,兩宮西狩,夷酋驕橫,勝地名藍,多遭蹂躪,惟念所在,戎馬絕蹤。
靈感既昭,光耀斯發(fā)。
問道之眾,室無所容。
有內(nèi)監(jiān)聆其譽問,奉金三百,郤而不納。
其他檀施亦多屏謝。
故身無長物,居止之地,惟置一榻,敗絮單衾,而風范凝然。
雖公卿造訪,言詞峻潔,略無假借。
非僻之流,賭其神宇,莫不改容。
晚居西城廣濟寺,道聞日高,遠近歸依,千有馀眾。
乃就所居研講經(jīng)論,遍應眾心,隨所叩問,百軌千涂,片語洞然,竇開障抉。
一時文彥,多舍其夙業(yè),愿聞真啼,相從不去。
丙辰十月,方設(shè)水陸道場,猶登座說法。
七日會散,正容端坐,專待眾別,時環(huán)而侍者,百有馀人。
啟目周視,庵然坦化。
壽七十四,僧臘五十,塔于大陽山。
初閩中有鼓山耀靈禪師者,遠來五臺,立談之間便如夙契,別時以破衲相贈,御之經(jīng)年,初未留意,偶于裂縫中露一紙牃,展視則曹洞世系,應相傳授。
蓋耀靈默識,密付有深心焉。
念亦感動,以福本臨濟嗣法在前,遂兼承兩宗。
斯亦禪林逸聞,未忍放失者也。
著有《宗鏡捷要》四卷,長沙方表為之傳。
吳嘉謨 朝代:清末近現(xiàn)代初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字蜀尤,井研人。
光緒十七年(1891)舉人,民國十五年(1926)任劉成勛部仕學館館長。
(據(jù)《成都晚報·駱狀元逸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