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吳宓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辜鴻銘(1857-1928) 名湯生,字鴻銘,號漢濱讀易者、讀易老人、東西南北老人。
祖籍同安,生于馬來西亞檳榔嶼。
李大釗嘗言:"愚以為中國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鐘出一辜鴻銘先生,已足以揚眉吐氣于二十世紀之世界。
"吳宓贊曰:"辜氏實中國文化之代表,而中國在世界惟一之宣傳員。
"有《讀易草堂文集》、《輯蒙養(yǎng)弦歌》、《張文襄幕府紀聞》等。

人物簡介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
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號懺庵,江西新建人。
早歲入京師大學堂預科。
1912年赴美國留學,入加利福尼亞大學。
1915年與留美同學發(fā)起組織中國科學社。
1916年畢業(yè)回國,任江西廬山森林局副局長、東南大學農科植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2年與吳宓、梅光迪等創(chuàng)辦《學衡》雜志,提倡古文。
后再度赴美留學,入哈佛大學攻讀植物分類學。
1925年獲科學博士學位。
回國后歷任南京高等師范、東南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校教授。
1928年在北平創(chuàng)辦靜生生物調查所,任所長。
1934年創(chuàng)辦廬山森林植物園。
1937年任云南農林植物研究所所長。
1940年任江西泰和中正大學校長。
后任中國植物學會會長、北京博學會會長、中央研究院評議員。
1944年在湖北利川縣磨刀溪發(fā)現(xiàn)學界公認絕種的水杉。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早年加人南社,論詩宗宋,與柳亞子意見不合。
著有《懺庵詩稿》、《中國松杉植物之分布》、《經(jīng)濟植物學》等。
盧弼評其詩云:“君周覽名區(qū),造詣深邃,又復苞孕近世之學海思潮。
蘊蓄者宏,吸納者富,往往擅臨川,東坡之勝,而又兼有昌黎之蒼莽、摩詰之雋永,山谷之奇突,合眾長于一爐而冶之,宜乎其睥睨一時也。
”陳三立論其詩云:“本學識以抒胸臆,高掌遠蹠,磊坷不群。
其紀游諸作,牢寵萬象,奧邃蒼堅,尤近杜陵”。
錢鐘書極推崇其所作貫通古今,堂宇恢弘,其《胡丈步曾遠函論詩卻寄》詩云:“汲古斟今妙寡雙,袖攜西海激西江。
中州無外皆同壤,舊命維新豈陋邦。
烽火遠書金可抵,丹鉛退筆鼎難扛。
不干捫有談詩舌,掛壁年來氣亦降。
”又評其詩稿云:“抱弓力大,琢玉功深。
登臨游覽之作,發(fā)山水之清音,寄風云之壯志,尤擅一時之勝場?!?div id="2hdwsdj" class='inline' id='people_75077_0_28_comment'>
詞學圖錄
胡先骕(1894-1968) 字步曾,號懺庵。江西新建人。兩度留學美國,獲植物學碩士、博士學位。曾任中國植物學會首任會長、東南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大學植物學教授、國立中正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員。南社社員。有《經(jīng)濟植物學》、《懺庵詩稿》等。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繆鉞(1904-1995) 字彥威。江蘇溧陽人。生于河北省遷安縣。北京大學文科肄業(yè)。曾任河南大學、浙江大學、華西大學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有《元遺山年譜匯纂》、《詩詞散論》、《杜牧年譜》、《冰繭庵叢稿》、《冰繭庵剩稿》、《冰繭庵詩詞稿》等,與葉嘉瑩合著《靈溪詞說》、《詞學古今談》。
冰繭庵集外詩詞稿·繆元朗
繆鉞先生(1904—1995),字彥威。
江蘇溧陽人。
1924年肄業(yè)于北京大學文預科。
歷任省立保定中學和私立培德中學國文教員、河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廣州學海書院教授兼編纂、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華西協(xié)合大學中文系教授兼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1952年后,專任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
繆鉞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中國古典文學、歷史文獻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生前出版有《元遺山年譜匯纂》、《中國史上之民族詞人》《詩詞散論》、《杜牧詩選》、《杜甫》、《三國志選》、《讀史存稿》、《杜牧傳》、《杜牧年譜》、《三國志選注》(主編)、《冰繭盦叢稿》、《靈溪詞說》(合著)、《三國志導讀》(主編)、《冰繭盦序跋輯存》、《冰繭盦剩稿》、《詞學古今談》(合著)等專著,發(fā)表論文120馀篇,多數(shù)收入上述各論文集。
1981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首批博士生導師。
曾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中國唐史學會、中國唐代文學會、中華詩詞學會等學術機構和學術團體的顧問。
先生性嗜古典,喜詩詞。
在中學時,就練習寫作古文、詩、詞,與同學共結詩社。
18歲高中畢業(yè)后,即以詩詞作品就教于籍忠寅、張爾田等前輩。
上世紀40年代,還曾加入由章士釗、沈尹默、喬大壯、江庸等先生發(fā)起創(chuàng)辦的“飲河詩社”。
先生曾在《自傳》中敘述自己詩詞創(chuàng)作的特點:“我從小就喜歡作詩詞,后來治史之馀,不廢吟詠。
我作詩詞,都是抒寫真情實感,不為敷衍酬應之篇、無病呻吟之作。
至于藝術風格,則是在承繼古人之基礎上以求創(chuàng)新。
我熟讀《詩經(jīng)》、《楚辭》以及漢魏至明清諸名家詩集之后,擬取阮籍、陶淵明之寄興深微,李商隱之情韻綿邈,黃庭堅、陳與義之筆致峭折,而熔于一爐,自創(chuàng)新境,雖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至于作詞,則因才性之所近,小令取法秦觀、晏幾道,慢詞取法周邦彥、姜夔,亦兼采他家之長,蘄向于深美閎約。
” 先生生前只在報刊上發(fā)表過部分詩詞作品,但手訂了三卷《冰繭盦詩詞稿》。
1990年10月5日,繆鉞先生收到程千帆先生寄來的先生致劉永濟先生的書信復印件,其后給程先生的回信說到:“鉞致友人書札,多未存稿。
此次重讀諸復制件,恍如隔世。
其中詩詞,亦有未存稿者,可以補入也。
”秉承先生之意,筆者開始留心收集先生手訂《冰繭盦詩詞稿》以外的作品,漸有收穫。
近年來,筆者因為撰寫《繆鉞年譜》和編選《冰繭盦論學書札》(暫名),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從報刊書籍(如《學衡》、《國風》、《四川大學???、《人民川大》、《文獻》、《吳宓日記續(xù)編》、《茅于美詞集》、《方豪六十自定稿》等)和先生致友人(如劉永濟先生、陳槃先生、張志岳先生等)的書信中,又陸續(xù)讀到較多先生手訂《詩詞稿》以外的作品,于是就編成了現(xiàn)在呈現(xiàn)給大家的這份《冰繭盦集外詩詞》。
此處的“集外”,是在《繆鉞全集》版《冰繭盦詩詞稿》之外的意思。
2011年5月10日于晴軒

人物簡介

簡介
胡惠溥(1915—1993),字希淵,別署倚天長劍樓,晚署半畝園,四川瀘州人。
少時與其父胡嘉鶴立群同為瀘州名彥李赦虎先生門生,年方弱冠即撰考據(jù)專著《非章炳麟諸子學說略》,又著《文字聲義淺說》闡釋《說文解字》,為前清耆老宿儒首肯。
年三十,受知于章士釗行嚴先生,邀赴重慶入飲河詩社,與高二適、葉圣陶、沈尹默、俞平伯、朱自清、吳宓等游。
三年后返瀘州二中任教。
后數(shù)年,逢教育界“拔白旗”,以“厚古薄今”及“穿長衫”之罪被逐,遂失生計。
時值獨女夭亡、賢妻病故,藏書數(shù)千卷及詩詞著述手稿悉被洗劫,不久又失住所,不得已棲止陰暗污濁之橋洞,于此撰《讀〈甲申三百年祭〉與郭沫若先生之商榷》,復默憶錄出部分早年的詩詞駢文等。
晚年雖落實政策生計無憂,可惜年耋多病矣。
著有《半畝園詩鈔》《素絢詞》等。
半畝園詩鈔·自序
余不知詩,此戔戔者,特五七字有韻之文耳。顧余十一二時,即好之成癖,今老矣不忍遂棄。竊念乙巳、丙午之間,余藏書六七千卷,多海內孤本及拙著詩古文辭考據(jù)之稿,悉為鄉(xiāng)里無賴小兒輩攫去。是戔戔者,大半從默憶中錄出。此當是不可避免之翰墨孽緣,因遂以年排比而輯存之。清夜明燈,把酒展卷,獨恨無寒山寺之鐘聲也。而數(shù)十年往事,一一重涌現(xiàn)眼簾前,時而欣然以喜,時而凄然以悲,于幻境中幾或忘此身之為蝶為周也。此轉輪之車,此邯鄲之枕也。余于此輯,初以年譜等視之,年譜不足侔也。至不用西元紀年者,以余非天主教徒耳。寰球用之者,以天主教流布至廣遍,西瀛國主多是教徒,條約簽署,以及非教徒國而凡涉及西瀛者,自必用之,庶臻劃一,免差忒也。奈何國內亦群然不問時地而皆用之。是既非殖民之區(qū)域,乃自捐其獨立之國格也。余初欲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年書“建國元年”,前于此者曰“建國前若干年”,然以中樞之無明文也,遂止。繼思炎黃之胄,用軒黃甲子紀年,或庶乎可,故遂用之。又余七十二歲,乃輯存此集,以為甲編,此后續(xù)有云云,則編為乙編。余十一二歲至七十歲,皆在蹉跎困厄中,四十五歲以后皆哀王孫者而賜之食耳。不意七十一歲國家哀矜之,賜之休退,近兩年來,頭目既清,衰病亦減,政當珍惜晚晴,發(fā)為強烈之輝光,為昭代譜郅治之歌,作五云之頌。此甲編者,蓋發(fā)其凡焉。   時丁卯冬十一月十六日,即太陽歷一九八八年一月五號,蜀瀘胡惠溥希淵識
素絢詞·自序
余不能詞,亦不解詞,亦不解其數(shù)十年來何以好之而不厭,且數(shù)十年來未嘗或已,則涂鴉者蓋亦多矣,然皆易安居士所謂不葺之詩也。久欲拉雜摧燒之,惟敝帚自珍,竊又有所不忍。因援余輯余詩之例,亦輯而存之。此后如續(xù)有所作,則編為乙編。當與余詩同發(fā)耄年晚晴之輝光焉。至于紀年用甲子說已見拙著《半畝園詩鈔》序言中,茲不贅。   丁卯冬十一月十八日,即太陽歷一九八八年一月七號,蜀瀘胡惠溥希淵題于拜蘭行軒,時年七十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