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1438七絶 12495五律 3561七律 3899五排 43七排 1 4469四言 447六言 654古風 88831樂府 558 18 829 215辭賦 45琴操 8 189其他 1020聯(lián) 1188
十二恩
陰平  [勝也] 椿 [參差,人參] [馚馧] [更多…]

陽平  [劍鼻] 澿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城郭空存
典出《藝文類聚》卷七十八〈靈異部上·仙道〉~33~
  • 《搜神記》曰:遼東城門有華表柱,忽有一白鶴集柱頭,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歲今來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顾旄呱蠜_天。今遼東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不知名字。
 例句:     [更多...]

舌存
典出《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
  • 張儀已學游說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曰:「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构矆?zhí)張儀,掠笞數(shù)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讀書游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埂瓘垉x既相秦,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從若飲,我不盜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國,我顧且盜而城!」
 例句:     [更多...]
  • 一行萬里纖塵靜,可要張儀更入秦。 司空圖寄王贊學
  • 毛義持書去,張儀韞璧行。 李嶠
  • 張儀所以只掉三寸舌,蘇秦所以不墾二頃田。 李白笑歌行

交態(tài)存
典出《藝文類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帝禹夏后氏〉~28~
  • 《鬻子》曰:禹投一饋而七起。曰:「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恐其留吾門也,是以四海之士皆至?!褂懋敵?,門可以羅雀。
 例句:     [更多...]

松菊尚存
典出《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列傳·陶潛〉~246~
  • 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其辭曰: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來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而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策扶老而流憩,時翹首而遐觀...[詳細]
 例句:
  • 草生元亮徑,花暗子云居。 王績田家三首

那容鼻鼾存
典出《桯史》卷一〈徐鉉入聘〉~3~
  • 其后,王師征包茅于煜,騎省復(fù)將命請緩師,其言累數(shù)千言,上諭之曰:「不須多言,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耶!」

竅鑿存
典出《莊子集釋》卷三下〈內(nèi)篇·應(yīng)帝王〉~309~
  •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引簡文云:「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神速譬有為,合和譬無為?!挂蓿ù拮┰疲骸笢嗐?,無孔竅也?!?/li>
 例句:

靈光巋然存
典出《昭明文選》卷十一〈賦己·宮殿·魯靈光殿賦并序〉~508~
  • 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遭漢中微,盜賊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意者豈非神明依憑支持以保漢室者也。然其規(guī)矩制度,上應(yīng)星宿,亦所以永安也。予客自南鄙,觀蓺于魯,睹斯而眙曰:嗟乎!詩人之興,感物而作。故奚斯頌僖,歌其路寢,而功績存乎辭,德音昭乎聲。物以賦顯,事以頌宣,匪賦匪頌,將何述焉?

皮存
典出《春秋左傳·僖公十四年
  • 「秦饑,使乞糴于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zāi)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浑缴湓唬骸浩ぶ淮妫珜哺?。』」晉·杜預(yù)注:「虢射,惠公舅也。皮以喻所許秦城,毛以喻糴。言既背秦施,為怨以深,雖與之糴,猶無皮而施毛?!?/li>
 例句:

趙孤存
典出《史記》卷四十五〈韓世家〉~865~
  • 韓厥,晉景公之三年,晉司寇屠岸賈將作亂,誅靈公之賊趙盾。趙盾已死矣,欲誅其子趙朔。韓厥止賈,賈不聽。厥告趙朔令亡。朔曰:「子必能不絕趙祀,死不恨矣?!鬼n厥許之。及賈誅趙氏,厥稱疾不出。程嬰、公孫杵臼之藏趙孤趙武也,厥知之。景公十一年,厥與郤克將兵八百乘伐齊,敗齊頃公于鞍,獲逢丑父。于是晉作六卿,而韓厥在一卿之位,號為獻子。晉景公十七年,病,卜大業(yè)之不遂者為祟。韓厥稱趙成季之功,今后無祀,以感景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