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詞典 2分類詞匯 10
《國語辭典》:秋千  拼音:qiū qiān
以兩條等長的繩索或鐵鍊,分別橫拴板塊的兩端所制成的游戲器材。可前后擺蕩。宋。歐陽修〈漁家傲。紅粉墻頭花幾樹〉詞:「天欲暮,流鶯飛到秋千處?!挂沧鳌疙F韆」。
《國語辭典》:鞦韆  拼音:qiū qiān
一種游戲器材。在ㄇ形的高架或樹干上懸系兩條等長的繩索或鐵鏈,底邊分別橫拴于一塊平木板的兩端,人可站立或坐于板上,兩手握繩或鏈,利用身體力量前后搖蕩?!冻蹩膛陌阁@奇》卷九:「在馬上抬身一望,正見墻內(nèi)鞦韆競就,歡鬨方濃?!埂都t樓夢》第六三回:「這里眾人且出來散一散。佩鳳偕鴛兩個(gè)去打鞦韆頑耍。」也作「秋千」。
《漢語大詞典》:素旗
(1).指古代靈柩前的白色旗幡。上寫死者姓名、官銜等。文選·曹植〈王仲宣誄〉:“何用誄德,表之素旗?!?呂延濟(jì) 注:“素旗,雜帛為之,即今之銘旌幡也?!?唐 劉禹錫 《湖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之一:“ 湘水 秋風(fēng)至,凄涼吹素旗。”
(2).指刑場上懸掛的白旗。 金 王若虛 《臣事實(shí)辨》:“ 孫安國 亦謂 皓 罪為逋寇,虐過辛癸,梟首素旗,不足謝寃魂。”
《漢語大詞典》:樓額(樓額)
樓上懸掛的匾額。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樓額題鳷鵲,池心浴鳳凰。”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文宗》:“兩軍造 紫云樓 彩霞亭 ,內(nèi)出樓額賜之?!?/div>
《漢語大詞典》:鳳鐸(鳳鐸)
寶塔飛檐上懸掛的鈴鐸。 唐 儲(chǔ)光羲 《至岳寺即大通大照禪塔上溫上人》詩:“鳳鐸天中鳴,巖梯松下長?!?/div>
《漢語大詞典》:重喬(重喬)
指兩矛上懸綴雉羽的勾。一說指兩矛上用雉羽作的纓子。《詩·鄭風(fēng)·清人》:“二矛重喬,河之乎逍遙?!?鄭玄 箋:“喬,矛矜之上及室題,所以懸毛羽?!?朱熹 集傳:“矛之上句曰喬,所以懸英也。” 高亨 注:“喬,借為鷮(釋文:‘喬,《韓詩》作鷮?!搜砸扎層馂槊t。”參見“ 重英 ”。
《漢語大詞典》:重英
(1).謂矛柄上有兩重畫飾。《詩·鄭風(fēng)·清人》:“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毛 傳:“重英,矛有英飾也。” 鄭玄 箋:“二矛,酋矛、夷矛也,各有畫飾?!?馬瑞辰 通釋:“重英宜謂矛有重飾?!币徽f,指矛上的兩層纓。參閱 高亨 《詩經(jīng)今注》。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重英曲瑵之飾,絶景遺風(fēng)之騎?!?張銑 注:“重英,綵畫之矛也?!?明 王慎中 《海上平寇記》:“重英之矛,七注之甲?!?br />(2).猶繁花。 唐肅宗 《延英殿玉靈芝》詩:“重英發(fā)秀,連葉分房?!?/div>
《國語辭典》:燈會(huì)(燈會(huì))  拼音:dēng huì
元宵節(jié)觀賞花燈的集會(huì)。通常伴有舞龍舞獅、踩高蹺等民俗表演活動(dòng)。如:「今年的臺(tái)北燈會(huì)除了展示花燈外,還有許多相關(guān)的慶?;顒?dòng),十分熱鬧?!?/div>
《國語辭典》:桅桿  拼音:wéi gān
1.船上懸掛帆的桿柱。《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太陽落了下去,返照著幾千根桅桿半截通紅?!?br />2.船舶上懸掛信號(hào)、裝設(shè)天線、支撐觀測臺(tái)的高桿。
《漢語大詞典》:桅竿
亦作“ 桅桿 ”。亦作“ 桅桿 ”。 船上掛帆的柱桿。 宋 蘇軾 《慈湖夾阻風(fēng)》詩之一:“捍索桅竿立嘯空,篙師酣寢浪花中?!?清 吳偉業(yè) 《再觀打冰詞》:“桅竿旗動(dòng)吹南風(fēng),舟子喜甚呼蒙衝?!?span id="t8zw9dy"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一片斜陽,照得水面上亂流明滅,那船上桅桿影兒一根根橫在岸上?!?楊朔 《海市》:“不想過午忽然刮起一種陣風(fēng),浪頭卷起來比小山都高,急的漁民把桅桿橫綁在船上,壓著風(fēng)浪。”
分類:船上掛帆
《漢語大詞典》:瑱紞
古代冠冕上懸系塞耳玉的帶子。《詩·齊風(fēng)·著》“充耳以素乎而” 漢 鄭玄 箋:“我視君子則以素為充耳,謂所以縣瑱者,或名為紞,織之,人君五色,臣則三色而已,此言素者,目所先見而云?!?唐 李商隱 《祭韓氏老姑文》:“冕紘瑱紞,山蕨澗蘋?!?/div>
《漢語大詞典》:宸網(wǎng)(宸網(wǎng))
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wǎng)簾。《文選·江淹〈雜體詩·袁太尉淑〉》:“云斾象漢徙,宸網(wǎng)擬星懸?!?劉良 注:“宸網(wǎng),謂天子車上珠網(wǎng)如天星之懸?!?/div>
《漢語大詞典》:旒紞
冕冠上懸垂的玉串。 明 劉基 《雪晴偶興因以成篇》詩:“初驚急溜瀉源泉,漸看縣澌掛旒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