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87,分80頁顯示  上一頁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高義薄云
高義薄云天
個人英雄主義
個人主義
革命浪漫主義
革命樂觀主義
革命人道主義
革命現(xiàn)實主義
革命英雄主義
多行不義必自斃
多義詞
多音多義字
多情多義
二二八武裝起義
恩義相奪
《國語辭典》:高義薄云(高義薄雲(yún))  拼音:gāo yì bó yún
形容節(jié)操義行非常崇高。如:「他慷慨解囊,雪中送炭,高義薄云,令人欽仰。」
《漢語大詞典》:高義薄云天(高義薄雲(yún)天)
見“ 高義薄云 ”。
《國語辭典》:高義薄云(高義薄雲(yún))  拼音:gāo yì bó yún
形容節(jié)操義行非常崇高。如:「他慷慨解囊,雪中送炭,高義薄云,令人欽仰?!?/div>
《國語辭典》:個人英雄主義(個人英雄主義)  拼音:gè rén yīng xióng zhǔ yì
一種個人主義的表現(xiàn)方式。特點是強調(diào)個人地位、凸顯自己的風格,忽視群眾情感等,而有意將自己塑造成一位英雄。如:「藍波系列電影充分表現(xiàn)了個人英雄主義?!?/div>
《國語辭典》:個人主義(個人主義)  拼音:gè rén zhǔ yì
以個人或個體為中心,崇尚個人自由與權利,尊重個性的主張,強調(diào)獨立思考判斷,將個人的利益與存在價值,看作重于集體或社會的利益與存在價值,這些思想叫做個人主義。也稱為「個體主義」。
《漢語大詞典》:革命浪漫主義
無產(chǎn)階級文藝的基本創(chuàng)作方法之一。其特點是在現(xiàn)實的基礎上,用想象和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崇高的革命理想,以鼓舞人民的斗志。
《漢語大詞典》:革命樂觀主義(革命樂觀主義)
指革命者對事業(yè)、前途和生活充滿信心的精神面貌。是無產(chǎn)階級世界觀和人生觀的表現(xiàn)之一。它對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抱必勝信念,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始終具有堅定的革命意志和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tài)。
《漢語大詞典》:革命人道主義(革命人道主義)
在無產(chǎn)階級領導人民為建立社會主義制度而斗爭的實踐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一項倫理原則。在革命戰(zhàn)爭中,中國工農(nóng)紅軍實行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以及救死扶傷等都體現(xiàn)了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新 中國 建立后采取的救濟失業(yè)、禁毒、禁娼、除害滅病、勞動保護和公費醫(yī)療,以及在堅決消滅剝削階級的同時,對于剝削階級的人們,除極少數(shù)罪大惡極的分子外,都努力幫助他們在勞動中轉(zhuǎn)變?yōu)樽允称淞Φ娜说鹊龋搀w現(xiàn)了革命人道主義的倫理原則。
《漢語大詞典》:革命現(xiàn)實主義(革命現(xiàn)實主義)
無產(chǎn)階級文藝的基本創(chuàng)作方法之一。其特點是要求站在無產(chǎn)階級立場上,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生活,表現(xiàn)生活,從現(xiàn)實的革命斗爭發(fā)展中真實地、歷史地和具體地去描寫現(xiàn)實,通過典型人物、典型環(huán)境的描寫,深刻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本質(zhì)。
《漢語大詞典》:革命英雄主義(革命英雄主義)
代表先進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利益,勇于向社會上的反動、守舊勢力作英勇斗爭的精神。革命英雄主義是無產(chǎn)階級世界觀的一種表現(xiàn)。是革命戰(zhàn)士的行為準則。 朱德 《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革命的英雄主義,是視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對革命事業(yè)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積極性,以革命之憂為憂,以革命之樂為樂,赤膽忠心,終身為革命事業(yè)奮斗……因而革命的英雄主義,必然是群眾的英雄主義?!?/div>
《國語辭典》:多行不義必自斃(多行不義必自斃)  拼音: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壞事做多了,必定會自取滅亡?!蹲髠?。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div>
《國語辭典》:多義詞(多義詞)  拼音:duō yì cí
具有兩個或更多意義的詞,往往由引申或假借形成。引申義諸義間常有較大的類義,如「接」有連接、接受、迎接等義,它的三個意義都表示使分散的人或事物合在一起。
《高級漢語詞典》:多音多義字  拼音:duō yīn duō yì zì
含有兩種以上讀音和意義的字
《漢語大詞典》:多情多義(多情多義)
重情誼。《品花寶鑒》第三回:“ 聘才 已知 富三 是個熱心腸、多情多義的人?!?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四章:“你們對敵人是那么勇敢堅定,對朋友又是這么多情多義。”
分類:情誼
《漢語大詞典》:二二八武裝起義
1947年2月27日,國民黨臺灣專賣局武裝緝私員在臺北搶劫、毆打小販,并開槍打死市民一人。28日,臺北市民示威游行,包圍了專賣局,遭軍警鎮(zhèn)壓,群眾死傷各三人。這一事件激起全省人民的憤怒,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武裝起義。起義民眾控制了臺灣大部分地區(qū)。3月8日,國民黨政府派大批軍隊進行血腥鎮(zhèn)壓,群眾被害達三萬人,到13日起義失敗。這次起義得到全國人民的聲援和支持。
《分類字錦》:恩義相奪(恩義相奪)
韓愈 秋讀書城南詩 時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恩義有相奪,作詩勸躊躇。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