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詞典 4分類詞匯 9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修 → 脩修”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真人  拼音:zhēn rén
1.道家稱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稱道士。《莊子。天下》:「關(guān)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金瓶梅》第一二回:「有一孫真人,擺著筵席請(qǐng)人,卻教座下老虎去請(qǐng)?!?br />2.奉天命降生人世的真命天子。唐。杜光庭《虬髯客傳》:「嘗識(shí)一人,愚謂之真人也;其馀,將帥而已?!埂度龂萘x》第三一回:「后五十年,當(dāng)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間?!?br />3.史前時(shí)代的人類,由體質(zhì)特徵介于人形猿和現(xiàn)代人之間的猿人,進(jìn)化至形態(tài)接近現(xiàn)代人的人類,稱為「真人」。以在中國發(fā)現(xiàn)的「山頂洞人」和法國發(fā)現(xiàn)的「克人」最著名。
《國語辭典》:神人  拼音:shén rén
1.神仙。泛指修鍊得道的人?!肚f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埂度龂萘x》第七八回:「此樹已數(shù)百年矣,常有神人居其上,恐未可伐。」
2.神與人。如:「歹徒殘暴的惡行,神人共憤?!埂度龂萘x》第二六回:「羽但懷異心,神人共戮。披肝瀝膽,筆楮難窮。」《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八九回:「少奶奶卻依著正大道理做事,不依從他,這個(gè)自是神人共敬的?!?br />3.儀表非凡的人。《南史。卷三。宋本紀(jì)。順帝》:「帝姿貌端華,眉目如畫,見者以為神人?!?/div>
《漢語大詞典》:煙蘿(煙蘿)
亦作“煙蘿”。
(1).草樹茂密,煙聚蘿纏,謂之“煙蘿”。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更説 謝公 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 南唐 李煜 《破陣子》詞:“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璚枝作煙蘿,幾曾識(shí)干戈!” 明 陳所聞 《駐馬聽·泛西湖》曲:“指點(diǎn)著六橋柳浪,三 竺 云巒, 石屋 煙蘿?!?清 周準(zhǔn) 《發(fā)朱砂庵經(jīng)觀音巖登石人峰》詩:“俯身入煙蘿,欲詣仙人宅?!?br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處。 唐 裴铏 《傳奇·文簫》:“一斑與兩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數(shù)今逃盡,煙蘿得再還?!?周楞伽 輯注:“煙蘿,道家稱隱居修真的地方?!?宋 蘇舜欽 《離京后作》詩:“脫身離網(wǎng)罟,含笑入煙蘿?!?明 屠隆 《綵毫記·別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鎖,惆悵別煙蘿?!?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無處著煙蘿?!?/div>
《漢語大詞典》:修真
道教謂學(xué)道修行為修真。 唐玄宗 《送道士薛季昌還山》詩:“洞府修真客, 衡陽 念舊居?!?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畫人物必分貴賤氣貌、朝代衣冠。釋門有善功方便之顏,道像具修真度世之范?!?span id="7oz2mrz"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其次者修真煉性,吐故納新,筑坎離以延年,煮鉛汞以濟(jì)物?!?/div>
《漢語大詞典》:靈寶(靈寶)
(1).指寶精養(yǎng)神的道教修真之法。漢武帝內(nèi)傳:“行益易者,謂常思靈寶也。靈者,神也;寶者,精也。”
(2).經(jīng)壇。《剪燈馀話·秋夕訪琵琶亭記》:“于 虎丘 靜處建壇,請(qǐng)道士 鶴林 周玄初 設(shè)靈寶鍊度三晝夜?!?br />(3).香炷名。 元 吳昌齡《張?zhí)鞄煛?/span>第三折:“妙洞真香,靈寶惠香,朝三界香?!?br />(4).寶刀名。《太平御覽》卷三四六引《典論》:“ 魏 太子 丕 造百辟寶刀三,其一長四尺三寸六分,重三斤六兩,文似靈龜,名曰靈寶?!?br />(5).寶劍名。 晉 張協(xié) 《七命》:“若其靈寶,則舒辟無方,為奇鋒異模?!?br />(6).珍寶。 明 吳承恩 《壽熙臺(tái)潘公八袠序》:“絶巘之松,霜霰凌之,不為棟梁,必孕靈寶。”
(7).道教經(jīng)名。即《靈寶經(jīng)》。云笈七籤卷三:“ 燧人氏 得斯經(jīng)造火,變生為熟,乃《靈寶》之功也?!?清 顧之珽 《以羅浮竹葉符贈(zèng)厲樊榭》詩:“ 稚川 載《登涉》,引據(jù)按《靈寶》。”
《漢語大詞典》:靈真(靈真)
道教指修真得道。漢武帝內(nèi)傳:“又欲令悠悠者,知天地間有此靈真之事,足以卻不信之狂夫耳!” 唐 韋應(yīng)物 《學(xué)仙》詩之一:“昔有道士求神仙,靈真下試心確然。”云笈七籤卷七九:“滌蕩穢俗,許以更始,修心慎違,希企靈真?!?/div>
《漢語大詞典》:存想
(1).想象;想念。 漢 王充 論衡·訂鬼:“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 韓壽 美姿容, 賈充 辟以為掾, 充 每聚會(huì), 賈 女於青璅中看見 壽 ,説之,恒懷存想,發(fā)於吟詠?!?唐 杜甫 《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存想青龍秘,騎行白鹿馴?!?br />(2).思忖、思量。《水滸傳》第二八回:“ 武松 看在眼里,暫回房里來坐地了,自存想?!?span id="r1yi2uo"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間,只見遠(yuǎn)遠(yuǎn)的一個(gè)夯漢,挑了一擔(dān)食盒來?!?br />(3).道家謂修真須漸進(jìn),一曰齋戒,二曰安處,三曰存想,四曰坐忘,五曰神解。凝心反省,謂之“存想”。見 唐 司馬承禎 天隱子·漸門
《漢語大詞典》:真客
指修真得道的人。 前蜀 杜光庭 《題鶴鳴山》詩:“五氣云龍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人間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劍佩輕?!?/div>
《漢語大詞典》:真叟
道家稱修真得道的老人。 唐 孟郊 《懷南岳隱士》詩:“千峯映碧 湘 ,真叟此中藏,飯不煑石喫,眉應(yīng)似髮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