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5詞典 2分類詞匯 43
《國語辭典》:師長(師長)  拼音:shī zhǎng
1.眾官之長。《書經(jīng)。盤庚下》:「邦伯師長,百執(zhí)事之人,尚皆隱哉!」《舊唐書。卷一四○。盧群傳》:「但得百僚師長肝膽,不用三軍羅綺金銀?!?br />2.對老師的尊稱?!吨芏Y。地官。師氏》:「三曰順行,以事師長。」《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xiāng)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br />3.現(xiàn)行軍制,統(tǒng)率陸軍一師的軍官稱為「師長」。
《國語辭典》:師父(師父)  拼音:shī fu
1.老師的通稱?!端疂G傳》第七三回:「師父可救弟子則個!」《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郭孝子把這刀和拳細細指教他,他就拜了郭孝子做師父?!?br />2.對僧尼、道士的敬稱?!镀窖齻鳌返谝蝗兀骸咐仙碛芯渌椒吭拑?,叫兩位師父權(quán)且閃開!」《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柳翠被月明師父連喝三遍,再不敢開言,慌忙起身?!?br />3.稱有專門技藝的人。如:「木匠師父」、「拳術(shù)師父」?!度辶滞馐贰返诙寤兀骸高@是五十兩定銀,鮑師父,你且收了,其馀的,領(lǐng)班子過去再付。」
《漢語大詞典》:出家兒(出家兒)
出家人。 前蜀 貫休 《秋居寄王相公》詩之三:“直須窮到底,始是出家兒?!?五代 修睦 《題田道者院》詩:“入門空寂寂,真箇出家兒。” 明 李贄 《復(fù)鄧石陽書》:“如今之所謂出家兒者,祗知有持鉢餬口事耳?!?/div>
分類:出家人
《漢語大詞典》:道僧
出家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二:“時有獃道僧者,狀不慧而巧發(fā)奇中。甲寅春,召見 重華 ,道僧曰:‘今日六月也,好大雪?!?/div>
分類:出家人
《國語辭典》:癡那  拼音:chī nà
出家人自稱?!洞筇迫厝〗?jīng)詩話下》:「家中有一鈷?,可令癡那入內(nèi)坐上,將三十斤鐵蓋蓋定,下面燒起猛火燒煮,豈愁不死?」也作「癡衲」。
《漢語大詞典》:云山(雲(yún)山)
(1).云和山。 南朝 梁 吳均 《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詩:“云山離晻曖,花霧共依霏?!?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云起 太華山 ,云山共明滅?!?宋 蘇舜欽 《無錫惠山寺》詩:“云山相照翠會合,殿閣對起涼參差。”
(2).高聳入云之山。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萬里兮歸路遐,疾風(fēng)千里兮揚塵沙?!?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詩:“西塞云山遠,東風(fēng)道路長。”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又得數(shù)詩……又一首曰:‘咫尺樓窗夜見燈,云山似阻幾千層?!?br />(3).遠離塵世的地方。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 南朝 梁 江淹 《蕭被侍中敦勸表》:“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許由 ?!?胡之驥 注:“ 阮嗣宗 《勸晉王牋》曰:‘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唐 元稹 《修龜山魚池示眾僧》詩:“云山莫厭看經(jīng)坐,便是浮生得道時?!?元 劉因 《贈狂道士》詩:“得意云山是處過,逢人對酒即高歌。”
《國語辭典》:居士  拼音:jū shì
1.稱隱居的人?!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齊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見之。」
2.佛教稱在家佛教徒?!毒S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上》:「以我等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fù)樂五欲樂也?!骨?。錢謙益 莆陽陳氏壽宴詩:「方床竺幾夾窗紗,人說毗耶居士家?!?/div>
《國語辭典》:俗人  拼音:sú rén
1.凡庸的人?!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高@正是他風(fēng)流文雅處,俗人怎么得知?」《紅樓夢》第四五回:「我又不作詩作文,只不過作個俗人罷了!」也稱為「俗夫」。
2.未出家的人。相對于僧人而言。《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況且清凈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來蹧蹋?」
《漢語大詞典》:三宿
(1).進爵三次。書·顧命:“王三宿,三祭,三咤?!?孔 傳:“禮成於三,故酌者實三爵於王,王三進爵,三祭酒。三奠爵?!?孔穎達 疏:“三宿,謂三進爵,從立處三進至神所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陳書·沈文阿傳》:“三宿三咤,上宗曰饗,斯蓋祭儐受福,寧謂賀酒邪!”
(2).猶言三日;三夜。謂時間較久。孟子·公孫丑下:“三宿而后出 晝 ,是何濡滯也?” 趙岐 注:“留於 晝 三日,怪其淹久?!?唐 白居易 《答微之詠懷見寄》詩:“分袂二年勞夢寐,并牀三宿話平生?!狈鸾逃谐黾胰瞬蝗奚O?,以免妄生依戀之說,見《四十二章經(jīng)》。《后漢書·襄楷傳》:“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李賢 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經(jīng)三宿便即移去,示無愛戀之心也?!眳⒁姟?三宿戀 ”。
《漢語大詞典》:三宿戀(三宿戀)
佛教語。《后漢書·襄楷傳》:“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李賢 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經(jīng)三宿便即移去,示無愛戀之心也?!焙笠蛞浴叭迲佟敝笇κ浪椎膼蹜僦?。 宋 蘇軾 《別黃州》詩:“桑下豈無三宿戀,樽前聊與一身歸?!?金 元好問 《望崧少》詩之一:“結(jié)習(xí)尚餘三宿戀,殘年多負(fù)半生閑?!?清 姚鼐 《答孫補山中丞見懷》詩之二:“我欲更除三宿戀,就公新治乞《壇經(jīng)》?!?/div>
《國語辭典》:云游(雲(yún)游)  拼音:yún yóu
行蹤無定,任意遨游。多指僧、道、尼等的游歷。《三國演義》第二七回:「貧僧此處難容,收拾衣缽,亦往他處云游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四:「庵里有五個后生尼姑,其中只有一個出色的,姓王,乃是云游來的,又美麗,又風(fēng)月。」也作「云游」。
《國語辭典》:云游(雲(yún)遊)  拼音:yún yóu
行跡無定,任意遨游。多指僧、道、尼等的游歷。唐。李公佐《謝小娥傳》:「后數(shù)日,告我歸牛頭山,扁舟汎淮,云游南國,不復(fù)再遇?!埂独蠚堄斡洝返诙鸹兀骸嘎犝f先生同青龍子長相往來,近來知道他云游何處嗎?」也作「云游」。
《漢語大詞典》:云客(雲(yún)客)
云游四方的人。指隱者或出家人。宋書·謝靈運傳:“作《山居賦》并自注,以言其事。曰:‘……顧情交之永絶,覬云客之暫如?!?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沮水:“ 盛弘之 云:……是以林徒棲託,云客宅心,泉側(cè)多結(jié)道士精廬焉?!?/div>
《漢語大詞典》:云屋(雲(yún)屋)
(1).高樓。 北周 庾信 《終南山義谷銘》序:“青牛文梓,白鶴貞松,運以置宮,崇斯云屋?!?宋 周邦彥 《迎春樂》詞:“清池小圃開云屋。結(jié)春伴、往來熟?!?br />(2).指 漢成帝 時的 三云殿 。
(3).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 唐 皮日休 《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詩之一:“鶴雛入夜歸云屋,乳管逢春落石牀?!?宋 梅堯臣 《送馬行之都官》詩:“ 錢塘湖 上尋云屋, 巾子峯 前種槿籬?!?宋 陸游 《游學(xué)射山遇景道人》詩:“客來不知處,雞犬望云屋。”
《國語辭典》:老爺(老爺)  拼音:lǎo ye
1.舊時對于官紳的敬稱?!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四:「知府道:『你的冤已雪了?!焕钍系溃骸憾嘀x老爺天恩!』」《負(fù)曝閑談》第三回:「我們當(dāng)老爺?shù)亩甲隽速\,那些平頭百姓,不一個個都該做強盜么?」
2.仆人對主人的敬稱?!都t樓夢》第九三回:「小的本不敢說,我們老爺只是太好了,一味真心待人,反倒招出事來?!?br />3.妻子對丈夫的敬稱?!都t樓夢》第三三回:「老爺雖然應(yīng)當(dāng)管教兒子,也要看夫妻分上?!?br />4.外祖父的俗稱。
5.對科舉時代舉人的尊稱??婆e時代對秀才稱相公,對舉人稱老爺?!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阜哆M三兩步走進屋里來,見中間報帖已經(jīng)升掛起來,上寫道:『捷報貴府老爺范諱進高中廣東鄉(xiāng)試第七名亞元。京報連登黃甲?!弧?/div>
《漢語大詞典》:小師(小師)
(1).周禮樂官名。周禮·春官·序官:“大師,下大夫二人;小師,上士四人?!?鄭玄 注:“凡樂之歌,必使瞽矇者為焉。命其賢知者以為大師、小師。”周禮·春官·小師:“小師,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br />(2). 周 代指王不自出之師。周禮·秋官·小司寇:“小師涖戮?!?鄭玄 注:“小師,王不自出之師?!?br />(3).古代帝王為貴族顯宦子弟開辦的低級學(xué)校的教師。尚書大傳卷四:“小師,取小學(xué)之賢者登之?!?br />(4).受戒未滿十夏之僧侶。釋氏要覽·師資小師:“受戒十夏以前,西天皆稱小師。”古今小說·簡帖僧巧騙皇甫妻:“我這本師,卻是 墦臺寺 里監(jiān)院,手頭有百十錢,剃度這廝做小師?!?br />(5).為僧人的謙稱。太平廣記卷一六○引 唐 無名氏《異聞錄·秀師言記》:“﹝ 神秀 ﹞師曰:……死后乞九郎作窣堵坡於此,為小師藏骸之所?!?br />(6).為對年輕出家人的稱呼。 宋 王讜 唐語林·棲逸:“﹝ 南岳 道士﹞ 良逸 母為 喜王寺 尼,寺中皆呼 良逸 為小師?!?/div>
《漢語大詞典》:凈人
指在寺院擔(dān)負(fù)勤雜勞務(wù)的非出家人員。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釋智順:“嘗有夜盜 順 者,浄人追而擒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羯若鞫闍國:“佛像嚴(yán)麗,僧徒肅穆,役使浄人數(shù)千餘戶。”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余力不能自為,每求僧或浄人中一二成余志,未能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