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兇軌(兇軌)
謂兇惡的叛亂者。 北魏 高允 《北伐頌》:“世襲兇軌,背忠食言。招亡聚盜,丑類實繁?!?/div>
分類:兇惡叛亂
《漢語大詞典》:逆眚
指叛亂造成的災難。 明 吾丘瑞 《運甓記·發(fā)兵助溫》:“萬乘鑾輿蒙逆眚,諸藩義旅齊盟。”
《漢語大詞典》:張睢陽齒(張睢陽齒)
安祿山 叛亂時, 唐 睢陽 守 張巡 誓死守城,每戰(zhàn)大呼,眥裂血流,齒牙皆碎。及城陷,賊將 尹子奇 謂 巡 曰:“聞君每戰(zhàn)眥裂,嚼齒皆碎,何至此耶?” 巡 曰:“吾欲氣吞逆賊,但力不遂耳!” 子奇 以大刀剔 巡 口,視其齒,存者不過三數(shù)。見《舊唐書·張巡傳》。后因以為忠義的典型。 宋 文天祥 《正氣歌》:“為 張睢陽 齒,為 顏常山 舌?!?/div>
《國語辭典》:七國之亂(七國之亂)  拼音:qī guó zhī luàn
漢景帝時,因削藩而引起的叛亂。參加者計有吳王濞、楚王戊、膠西王卬、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等七國,后為周亞夫所平。
《國語辭典》:子路結纓(子路結纓)  拼音:zǐ lù jié yīng
子路任衛(wèi)國大夫孔悝的家宰時,孔悝叛亂,子路不從而遭人攻擊,帽帶被碰斷。子路認為君子至死應始終戴著帽子,遂綁好帽帶赴死。見《左傳。哀公十五年》。后遂以子路結纓指烈士慷慨就義。
《國語辭典》:戒嚴法(戒嚴法)  拼音:jiè yán fǎ
有關國家遇到戰(zhàn)爭或叛亂時,總統(tǒng)得經(jīng)行政院會議決議,立法院通過或追認,對于全國或某一地區(qū)實施戒嚴,規(guī)定宣告戒嚴之程序、時間、地域以及軍事最高司令官權責等之法律。
《漢語大詞典》:蜂攘
舊時比喻叛亂。 明 夏完淳 《大哀賦》:“ 秦 晉 蜂攘, 豫 楚 蟻營。”
分類:叛亂
《漢語大詞典》:反具
叛亂所用的物品。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吏因捕太子、王后,圍王宮,盡求捕王所與謀反賓客在國中者,索得反具以聞?!?/div>
分類:叛亂物品
《國語辭典》:犯上作亂(犯上作亂)  拼音:fàn shàng zuò luàn
對抗朝廷,冒犯尊長。明??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某觯骸改屈S得功一介武夫,還知報效,俺們倒肯犯上作亂不成。」
《國語辭典》:潢池弄兵  拼音:huáng chí nòng bīng
比喻人不自量力而發(fā)動兵亂。參見「弄兵潢池」條。清?;搓幇僖痪邮俊秹靥熹?。卷中》:「小丑跳梁,潢池弄兵,原屬常有之事,然要皆疆臣有以通迫之。」
《國語辭典》:怪力亂神(怪力亂神)  拼音:guài lì luàn shén
怪異、暴力、悖亂、神鬼等違背情理的事?!墩撜Z。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埂稌x書。卷九五。藝術傳。贊曰》:「怪力亂神,詭時惑世,崇尚弗已,必致流弊?!?/div>
《漢語大詞典》:唱叛
發(fā)動叛亂。 宋 曾鞏 《說勢》:“故一夫唱叛而 秦 滅矣,非郡縣罪也?!?/div>
《國語辭典》:安史之亂(安史之亂)  拼音:ān shǐ zhī luàn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于范陽起兵造反,陷兩京,玄宗逃往四川。祿山死,子慶緒繼之;慶緒死,史思明繼之;思明死,子朝義繼之,至代宗廣德元年,其亂始被郭子儀、李光弼等敉平,歷時九年,史稱為「安史之亂」。也作「天寶之亂」。
《漢語大詞典》:逆芽
叛亂的征兆。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左都御使 拉布敦 覺其逆芽,欲先發(fā)而左右無一兵?!?/div>
分類:叛亂征兆
《漢語大詞典》:巨舋
大叛亂。南齊書·始安王遙光傳:“遂乃稱兵內(nèi)犯,竊發(fā)京畿,自古巨舋,莫斯為甚。”
分類: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