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人,高祖姬。高祖樂楚聲,姬為作《房中祠樂》?;莸蹠r,更名為《安世樂》?!?a target='_blank'>漢書·禮樂志》改題為《安世房中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球。唐末蜀人,世稱唐隱居。好吟詩,有所得,即將稿捻為丸,投入瓢中。后臥病,投瓢于江。瓢至新渠,有識之者檢得,十才二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一作唐球,成都(今屬四川)人。性曠逸,隱于味江山。每騎青牛入市,至暮醺酣而歸。世稱味江山人、唐山人、唐隱居。昭宗時,王建帥蜀,召為參謀,辭不就。好吟詠,每有所得,即將稿捻為丸投大瓢中,數(shù)日后方補足成詩。后臥病,投瓢于錦江,望而祝曰:“茲文茍不沉沒,得之者方知吾苦心耳?!焙笃盀槿怂?,詩遂流傳。事跡散見《詩話總龜》卷四六、《竹莊詩話》卷二一、《唐詩紀事》卷五〇、《唐才子傳》卷一〇。其詩多為隱逸題詠酬贈之作,孫光憲稱其“詩思游歷不出二百里”(《唐詩紀事》卷五〇引《北夢瑣言》)。而楊慎稱其《送友人歸邛州》詩云:“此詩為集中第一”(《升庵詩話》卷八)。亦工寫景。《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唐求集》1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
唐詩匯評
唐求,生卒年不詳,一作唐球,成都(今屬四川)人。性疏放曠逸,不樂仕進,居灌縣味江山,人稱唐隱居。王建為蜀帥,召為參謀,不就。好吟詩,每詩成,即捻稿成丸納大瓢中。后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茍不沉沒,得者方知吾苦心爾?!庇小短魄蠹芬痪??!?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作品評論

《茅亭客語》
唐末蜀州青城縣味江山人唐求,至性純愨,篤好雅道,放曠疏逸,幾乎方外之士也。每入市,騎一青牛,至暮醺酣而歸。非其類,不與之交?;蛞髟佊兴茫瑒t將稿捻成為丸,內(nèi)于大瓢中。二十馀年,莫知其數(shù),亦不復吟詠。其贈送寄別人之詩,布于人口。暮年因臥病,索瓢致予江中,曰:“斯文茍不沉沒于水,后之人得,方知我苦心爾?!逼列虑冢凶R者云:“唐山人詩瓢也?!碧降弥?,已遭漂潤損壞,十得其二三,凡三十馀篇,行于世。
韻語陽秋
鄭棨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唐求詩所游歷不出二百里,則所謂思者,豈尋常咫尺之間所能發(fā)哉!
唐詩紀事
球有詩名,如《臨池洗硯》云:“恰似有龍深處臥,被人驚起黑云生。”又有“漸寒沙上路,欲暖水邊樹”,亦佳句也。
唐才子傳
(求)酷耽吟調(diào),氣韻清新,每動奇趣,工而不僻,皆達者之詞。所行覽不出二百里間,無秋毫世慮之想。
《十三唐人詩?唐球詩呂潛序》
世稱唐山人詩瓢,第謂隱居獨善者流耳。以余觀其行事,固介然節(jié)義士也……蓋山人生唐末,不屈志權(quán)帥,亮節(jié)高風,可干霄漢。其之于詩,精靈炳朗,不□□□□,有如斯也。今讀其詩,僅三十馀首,蒼勁閑逸,猶可想見其人。
《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
(唐)隱居負性高古,詩冷峻,得賈生之骨。觀其不茍傳于后世,詩志可知矣。惜瓢中之詩,大半為屈正則所收,流傳人間者,如食罕味,忽忽欲盡耳。特附賈氏升堂之后,以褒其志。
《東目館詩見》
唐求字字著意,棱露不凡。
韓如愈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4 【介紹】: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唐山。崇禎四年進士。歷兵科給事中。為人正直。嘗彈劾都給事中曾應(yīng)璘?;蛞詾樯T不應(yīng)劾都諫,如愈以“不敢恤僚誼欺明主”對。后劾總兵劉澤清不法,澤清遣兵劫殺之。
維基
韓如愈(?—1644年),號退如,原籍南直隸徽州府黟縣(今安徽省黟縣),揚州府興化縣人,明朝官員、同進士出身。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聯(lián)捷辛未科進士,戶部觀政,五年授安化縣知縣,六年任鄉(xiāng)試同考官,十二年起補山西榆次縣知縣,后官至兵科給事中,劾罷都給事曾應(yīng)遴,又劾大將賀人龍臨陣逃跑,后劾罷江西巡撫張鳳翮。晉兵科右給事中,崇禎十七年三月,奉命督江浙軍餉南下,駐守山東的總兵劉澤清因韓如愈曾經(jīng)彈劾他,將他殺死在東昌戴家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山補,號萍鄉(xiāng)。工詩書,善畫山水,尤擅寫蘭竹。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六
釋萬清,字侶石,晚號山夫。姓唐氏,楚人也。將誕,母夢老僧戴笠執(zhí)杖入其室,明發(fā)生兒。髫年聞持《大悲咒》者,數(shù)過即成誦。比從塾師學,輒慧根潛發(fā)。嘗從菩提靈砠乞開示,歸而研于私室?;枰刮W?,倦則面墻。年二十求出家,投洪福寺禮應(yīng)知薙染,授以《楞嚴》讀之,至波斯匿王章觀河驗見處有省,尋詣寶華定庵圓具,既而曰:“持犯束身而已,心地發(fā)明,非大匠曷由啟迪?!彼炷舷聟⒋T揆志于靈隱,謁天岳晝于天童,叩湘翁法于顯圣,皆有引入。庚午秋仲歸洪福,應(yīng)知舉趙州無字?勘之,清應(yīng)聲頌云:“趙州一無字,古今難辨別??v使能辨別,稱錘是生鐵?!庇峙e“古宿云:者一片田地分付來多少時,我立地代汝購去,汝作么生。”清復頌云:“大業(yè)不因謀,乾坤鐵篴秋。卻妨有欺作,無意割鴻溝。”應(yīng)知但瞑目危坐無言,蓋心肯之,遂付衣拂。應(yīng)知寂后,眾請繼席。有廢必興,頓改舊觀。因閱天臺止觀,誓行般舟三昧,凡九十日。至庚辰冬,復閉處一室,倏焉三載,偶乘昏倦,就榻假寐,遽躍然擲其衾褥于外,曰:“古人秉睿哲之資尚脅不至席,矧在椎魯,若不倍進道業(yè),何日而辨?”人皆嘆服。乙酉春,圣祖南幸,清迓侯漕河,奏對明敏,御書“誕登寺”額賜之。辛酉,永寧虛席,勉徇眾請住院,三載即辭退。丙申,沐陽官耆延之清涼禪院,結(jié)制弘戒,法會之盛一時稱最,仍返誕登。丁酉嘉平朔,復閉戶獨居,專修凈土,有終焉之志。己亥歲大歉,僧眾絕糧,以頭碎扉,強而出之,是歲梢 稔,因竭馀財,建大雄殿及藏樓、禪堂、方丈、廚院,次弟落成,更置西莊土田二千馀畝。雍正庚戌,傳席門人,掩關(guān)幽室,精進凈修。癸丑冬,世宗崇獎佛旨,召赴闕下,與論洞宗,應(yīng)語響捷。次日復詢之曰:“《傳燈錄》所說汝宗,至太陽警元幾絕,得投子義青出而振之。今隆替若何?”清以被毀之故,據(jù)實奏之,為之駭異。乃諭之曰:“朕為汝重建投子,汝可中興其道,為開山祖乎?”尋賜紫衣、盂、杖,恩數(shù)優(yōu)渥,字而不名。明年奉命主靈谷。乾隆元年,投予廟告成,題曰“慈濟”。二百年久廢祖庭,一日興復出于一言,使洞鐙再朗,泉石增煇,非有夙因,曷由致此。明年夏初,殿脊倒,有聲若雷。又夢見“英端瑞首”四字,謂其徒曰:“吾勿起矣,吾老矣。安得英且瑞乎,開其端而創(chuàng)其首耳?后當有興者。”因書偈曰:“虛度七十三年,宛如云過大千。云既歸壑,太虛朗然。”浴馀,易衣坐化,時乾隆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移時頂熱如焚,壽七十三,臘五十三,塔于丈人峰下。清氣貌雄偉,廣顯豐頤。垂老,面如滿月,須發(fā)如銀,目炯炯有光,人見而敬之。五坐道場,皆有語錄。所著詩文、偈頌,或勸刻之。清曰:“佛祖教書,何止汗牛,今多置之,矧吾言乎,徒禍棗栗。”性好放生,所活尤眾。
唐山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唐山(?—1757年),號樂壺,福建莆田縣人,清朝官員。唐山為乾隆七年(1742年)壬戌科三甲進士,乾隆十八年,擔任泉州府教授。乾隆二十年(1755年)七月調(diào)任臺灣府儒學教授,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卒于任。
林纘 朝代:清末至現(xiàn)當代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林纘(1887~1956),字述三,號怪癡、怪星,又號蓬瀛一逸夫、唐山客、苓草。光緒十三年生(1887),少時就學于廈門玉屏書院,鄉(xiāng)人譽為神童,爾后因父親林修于臺北大稻埕設(shè)立國文研究塾,授徒講學,遂渡海來臺從父而學,父歿之后更繼父業(yè),改稱為礪心齋書房。平生喜吟詠,大正四年(1915),與張純甫、李騰岳、歐劍窗等人創(chuàng)立「研社」,社址即在礪心齋書房,社員皆以「癡」為號,述三即「怪癡」;大正十年(1921)「研社」改為「星社」,社員亦以「星」為號,因改稱「怪星」,并參與編輯由社員出版之《臺灣詩報》。次年(1922),先生創(chuàng)設(shè)「天籟吟社」,其礪心齋書房之學員多入社,故屬于一師生型的詩社。1931年,有鑒于《三六九小報》、《詩報》古典文學刊物興起,遂與高弟吳紉秋創(chuàng)辦《藻香文藝》,因經(jīng)濟困難,后續(xù)難繼,于1932年宣告???935年,《風月》創(chuàng)刊,林述三出任副主筆兼會計部長,并有詩作及小說發(fā)表。戰(zhàn)后,曾任《臺灣詩壇》、《詩文之友》顧問。平生著作豐富,有《礪心齋詩集》、《礪心齋詩話》、《玉壺冰小說》等〖以上有關(guān)林述三之生平,主要參見陳驚癡前引文,文載《臺北文物》2:3,頁74-76。更詳細訊息,可參潘玉蘭〈天籟吟社研究〉(臺北:臺灣師范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國文在職專班夜間班),2005),頁117-121?!健V档靡活}的是,「天籟吟社」迄今仍然持續(xù)活動中,而其特殊吟調(diào),更為人所注意。(黃美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