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三因四緣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成實論以三因四緣為生心心所法。三因如前。四緣(參見:緣)
四緣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舊譯曰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新譯曰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一因緣,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也。如眼根對于色塵時,識即隨生,馀根亦然,是名因緣。二次第緣,謂心心所法,次第無間,相續(xù)而起,名次第緣。三緣緣,謂心心所法,由托緣而生還,是自心之所緣慮,名為緣緣。四增上緣,謂六根能照境發(fā)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障礙,名增上緣。見大明法數(shù)一五。又見于智度論,唯識論,大乘義章等。
【佛學常見辭匯】
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因緣是種子與現(xiàn)行,相薰習義,為生果的原因;等無間緣是前念與后念,必須次第相續(xù)而起,體用齊等,而無間斷;所緣緣之上緣字是攀緣之義,心識為能緣,境界為所緣,心心所法,仗境方生,即見相二分,俱起為緣;增上緣是謂于此法,增強其力用,使其得生。在這四緣中,色法的生起但須因緣及增上緣,心法的生起,則須四緣具足。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四緣者: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是也。
一、因緣 親辨自體生自果為因,以因為緣。
二、等無間緣 心心所法,次第無間,相續(xù)而起。
三、所緣緣 心心所法,由托緣而生,還是自心之所緣慮。
四、增上緣 六根能照境發(fā)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障礙。
【三藏法數(shù)】
(出大智度論)
〔一、因緣〕,謂六根為因,六塵為緣也。如眼根對于色塵時,識即隨生;馀根亦然,是名因緣。(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次第緣〕,謂心、心所法,次第無間,相續(xù)而起,名次第緣。(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也。此心王心所對于諸塵念念不停,是名次第相續(xù)也。)
〔三、緣緣〕,謂心、心所法由托緣而生,還是自心之所緣慮,名為緣緣。(托緣者,謂依托色聲香味觸法之緣也。)
〔四、增上緣〕,謂六根能照境發(fā)識,有增上力用,諸法生時,不生障礙,名增上緣。(諸法生者,謂根塵相對,則有一念心起,名諸法生。不生障礙者,根塵相對之時,隨對隨起,悉無所障也。)
【三藏法數(shù)】
謂善見山,樹提山,二山中間,有水,廣一萬二千由旬,其水生諸雜華,互相照觸,日光為之生冷。
因等四緣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有為諸法,從因緣生。如幻假有,謂色法及諸種子,依二緣生。心法依四緣生。所謂四緣者: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也。
一、因緣 謂有為法親辨自果,此體有二:一種子,二現(xiàn)行。
一、種子 謂本識中善染無記,諸界地有漏無漏、色非色、報非報等功能差別,能引次后自類功能,及起同時自類果,此唯望彼。是因緣性。
二、現(xiàn)行 謂七轉(zhuǎn)識,及彼相應(yīng),所變相見性界地等。除佛果善,極劣無記,馀薰本識。生自類種,此唯望彼,是因緣性。
二、等無間緣 謂八現(xiàn)識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類無間等而開導,令彼生定。心所與心,雖恒俱轉(zhuǎn),而相應(yīng)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設(shè)離別殊異,故得互作等無間緣。心與心所,如何似一?同一所緣,同一所依,同一時轉(zhuǎn),同一性攝,是故似一也。
三、所緣緣 謂若有法,是帶已相。心或相應(yīng),所慮所托,此體有二:一親二疏。
一、親 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nèi)所慮托,應(yīng)知彼是親所緣緣。
二、疏 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zhì)能起內(nèi)所慮托,應(yīng)知彼是疏所緣緣。
四、增上緣 謂若有法,有勝勢用,能于馀法,或順或違。雖前三緣,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馀。有為無為,皆有不障之力,謂之勝勢用。與違順法,能得為緣,謂之或順或違。如何與違法得為緣?如夫霜雪,與違青之黃葉為增上緣,非前滅法,此順違用。于四處轉(zhuǎn),生住成得,四事別故。
四緣發(fā)菩提心
【三藏法數(shù)】
(出地持經(jīng))
〔一、見聞為增上緣〕,增上即增進之義。謂世間之人,或見或聞諸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之事,既見聞已,即發(fā)是念,是佛菩薩功行具足,能為如是諸變化事;以此見聞,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fā)菩提心。(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聞法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見聞諸佛菩薩神通變化,但聞?wù)f法,贊嘆菩提及大乘法。彼人聞已,則歡喜信樂,以此聞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fā)菩提心。
〔三、護法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聞法,或見法欲滅之相,遂作是念:無量眾生,造諸惡業(yè),當遭大苦。我今修菩薩道,護持正法,為諸眾生滅無量苦。以此護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fā)菩提心。
〔四、發(fā)心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見法滅之相,但見惡世眾生,為煩惱所障,不能出離生死;遂作是念:于此惡世,尚不能發(fā)二乘之愿,況能志求無上菩提。我當發(fā)心,亦令他發(fā),以此發(fā)心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fā)菩提心。(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四緣──虹蜺四緣
【三藏法數(shù)】
(出法集經(jīng))
經(jīng)中因明菩薩善根業(yè)行因緣,而有勝妙果報不同,故立多種譬喻,此虹蜺為一也。謂諸菩薩,因于善根業(yè)行,而有香華、種種技樂音聲于虛空中,自然而作,以為供養(yǎng)。然彼業(yè)行因緣,雖不至于技樂音聲之中,而亦因彼善業(yè),而有種種勝妙供養(yǎng)果報也。譬如虛空雜色虹起,而因地水火風四大因緣而生,然四大雖不至于虹蜺之中,亦因四大而有種種色相顯現(xiàn),故說虹蜺四緣也。
〔一、地大生黃〕,謂虹蜺體具眾色,其中黃色,乃假地大而能映現(xiàn)。蓋土之色性本黃,虹必依地而起,故云地大生黃也。
〔二、水大生青〕,謂虹蜺體具眾色,其中青色,乃假水大照映而起。蓋水之色性本青,虹必因雨而有,故云水大生青也。
〔三、火大生赤〕,謂虹蜺體具眾色,其中赤色,乃因火大而能顯發(fā)。蓋火之色性本赤,虹必因日照而現(xiàn),故云火大生赤也。
〔四、風大生輪〕,謂虹蜺隨處現(xiàn)起,初無實體,因假風大之力所持,而體如輪暈之相。蓋風之體性本能運動,故云風大生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