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9詞典 2分類詞匯 127
《漢語大詞典》:托想(託想)
寄托意想。 南朝 梁 沈約 《〈佛記〉序》:“或憑人以言,託想成夢,尤難信曉,一無所録?!?唐 彥琮 《福田論》:“託想追於舊蹤,傾心翫於遺法。”
《漢語大詞典》:寄象
(1).古時(shí)指能通傳南方與東方語言的翻譯官。后泛指翻譯。禮記·王制:“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dá)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孔穎達(dá) 疏:“‘達(dá)其志,通其欲’者,謂帝王立此傳語之人,曉達(dá)五方之志,通達(dá)五方之欲,使相領(lǐng)解。其通傳東方之語官謂之曰寄,言傳寄外內(nèi)言語;通傳南方語官謂之曰象者,言放象外內(nèi)之言。” 明 歸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圣法道,道法天,君子之道。所以考三王而不謬,建天地而不悖,質(zhì)鬼神而無疑,俟后圣而不惑者此也。不然……以相諭則不得其志,亦寄象鞮譯之音而已,何重于王者之文!” 章炳麟 《程師》:“學(xué)之成驗(yàn),定於校試,校試固不能無偏重輕。藉令試之殿廷,然諸校録者復(fù)多白徒,稍上非寄象之材,則目録之士耳!”
(2).寄托物象。 南朝 宋 鄭道子 《神不滅論》:“悟夫理精於形,神妙於理;寄象傳心,粗舉其證,庶鑒諸將悟,遂有功於滯惑焉?!?/div>
《漢語大詞典》:托蹤
見"托蹤"。
《國語辭典》:游仙詩(游仙詩)  拼音:yóu xiān shī
舊時(shí)借描述仙境以寄托個人懷抱或象徵人世際遇的詩歌。晉代何劭、郭璞皆有〈游仙〉詩。
《漢語大詞典》:寓思
寄托的情思。 前蜀 韋莊 《春愁》詩:“寓思本多傷,逢春恨更長?!?/div>
分類:寄托情思
《漢語大詞典》:寄孥
寄托妻子和兒女。國語·鄭語:“君若以 周 難之故,寄孥與賄焉,不敢不許。” 韋昭 注:“妻子曰孥?!?南朝 梁 沈約 《郊居賦》:“乍容身於 白社 ,亦寄孥於 伯通 ?!?/div>
《國語辭典》:寄望  拼音:jì wàng
寄托期望。如:「待她好是應(yīng)該的,我從不寄望有任何回報(bào)?!埂高@家百貨業(yè)者寄望周年慶的人潮能挽救公司業(yè)績?!?/div>
分類:寄托期望
《漢語大詞典》:托音
寄托音信。 三國 魏 曹植 《愍志賦》:“竊托音於往昔,迄來春之不從。思同游而無路,情壅塞而靡通?!?/div>
分類:寄托音信
《漢語大詞典》:托慕(託慕)
謂寄托仰慕、向往之情。 晉 潘岳 《西征賦》:“猶犬馬之戀主,竊託慕於闕庭?!?南朝 梁 沈約 《游沈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之南徐州刺史辭闕表》:“今便奉官外甸,卷跡 徐州 ,託慕宸嚴(yán)?!?/div>
《國語辭典》:幽門(幽門)  拼音:yōu mén
胃下端與十二指腸相通的部分,周圍有環(huán)狀的括約肌,可控制食物進(jìn)入腸的速度。
《國語辭典》:寄怨  拼音:jì yuàn
1.借他人之手以報(bào)己怨?!稇?zhàn)國策。齊策五》:「寄怨而誅不直,微用兵而寄于義,則亡天下可跼足而須也。」
2.借公事以泄私憤?!端问贰>砣甙?。綦崇禮傳》:「再入翰林凡五年,所撰詔命數(shù)百篇,文簡意明,不私美,不寄怨,深得代言之體?!?/div>
《漢語大詞典》:琴緒(琴緒)
琴聲所寄托的思緒。 南朝 宋 王僧達(dá) 《祭顏光祿文》:“流連酒德,嘯歌琴緒?!?/div>
《漢語大詞典》:托喻
1.亦作"托諭"。
2.謂借他物寄托要表明的意思。
《漢語大詞典》:托思
寄托思念。
《漢語大詞典》:榮寄(榮寄)
光榮的寄托。指重任。 唐 皎然 《贈李中丞洪》詩:“深沉閫外略,奕世當(dāng)榮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