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蠻氏(蠻氏)
(1).古國名。在今 河南省 臨汝縣 西南, 汝陽縣 東南。左傳·成公六年:“ 晉 伯宗 、 夏陽説 、 衛(wèi) 孫良夫 、 寧相 、 鄭 人、 伊雒之戎 、 陸渾 、 蠻氏 侵 宋 ,以其辭會也?!?span id="fcgq61e" class="book">《呂氏春秋·精諭》:“ 晉 果使祭事先,因令 楊子 將卒十二萬而隨之,涉於 棘津 ,襲 聊阮 、 梁 、 蠻氏 ,滅三國焉。”
(2).古代寓言中的小國名。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眳⒁姟?蠻觸 ”。
《國語辭典》:蠻觸(蠻觸)  拼音:mán chù
《莊子。則陽篇》中假設(shè)的兩小國。參見「蠻觸相爭」條。宋。蘇軾〈九日次定國韻〉詩:「不知蠻觸氏,自有兩國憂?!?/div>
分類:小事爭斗
《漢語大詞典》:瑣里(瑣里)
古代 南洋群島 上的一個小國名。明史·外國傳六·瑣里:“ 瑣里 ,近 西洋瑣里 而差小?!?span id="xmf02oz" class="book">《續(xù)文獻通考·士貢二》:“ 正德 五年 呂宋 遣使偕 瑣里 諸國來貢?!?/div>
《漢語大詞典》:邾鄶(邾鄶)
春秋 兩小國名。亦以比喻成就不大的人。 清 趙翼 《長夏曝書有作》詩:“高函大帙充棟隆,多少精血藏此中……由來茲事非倖致, 邾 鄶 敢長 黃池 雄?”
《漢語大詞典》:觸民(觸民)
莊子寓言中的蝸角小國 觸國 的百姓。 唐 盧照鄰 《釋疾文·命曰》:“ 觸 民居蝸而爭地,龍伯釣鼇而訴天?!眳⒁姟?觸蠻 ”。
《國語辭典》:觸蠻(觸蠻)  拼音:chù mán
莊子則陽篇中所假設(shè)的兩個小國。比喻細微的地方。參見「蠻觸相爭」條。清。程先貞〈還山春事〉詩三○首之七:「觸蠻俄詫三軍勇,雉犢頻驚一注孤?!?/div>
《漢語大詞典》:旁朝
古謂小國朝見大國。與諸侯朝見天子的“正朝”相對。《公羊傳·僖公七年》“夏, 小邾婁 子來朝” 漢 何休 注:“時附從霸者朝天子,旁朝罷行進。” 徐彥 疏:“今朝 魯 而謂之旁朝者,正以諸侯之法,五年一朝天子,但是常事,故不書之;欲對朝王為正朝,故謂之旁朝?!?/div>
《漢語大詞典》:窮君(窮君)
謂受大國脅迫的小國君主。荀子·修身:“事亂君而通,不如事窮君而順焉?!?楊倞 注:“窮君,小國迫脅之君也?!?/div>
《國語辭典》:夜郎自大  拼音:yè láng zì dà
夜郎為漢代西南邊境的一個小國,其國王不知漢境的廣大,竟問漢使:「漢孰與我大?」典出《漢書。卷九五。西南夷傳》。后以夜郎自大比喻人不自量力,妄自尊大。
《國語辭典》:社稷之臣  拼音:shè jì zhī chén
本指春秋時代附庸于大國的小國。語本《論語。季氏》:「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后泛指擔當國家大任的官員?!抖Y記。檀弓下》:「有臣柳莊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元。李文蔚《蔣神靈應(yīng)》第二折:「若論此子,乃社稷之臣,棟梁之材,堪可掛印為帥?!?/div>
《國語辭典》:拉脫維亞(拉脫維亞)  拼音:lā tuō wéi yà
Latvia
國名。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位于歐洲北部。參見「拉脫維亞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立陶宛共和國(立陶宛共和國)  拼音:lì táo wǎn gòng hé guó
Lithuania Republic
國名。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西瀕波羅的海,北與拉脫維亞為界,東、南面則與俄羅斯為鄰,面積六萬五千二百平方公里,人口約三百七十二萬,其中約百分之八十為立陶宛人。首都為維爾紐斯(Vilnius)。人民多信仰羅馬天主教。于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遭前蘇聯(lián)并吞,為其附庸國之一。于西元一九九○年三月十一日宣布脫離前蘇聯(lián)獨立,并將國名更改為「立陶宛共和國」,但不為前蘇聯(lián)承認。于獨立同時,立陶宛國會并通過廢除共黨專政,建立多黨體制。一九九一年八月前蘇聯(lián)政變失敗后,始獲世界各國承認。二月十六日為國慶日。
《國語辭典》:拉脫維亞共和國(拉脫維亞共和國)  拼音:lā tuō wéi yà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Latvia
國名。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位于歐洲北部。西臨波羅的海,北鄰愛沙尼亞,東界俄羅斯聯(lián)邦,南接立陶宛,面積六萬四千五百八十九平方公里。人口約二百六十八萬。首都為里加(Riga)。人民信奉天主教,主要語言為拉脫維亞語。西元一九一八年成為獨立國家,一九四○年為蘇俄所并吞,成為蘇聯(lián)的附庸國之一。近年與立陶宛、愛沙尼亞共和國致力于獨立運動,至一九九一年八月蘇聯(lián)政變失敗,又宣告獨立。國慶日為十一月十八日。幣制為Euro。簡稱為「拉脫維亞」。
《國語辭典》:愛沙尼亞共和國(愛沙尼亞共和國)  拼音:ài shā ní yà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Estonia
國名。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位于歐洲北部,北瀕芬蘭灣,東界俄羅斯,南界拉脫維亞,西瀕波羅的海,面積四萬五千二百一十五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五十八萬。首都為塔林(Tallinn)。語言以愛沙尼亞語為主,信仰新教(Lutheran)。本為一獨立共和國,于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被前蘇聯(lián)并吞,成為其附庸國之一。西元一九九○年起,與其他二小國致力于脫離前蘇聯(lián)的獨立工作,并廢除共黨專政。但直至一九九一年八月才趁前蘇聯(lián)政變之際宣布獨立。幣制為Euro。簡稱為「愛沙尼亞」。
《國語辭典》:暴內(nèi)陵外(暴內(nèi)陵外)  拼音:bào nèi líng wài
對內(nèi)殘害百姓,對外欺凌弱小國家。《周禮。夏官。大司馬》:「賊賢害民則伐之,暴內(nèi)陵外則壇之?!?/div>
《國語辭典》:愛沙尼亞(愛沙尼亞)  拼音:ài shā ní yà
Estonia
國名。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位于歐洲北部。參見「愛沙尼亞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稱臣納貢(稱臣納貢)  拼音:chēng chén nà gòng
小國向大國臣服,定時進貢?!稏|周列國志》第一七回:「凡漢東小國,無不稱臣納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