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上自佛界下至地獄界之十界,皆為吾人一心之所作,故其體平等,無有差別。觀此平等之理謂之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佛學(xué)常見辭匯】
由佛界一直到地獄界的十種境界,都是吾人一心造出來的,所以其體性平等沒有差別。觀察這種平等的道理,叫做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入一切平等善根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十回向之第六位。(參見:回向)
回向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或作回向。回者回轉(zhuǎn)也,向者趣向也,回轉(zhuǎn)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謂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于他者,回向于眾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大乘義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雇撟⑾略唬骸富叵蛘撸丶汗Φ缕帐┍娚?,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怪褂^七曰:「眾生無善我以善施,施眾生已,正向菩提,如回聲入角,響聞則遠,回向為大利?!?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把自己所修的種種功德,全部貢獻出來,普遍到法界中去。
回向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回是回轉(zhuǎn),向是趣向,回轉(zhuǎn)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其他方面,叫做回向?;叵蚣s可分為三類,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
【三藏法數(shù)】
謂三業(yè)所修一切諸善,乃至懺悔、勸請種種功德,回施法界一切眾生,同證菩提,是名回向。(三業(yè)者,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三藏法數(shù)】
謂三業(yè)所修一切諸善,乃至懺悔、勸請、隨喜種種功德,回施法界一切眾生,同證菩提,是為回向。(三業(yè)者,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入佛平等戒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三種三昧耶之一,入佛三昧耶也。大疏九曰:「世尊前入法胎生三昧?xí)r,見一切眾生悉有菩提種等同諸佛故,說入佛三昧耶持明,以此持明得入佛平等戒,即是托圣胎義也?!?/div>
三平等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名三三昧。密教謂身口意三者互相攝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說法,亦不外說此宗要。大日經(jīng)一曰:「身語意平等句法門。」同疏一曰:「如此時中佛說何法?即是身語意三平等句法門,言如來種種三業(yè)皆至第一實際妙極之境。身等于語,語等于心,猶如大海遍一切處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故欠鹬芤病C夭赜浤┮灾s眾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攝一切諸法,一切色攝身,身即印契,見色也。一切聲攝口,語即真言,聞聲也。一切理攝心,心即本尊,表實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處,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見境皆遍一切處身,一切所聞音皆是陀羅尼,即是諸佛說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誨他之音,教誨前人。此身語之下理,攝自心,自心即實相,實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觀謂三平等?!姑夭赜涒n二以之約護摩之修法曰:「護摩大宗以三平等觀為至極。三平等者自身爐壇本尊,三種無二平等也。以壇總體觀自身,爐口即行者口也。以種種燒具獻自口供養(yǎng)自身本有佛燒除無始業(yè)障垢。又此自身爐壇即成毗盧遮那如來,從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眾生也?!勾擞腥N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語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攝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為已成未成一切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為自之三業(yè)與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記末曰:「問秘密藏以何為體宗用?答:以曼荼羅為體,以三三昧為宗,以方便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攝入,他三平等互相攝入。其三平等互相攝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經(jīng)疏九曰:「三等為三世等三因等三業(yè)道等(即三密)三乘等?!辜瓷砹x曰:「佛法僧是三,身語意又三,心佛及眾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故且嘁欢硕?。準于佛部蓮華部金剛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脫之三點,空假中之三諦,定智悲之三德,法報應(yīng)之三身,種種之三法,臺宗之三軌可知矣。此平等觀念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觀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三三昧,是密教所說身口意三業(yè)互相攝入平等不二的意思,亦即真言宗的宗要,大日如來平時說法,說的就是此宗要。此中共有三種的三平等,一是吾身即是印、吾言即是真言、吾心即是本尊,此三密彼此攝入平等;二是已成、未成、一切諸佛的三密平等;三是自己的三業(yè)與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
三平等地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謂譯空,無相無愿之三三摩地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即空、無相、無愿之三三摩地。
三平等戒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密教之略戒,為三昧耶戒之譯名。(參見:三昧耶戒)。大疏演奧鈔十三曰:「三業(yè)平等,是為此戒。三業(yè)平等者一心本源也,亦名自性本源戒。若住此處眾惡永息,故立戒稱也?!?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三昧耶戒的譯名。
三昧耶戒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授傳法灌頂以前所授之作法也。三昧耶有不違越之義,故于通戒,初上座,次驚覺鈴作法,歸命,運心懺悔,歸依,發(fā)心遮難,請師,羯磨及楊枝打,涂香,花鬘,燒香燈明,齒木,金剛線,金剛水是也。諸儀軌訣影一曰:「密教修行,先三摩耶戒,初門也。今修四度加行終,傳法灌頂之時,初受三摩耶戒者,末世也。何則?所謂三摩耶戒者,以三種之菩提心為戒也。住于根本三摩地之心,而非三平等則之心,則行法不成就故也。」
三平等觀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云三三昧觀。觀念三平等也。即入我我入觀。(參見:三平等)。又,行者正念誦之初,作入我我入之觀,謂之三平等觀。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三三昧觀,即觀念三平等。(參見:三平等)
三平等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名三三昧。密教謂身口意三者互相攝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說法,亦不外說此宗要。大日經(jīng)一曰:「身語意平等句法門?!雇枰辉唬骸溉绱藭r中佛說何法?即是身語意三平等句法門,言如來種種三業(yè)皆至第一實際妙極之境。身等于語,語等于心,猶如大海遍一切處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記末以之約眾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攝一切諸法,一切色攝身,身即印契,見色也。一切聲攝口,語即真言,聞聲也。一切理攝心,心即本尊,表實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處,是故行者??伤?。一切所見境皆遍一切處身,一切所聞音皆是陀羅尼,即是諸佛說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誨他之音,教誨前人。此身語之下理,攝自心,自心即實相,實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觀謂三平等?!姑夭赜涒n二以之約護摩之修法曰:「護摩大宗以三平等觀為至極。三平等者自身爐壇本尊,三種無二平等也。以壇總體觀自身,爐口即行者口也。以種種燒具獻自口供養(yǎng)自身本有佛燒除無始業(yè)障垢。又此自身爐壇即成毗盧遮那如來,從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眾生也?!勾擞腥N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語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攝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為已成未成一切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為自之三業(yè)與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記末曰:「問秘密藏以何為體宗用?答:以曼荼羅為體,以三三昧為宗,以方便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攝入,他三平等互相攝入。其三平等互相攝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苟降戎ú恢勾恕4笕战?jīng)疏九曰:「三等為三世等三因等三業(yè)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義曰:「佛法僧是三,身語意又三,心佛及眾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故且嘁欢硕?。準于佛部蓮華部金剛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脫之三點,空假中之三諦,定智悲之三德,法報應(yīng)之三身,種種之三法,臺宗之三軌可知矣。此平等觀念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觀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三三昧,是密教所說身口意三業(yè)互相攝入平等不二的意思,亦即真言宗的宗要,大日如來平時說法,說的就是此宗要。此中共有三種的三平等,一是吾身即是印、吾言即是真言、吾心即是本尊,此三密彼此攝入平等;二是已成、未成、一切諸佛的三密平等;三是自己的三業(yè)與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
三平等護摩壇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自身與本尊及護摩壇三位一體之護摩壇。
大愿平等方便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四種方便之一。
【三藏法數(shù)】
謂發(fā)廣大誓愿,盡未來際,化度一切眾生,皆令究竟入于涅槃,故名大愿平等方便。
五義平等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心王與心所相對,有彼此平等之義五種,故名相應(yīng)法。(參見:相應(yīng)法)
心平等根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數(shù)論二十五諦之一。與心根同。(參見:教論)
【三藏法數(shù)】
心乃肉團心,即意根也。謂之平等者,以此根能遍一切根境而生分別也。此亦五大所成,故云從五大生平等根。并前五知,五作業(yè),共為十一根也。
四義平等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謂心王與心所相應(yīng)之義,有時間平等,所依平等,所緣平等,體事平等之四義也。
四種平等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相非相平等,因果平等,我無我平等,人與所修法平等也。見楞伽經(jīng)。
【佛學(xué)常見辭匯】
相非相平等、因果平等、我無我平等、人與所修法平等。
平等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對于差別之稱。無高下淺深等之別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紀曰:「幸同泰寺,設(shè)平等會?!刮鍩魰唬骸柑炱降?,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載。日月平等,故四時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無諍?!?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沒有高下貴賤深淺等的差別。
【俗語佛源】
通常使用「平等」這個詞有兩種意義:一是平均,相等,相同。如《百喻經(jīng)·二子分財喻》:「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現(xiàn)所有物破作二分?!挂庵^分物平均。又如郭孝成《蒙古獨立記》:「民國成立,漢、滿、蒙、回、藏,一律平等?!挂鉃楦髅褡宓臋?quán)利是相同的。一是平常,一般。如清·李漁《意中緣·囑婢》:「你不知道那女子是個聰明絕頂?shù)娜耍伊纤麤Q不肯嫁個平等丈夫?!蛊鋵?,這個常用詞源于梵語upeksa,意譯為「舍」,意為舍去一切差別相。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在性體(即本質(zhì)、共相、空性、心真如性等)上是有任何差別的。在時間上,稱為「三世平等」。如《圓覺經(jīng)》卷上說:「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乖诳臻g上,稱為「大小平等」。如《華嚴經(jīng)》說:「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從佛性而言,眾生平等。如《涅槃經(jīng)·梵行品》說:「如來亦爾,于諸眾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則偏重,于放逸者佛則慈念。」不但眾生平等,而且怨親平等。如唐·顧況《從江西至彭蠡道中寄齊相公》詩云:「本師留度門,平等冤親同?!狗鸾讨赋觯B固不化的「我執(zhí)」和自以為是的「我見」實為造成不平等和紛爭的罪惡淵藪。學(xué)佛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把我見轉(zhuǎn)化為平等性智,達到人我平等,自他一體,從而興起慈悲救世的精神。(李明權(quán))
平等力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如來之尊稱。以其具平等度一切眾生之力用也。贊阿彌陀佛偈曰:「虛無之身無極體,是故頂禮平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