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探撮
摘取。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徹足用義:“論語一書, 孔 鄭 俱有注, 何晏 刪削探撮之,使無一義全者?!?/div>
分類:摘取
《漢語大詞典》:采拮(採拮)
摘取。 明 張居正 《恭頌母德》詩:“補苴感將士,採拮親蠶桑?!?/div>
分類:摘取
《漢語大詞典》:貼黃(貼黃)
(1). 唐 代詔敕用黃紙,凡有更改,仍用黃紙貼在上面,叫做“貼黃”。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三:“ 唐 制:降敕有所更改,以紙貼之,謂之貼黃。蓋敕書用黃紙,則貼者亦黃紙也?!?br />(2). 宋 代奏札意有未盡,摘要另書于后,叫做“貼黃”。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三:“今奏狀札子皆白紙,有意所未盡,揭其要處,以黃紙別書於后,乃謂之貼黃?!?宋 陸游 《代二府與夏國主書》:“貼黃:前件事宜,臣等雖已面陳,緣利害至大,陛下反覆省覽,故敢輒具此奏?!?br />(3). 明 清 時摘取奏疏中要點,黏附在奏疏后面,叫做“貼黃”。 清 顧炎武 日知錄·貼黃:“﹝ 崇禎 ﹞命內(nèi)閣為貼黃之式,即令本官自撮疏中大要,不過百字,黏附牘尾,以便省覽?!?/div>
《國語辭典》:摘花  拼音:zhāi huā
1.摘取花朵。如:「我們要愛護植物,不可隨便摘花?!?br />2.為防止植物結果過多,致結果不良或互爭養(yǎng)分,而預先以人為的方式去除部分花朵。
《國語辭典》:賦得(賦得)  拼音:fù dé
古人與朋友分題賦詩,分到題目稱為「賦得」。如唐代韋應物的〈賦得暮雨送李曹〉詩。
《漢語大詞典》:摭實(摭實)
摘取事實;據(jù)實。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王知古:“博士 渤海 徐公讜 為余言之。豈曰語怪,亦以摭實,故傳之焉?!?宋 蔡絳 西清詩話·池底鋪錦:“ 李石 開成 中承詔録 文宗 論 德宗 奢靡云:‘聞得禁中老宮人,每引流泉,先於池底鋪錦?!瘎t知 建 詩皆摭實,非鑿空語也。”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可令國史院摭實刊修,播告天下?!?/div>
《漢語大詞典》:摘髭
摘取髭須。喻輕而易舉。語出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連年收科第,若摘頷底髭?!?清 姚鼐 《奉答朱竹君筠用前韻見贈》:“連年摘髭取科第,射策彤庭語驚眾?!?/div>
《漢語大詞典》:攬?。〝埲。?/div>
(1).抱取,摟取。后漢書·方術傳下·薊子訓:“兒識父母,軒渠笑悅,欲往就之,母不覺攬取,乃實兒也。”
(2).謂摘取,收取。 宋 蘇軾 《漁家傲·七夕》詞:“明月多情來照戶。但攬取,清光長送人歸去。”
(3).承攬。 聞一多 《給臧克家先生》:“唯其曾經(jīng)一度寫過詩,所以現(xiàn)在有攬取這項工作的熱心?!?/div>
《漢語大詞典》:攀摘
采摘,摘取。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姓:“桃初實,子往攀摘。” 王西彥 《古屋》第四部:“我踱著步,從花臺這邊到花臺那邊,不時攀摘一兩片石榴葉?!?/div>
分類:采摘摘取
《國語辭典》:撮要  拼音:cuō yào
摘取要點。漢。荀悅《前漢紀。高祖皇帝紀。卷一。序》:「撮要舉凡,存其大體?!?/div>
《漢語大詞典》:擷秀(擷秀)
喻摘取美好的詞句。 唐 芮挺章 《〈國秀集〉序》:“雖發(fā)詞遣句,未協(xié)風騷;而披林擷秀,揭厲良多?!?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卷二:“而二妙采真,披云擷秀,讀之令人步步欲仙?!?/div>
《國語辭典》:擷?。〝X取)  拼音:jié qǔ
采取。如:「請勿隨便擷取花木?!?/div>
《漢語大詞典》:攬擷(攬擷)
采摘,摘取。晉書·五行志中:“ 安帝 隆安 中,百姓忽作《懊憹》之歌,其曲曰:‘草生可攬結,女兒可攬擷?!?宋 黃庭堅 《三月乙巳來賦鹽萬歲鄉(xiāng)采菊苗薦湯餅》之二:“幽叢秀色可攬擷,煮餅菊苗深注湯?!?宋 范成大 《黃羆嶺》詩:“白云叵攬擷,但覺沾人衣?!?/div>
分類:采摘摘取
《國語辭典》:錄取(錄?。 ?span id="4ccsmkk" class='label'>拼音:lù qǔ
考取或錄用。如:「他今年參加大學聯(lián)考,很幸運地被錄取了!」
《國語辭典》:文字獄(文字獄)  拼音:wén zì yù
專制時代,因為文字上的關系而引起的罪案。以清朝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