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野人  拼音:yě rén
1.未開化的蠻人。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卷一一九。云南七。麻里長官司》:「野人者在二長官司界外,赤發(fā)黃睛,樹皮為衣,夜宿樹上,丑惡兇悍。逢人即殺,無酋長約束?!?br />2.居處村野的平民?!蹲髠?。僖公二十三年》:「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埂睹献印k墓稀罚骸阜螂赖伛坌?,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yǎng)君子?!?br />3.稱粗野無禮的人?!都t樓夢》第五二回:「比如方才說話,雖是背地里,姑娘就直叫他的名字,在姑娘們就使得,在我們就成了野人了?!?/div>
《漢語大詞典》:野婆
指猿類動物。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野婆:“ 邕 宜 以西, 南丹 諸蠻,皆居窮崖絶谷間。有獸名野婆,黃髮椎髻,跣足裸形,儼然一媼也。上下山谷如飛猱。自腰以下,有皮纍垂蓋膝,若犢鼻。力敵數(shù)壯夫,喜盜人子女……其羣皆雌,無匹偶,每遇男子,必負(fù)去求合?!?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四·猩猩:“又 羅愿 爾雅翼云:古之説猩猩者,如豕,如狗,如猴;今之説猩猩者,與狒狒不相遠(yuǎn)。云如婦人,被髮袒足……據(jù) 羅 説,則似乎后世所謂野女、野婆者也,豈即一物耶?”
分類:動物
《國語辭典》:無狀(無狀)  拼音:wú zhuàng
1.不肖、無善狀?!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自傷為傅無狀,常哭泣。」《漢武故事》:「今繼母無狀,手殺其父,則下手之日,母恩絕矣?!挂沧鳌竿鰻睢?。
2.無禮。《西游記》第二回:「你這潑猴,十分無狀!師父傳你道法,如何不學(xué),卻與師父頂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適間這位貴友,途路之中,如此輕薄無狀,豈是個全身遠(yuǎn)害的君子。」
《國語辭典》:端拱  拼音:duān gǒng
端坐拱手。比喻古圣王無為而天下治?!段簳>砥咂?。辛雄傳》:「端拱而四方安,刑措而兆民治?!顾濉顝V〈冬至乾陽殿受朝〉詩:「端拱朝萬國,守文繼百王?!?/div>
《國語辭典》:無禮(無禮)  拼音:wú lǐ
不懂禮法、禮數(shù)?!对娊?jīng)。鄘風(fēng)。相鼠》:「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唐語林。卷三。方正》:「臣知杖無禮之人,不知打神策軍將?!?/div>
《國語辭典》:恭敬  拼音:gōng jìng
對尊長或賓客肅敬有禮?!蹲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西游記》第二六回:「我們一向久闊尊顏,有失恭敬?!?/div>
《國語辭典》:溫文(溫文)  拼音:wēn wén
溫和文雅?!抖Y記。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清。龔自珍 己亥雜詩三一五首之二八:「不是逢人苦譽(yù)君,亦狂亦俠亦溫文。」
《國語辭典》:失禮(失禮)  拼音:shī lǐ
1.不合乎禮?!肚f子。漁父》:「夫遇長不敬,失禮也。」《三國演義》第三八回:「汝若同往,不可失禮?!?br />2.對人表示禮貌不周的客氣話?!独蠚堄斡浂帯返谖寤兀骸副稚辖o德大人請安,說昨兒不知道大人駕到,失禮的很?!?/div>
《漢語大詞典》:修敬
(1).表示敬意。晏子春秋·諫下十四:“夫冠足以修敬,不務(wù)其飾。”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於是 趙王 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三四十年前,占辭修敬,以頓首再拜為重?!?br />(2).恭敬有禮。三國志·吳志·呂范傳:“性好威儀,州民如 陸遜 、 全琮 及貴公子,皆修敬虔肅,不敢輕脫。”
《國語辭典》:無類(無類)  拼音:wú lèi
1.無統(tǒng)類?!抖Y記。緇衣》:「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則義不壹,行無類也。」
2.不分等第種類。《論語。衛(wèi)靈公》:「有教無類?!?br />3.無遺類。《漢書。卷五二。竇嬰傳》:「有如兩宮奭將軍,則妻子無類矣。」
《國語辭典》:法酒  拼音:fǎ jiǔ
1.朝廷正式的宴會。《漢書。卷四十三。叔孫通傳》:「至禮畢,盡伏,置法酒。」
2.合于成法所釀的酒。也稱為「官醞」。
《漢語大詞典》:家肥
(1).禮記·禮運(yùn):“四體既正,膚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孔穎達(dá) 疏:“此一節(jié)明人及國家天下等皆悉肥盛,所以養(yǎng)生送死,常事鬼神?!焙笠浴凹曳省敝讣彝ズ湍烙卸Y。
(2).指農(nóng)家積攢的糞肥、土雜肥等。 唐 白居易 《得甲告其子行盜或誚其父子不相隱甲云大義滅親》:“道既虧於庭訓(xùn),禮遂闕於家肥?!?/div>
《國語辭典》:失儀(失儀)  拼音:shī yí
禮貌或儀態(tài)上有所疏失。《南齊書。卷三六。謝超宗傳》:「為人仗才使酒,多所陵忽,……以失儀出為南郡王中軍司馬?!埂段饔斡洝返诎宋寤兀骸钢鞴?,望赦臣等失儀之罪!」
《漢語大詞典》:靡止
沒有禮制。《詩·小雅·小旻》:“國雖靡止,或圣或否?!?鄭玄 箋:“靡,無。止,禮。言天下諸侯今雖無禮,其心性猶有通圣者。”一說謂小。 毛 傳:“靡止,言小也。”
分類:有禮禮制
《漢語大詞典》:蹌濟(jì)(蹌濟(jì))
亦作“ 蹌躋 ”。 行走安舒而有禮的樣子。 清 曹仁虎 《恭紀(jì)皇上肇建辟雍釋奠講學(xué)禮成一百二十韻》:“徵鼓來蹌濟(jì),摳衣效肅愭?!?清 顧嗣立 《峽山行》:“閭閻老幼步蹌躋,太平雞犬無諠譁。” 徐念慈 《余之小說觀·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宜乎以 中國 疆土之廣袤,衣冠之蹌濟(jì),而所推為杰作者,其印數(shù)亦不足萬,較之他國庸碌之作家,亦瞠乎后也?!?/div>
《漢語大詞典》:侮傲
傲視和輕慢他人,沒有禮貌。北史·裴伯茂傳:“時人以 伯茂 性侮傲,謂 收 ﹝指 魏收 ﹞詩頗得事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