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8詞典 3分類詞匯 75
《國語辭典》:小數(shù)(小數(shù))  拼音:xiǎo shù
1.小技藝、小技術(shù)。《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shù),小數(shù)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br />2.些微的數(shù)額?!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回:「甚至那捐助的小數(shù),自一元幾角起,至幾十元,那夠不上請獎的,拿了錢出去,就完了,誰還管他?!?br />3.數(shù)學上指小于整數(shù)1的數(shù),即位于小數(shù)點右邊的數(shù)。如0.1、0.03。
《國語辭典》:數(shù)術(shù)(數(shù)術(shù))  拼音:shù shù
關(guān)于天文、歷法、占卜、陰陽五行等的學問?!赌?。節(jié)用上》:「此不令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數(shù)術(shù)而起與?」《后漢書。卷八二。方術(shù)傳下。序》:「極數(shù)知變而不詭俗,斯深于數(shù)術(shù)者也。」
《國語辭典》:博士  拼音:bó shì
1.博學多聞,通達古今的人士?!稇?zhàn)國策。趙策三》:「子南方之博士也,何以教之?」
2.職官名。起源于戰(zhàn)國,秦、漢時設(shè)置。因其掌通古今,以備咨詣,為學術(shù)顧問的性質(zhì)?!稘h書。卷一○。成帝紀》:「古之立太學,將以傳先王之業(yè),流化于天下也。儒林之官,四海淵源,宜皆明于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之博士?!?br />3.舊時對特殊技能專業(yè)人員的尊稱。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茶畢,命奴才取錢三十文,酬煎茶博士?!埂段饔斡洝返诎宋寤兀骸改跣?!你原來是個染博士出身!」
4.取得博士學位的人。
《國語辭典》:蒼龍(蒼龍)  拼音:cāng lóng
1.青色的龍?!冻o。賈誼。惜誓》:「蒼龍蚴虬于左驂兮,白虎騁而為右騑?!埂妒酚?。卷四九。外戚世家》:「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jù)吾腹。』高帝曰:『此貴徵也,吾為女遂成之?!弧?br />2.青色的馬?!秴问洗呵铩C洗杭o。孟春》:「乘鸞輅,駕蒼龍?!?br />3.太歲?!逗鬂h書。卷三五。張曹鄭列傳。張純》:「今攝提之歲,蒼龍甲寅,德在東宮?!?br />4.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總稱。宋。蘇軾 夜泛西湖二絕詩:「蒼龍已沒牛斗橫,東方芒角升長庚?!埂度龂萘x》第四九回:「東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氐、房、心、尾、箕,布蒼龍之形?!?br />5.形容山嶺或樹木的青蒼和起伏不定。比喻青蒼高大的樹木或起伏不定的山嶺。唐。李山甫詩:「地聳蒼龍勢抱云,天教青共眾材分?!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登玲瓏山詩:「何年僵立兩蒼龍,瘦脊盤盤尚倚空。」
《國語辭典》:異數(shù)(異數(shù))  拼音:yì shù
1.等次、程度不同?!蹲髠?。莊公十八年》:「王命諸侯,名位不同,禮亦異數(shù)?!?br />2.術(shù)數(shù)。《后漢書。卷八二。方術(shù)傳上。序》:「自是習為內(nèi)學,尚奇文,貴異數(shù),不乏于時矣。」
《國語辭典》:數(shù)家(數(shù)家)  拼音:shù jiā
1.精于術(shù)數(shù),研究占卜、星象的人?!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shù)家射覆,置守宮盂下,射之,皆不能中?!?br />2.幾戶人家。唐。劉長卿 贈西鄰盧少府詩:「苔封三徑絕,溪向數(shù)家通?!?/div>
《國語辭典》:三元  拼音:sān yuán
1.天、地、人。唐。王昌齡〈夏月花萼樓酺宴應(yīng)制〉詩:「士德三元正,堯心萬國同。」
2.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顾?。杜公贍。注:「陰歷正月初一日,為年、月、日三者之始,謂之三元?!?br />3.習俗上,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合稱為「三元」。清。趙翼《陔馀叢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為三元日,則自元魏始?!?br />4.科舉考試中的鄉(xiāng)試、會試、廷試的第一名,分別稱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為「三元」。如:「連中三元」。
5.道家稱天、地、水為「三元」。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五六。元氣論》:「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yǎng)萬物?!挂卜Q為「三官」。
6.術(shù)數(shù)用語。術(shù)數(shù)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宮,必一百八十年后度盡,故以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合稱為「三元」。
《國語辭典》:中元  拼音:zhōng yuán
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本來是道教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大帝」之誕辰。因地官大帝掌管赦管,因此,道教會在這一天舉行普渡,祈請為亡靈赦罪。佛教傳入后,又以此日為「盂蘭盆節(jié)」。相傳到了這一天,閻羅王會打開地獄之門「鬼門關(guān)」,讓關(guān)押的鬼類出來自由活動。因此,民間盛行為死去的親人舉行超渡法事,以消災(zāi)祈福,化解怨氣。也稱為「中元節(jié)」、「盂蘭盆節(jié)」、「鬼節(jié)」。
《國語辭典》:三元  拼音:sān yuán
1.天、地、人。唐。王昌齡〈夏月花萼樓酺宴應(yīng)制〉詩:「士德三元正,堯心萬國同?!?br />2.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贍。注:「陰歷正月初一日,為年、月、日三者之始,謂之三元。」
3.習俗上,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合稱為「三元」。清。趙翼《陔馀叢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為三元日,則自元魏始?!?br />4.科舉考試中的鄉(xiāng)試、會試、廷試的第一名,分別稱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為「三元」。如:「連中三元」。
5.道家稱天、地、水為「三元」。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五六。元氣論》:「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yǎng)萬物。」也稱為「三官」。
6.術(shù)數(shù)用語。術(shù)數(shù)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宮,必一百八十年后度盡,故以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合稱為「三元」。
《國語辭典》:三命  拼音:sān mìng
1.周代分官爵為九命,公士一命,大夫二命,卿三命?!抖Y記。王制》:「大國之卿不過三命。」《左傳。昭公十二年》:「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
2.出任官職的命令。《后漢書。卷五一。李恂傳。論曰》:「任棠、姜岐,世著其清。結(jié)甕牖而辭三命,殆漢陽之幽人乎?」南朝宋。顏延之〈陶徵士誄。序〉:「初辭州府三命,后為彭澤令?!?br />3.三度教誡。晉。皇甫謐 女怨詩:「婚禮既定,婚禮既成。施矜結(jié)帨,三命丁寧?!?br />4.術(shù)數(shù)用語。星術(shù)家以人的生辰八字所屬之干支為三命。宋。洪邁《夷堅志補。卷一八。汴岸術(shù)士》:「方獨立徘徊,適術(shù)士過前,共坐旅舍,詢其技,曰:『能論三命?!荒藭暝氯諘r示之?!?br />5.受命、遭命、隨命?!抖Y記。祭法》:「曰司命」句下唐??追f達。正義:「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慶,有遭命以謫暴,有隨命以督行。受命,謂年壽也;遭命,謂行善而遇兇也;隨命,謂隨其善惡而報之?!鼓铣巍uU照〈在江陵嘆年傷老〉詩:「五難未易夷,三命戒淵抱?!?/div>
《國語辭典》:陽九(陽九)  拼音:yáng jiǔ
困厄的時運。《文選。江淹。雜體詩。劉太尉》:「皇晉遘陽九,天下橫雰霧?!顾?。文天祥〈正氣歌〉:「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漢語大詞典》:青囊
(1).古代醫(yī)家存放醫(yī)書的布袋。 唐 劉禹錫 《閑坐憶樂天以詩問酒熟未》:“案頭開縹帙,肘后檢青囊。唯有達生理,應(yīng)無治老方?!?br />(2).借指醫(yī)術(shù)、醫(yī)生。 明 葉憲祖 《丹桂鈿合》第四折:“披衣款步入茅堂,問寢慇懃似猶子行。這一丸神藥賽青囊?!?清 吳敬梓 《移家賦》:“爰負耒而橫經(jīng),治青囊而業(yè)醫(yī)?!?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醫(yī)道》:“一方試病,妙詡青囊;三指殺人,怨深白刃?!?br />(3).古代術(shù)數(shù)家盛書和卜具之囊。借指卜筮之術(shù)。 唐 杜牧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題詩寄贈十韻》:“錦肆開詩軸,青囊結(jié)道書。” 金 元好問 《贈蕭漢杰》詩:“雷轟寶劍無留跡,火借青囊為乞靈?!眳⒁姟?青囊書 ”。
(4).古代盛官印的袋子。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則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則以青繒為囊盛印於后。謂奏劾尚質(zhì)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也?!?br />(5).花名。古代外域異花名。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二:“﹝ 湯城淀 ﹞多異花,記其二種……一曰青囊,如中國金燈,而色類藍可愛?!?br />(6).花名。合歡的別稱。藝文類聚卷八九引 晉 崔豹 古今注:“知蠲人之忿,則贈以青囊。一名合歡,則忘忿。”參見“ 合歡 ”。
《漢語大詞典》:青囊書(青囊書)
(1).晉書·郭璞傳:“有 郭公 者,客居 河?xùn)| ,精於卜筮, 璞 從之受業(yè)。公以青囊中書九卷與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術(shù)…… 璞 門人 趙載 嘗竊青囊書,未及讀,而為火所焚?!焙笠蛞浴扒嗄視敝傅兰业浼?。 唐 楊巨源 《題趙孟莊》詩:“愿事 郭先生 ,青囊書幾卷?!?br />(2).指醫(yī)書、醫(yī)術(shù)。《三國演義》第七八回:“ 華佗 在獄,有一獄卒,姓 吳 ,人皆稱為 吳押獄 。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 華佗 。 佗 感其恩,乃告曰:‘我今將死,恨有青囊書未傳於世。感公厚意,無可為報;我修一書,公可遣人送與我家,取青囊書來贈公,以繼吾術(shù)?!?/div>
《國語辭典》:合歡(合歡)  拼音:hé huān
1.一同歡樂?!抖Y記。樂記》:「故酒食者,所以合歡也?!?br />2.植物名。豆科合歡屬,落葉喬木。二回羽狀復(fù)葉,羽片五至十五對,小葉十至三十對,至晚即合。頭狀花序紅色。莢果長八至十七公分。也稱為「合昏」、「青堂」、「青裳」、「夜合」。
3.一種花紋圖案。它象徵和合歡樂,凡器物以此種花紋圖案為裝飾者,皆以「合歡」為名?!段倪x。古詩十九首??蛷倪h方來》:「文采雙鴛鴦,裁為合歡被?!?br />4.男女交歡?!毒劳ㄑ?。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沈洪平日原與小叚名有情,那時扯在鋪上,草草合歡,也當春風一度。」
《漢語大詞典》:元二
(1).元年二年。 漢 王充 論衡·恢國:“ 孝明 天崩,今上嗣位,元二之間,嘉德流布,三年 零陵 生芝草五本,四年甘露降五縣,五年芝復(fù)生,六年黃龍現(xiàn)。大小凡八?!?br />(2).古代術(shù)數(shù)語。謂一元之中,有天地二厄,即陽九與百六。后因以指災(zāi)年,厄運。《金石萃編·漢司隸校尉楊孟文頌》:“中遭元二,西 夷 虐殘,橋梁斷絶?!?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丙午丁未:“按陽九、百六,元二之説,自 漢 以來即有之。而丙午丁未,為國家厄會,則其説實創(chuàng)自 宋 人?!?/div>
《國語辭典》:九宮(九宮)  拼音:jiǔ gōng
1.元曲常用的九種宮調(diào),有仙呂宮、南呂宮、中呂宮、黃鐘宮、正宮、大石調(diào)、雙調(diào)、商調(diào)、越調(diào)等。也稱為「南北九宮」。
2.九宮格的簡稱。參見「九宮格」條。
3.術(shù)數(shù)用語。指九個方位。東漢以前的易緯家以八卦之宮,加上中央,合稱為「九宮」?!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傳》:「臣聞圣人明審律歷以定吉兇,重之以卜筮,雜之以九宮?!?br />4.象棋術(shù)語。指棋盤上由斜交叉線構(gòu)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將」、「帥」及「士」活動的區(qū)域。
《漢語大詞典》:九宮十三調(diào)(九宮十三調(diào))
南曲宮調(diào)諸調(diào)式的總稱。正宮、中呂、南呂、黃鐘、仙呂、越調(diào)、商調(diào)、雙調(diào)、仙呂入雙調(diào)為九宮,加上大石調(diào)、小石調(diào)、般涉調(diào)、羽調(diào)、合為九宮十三調(diào)。《曲譜凡例》:“南曲九宮十三調(diào),蓋以仙呂為一宮,而羽調(diào)附之;正宮為一宮,而大石調(diào)附之;中呂為一宮,而般涉調(diào)附之;南呂為一宮,黃鐘為一宮,越調(diào)為一宮,商調(diào)為一宮,而小石調(diào)附之;雙調(diào)為一宮,仙呂入雙調(diào)為一宮,共為九宮十三調(diào)。”
《國語辭典》:九宮格(九宮格)  拼音:jiǔ gōng gé
臨帖所用的界格紙。每一大格用「井」字形劃分為九小格,以便于臨摹時對照范本字形、掌握點劃部位。另有田字格、米字格等,功用相當。簡稱為「九宮」。
《國語辭典》:下元  拼音:xià yuán
1.下元節(jié)的簡稱。參見「下元節(jié)」條。
2.術(shù)數(shù)用語。術(shù)數(shù)家以六十甲子與九宮相配,共一百八十年,而稱第三甲子為「下元」。
3.道教稱水中為「下元」,指水府?!段饔斡洝返谌兀骸笐┢蛱毂沾搜?,庶使海岳清寧,下元安泰?!?br />4.古代醫(yī)學稱腎部為「下元」。
《漢語大詞典》:卦氣(卦氣)
(1).以六十四卦與四時、月令、氣候等相配之法。相傳 文王 序,以《坎》、《離》《震》、《兌》為四時卦,其二十四爻分主二十四節(jié)氣。以《復(fù)》《臨》、《泰》《大壯》、《夬》《乾》、《姤》《遯》、《否》《觀》、《剝》、《坤》配十二地支,為十二月消息卦,其七十二爻分主七十二候。其余四十八卦,分布十二月,每月加消息卦共五卦,分配君臣等位,其三十爻,以配一月日數(shù)。凡此,統(tǒng)稱之為卦氣。其說出自 漢 孟喜 、 京房 等。參閱 清 莊存與 《卦氣解》
(2).術(shù)數(shù)家用八卦配《洛書》數(shù),本于陽卦奇、陰卦偶之說,以奇偶分陰陽,也叫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