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詞典 1分類詞匯 16
《國語辭典》:焦灼  拼音:jiāo zhuó
1.被火燒灼。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神奇》:「銀悉镕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聊齋志異。卷七。二商》:「視兄嫂,兩股焦灼?!?br />2.非常焦慮、著急。《三國志。卷六○。吳書。周魴傳》:「雖尚視息,憂惕焦灼,未知軀命竟在何時。」《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濟川聽得,十分焦灼?!?/div>
《漢語大詞典》:熱呼辣(熱呼辣)
焦灼;發(fā)燙。《醒世姻緣傳》第四九回:“ 晁夫人 雖是強了他去了,心里也未免熱呼辣的?!币嘧鳌?熱忽辣 ”。 端木蕻良 《早春》:“我臉上有點熱忽辣的,但還是硬著頭皮點了點頭?!?/div>
《國語辭典》:飲冰(飲冰)  拼音:yǐn bīng
語出《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nèi)熱與?」唐。成玄英。疏:「諸梁晨朝受詔,暮夕飲冰,足明怖懼憂愁,內(nèi)心熏灼?!贡扔鲀?nèi)心憂懼如焚。唐。宋之問 送姚侍御出使江東詩:「飲冰朝受命,衣錦晝還鄉(xiāng)。」
《國語辭典》:熱惱(熱惱)  拼音:rè nǎo
焦灼苦惱。明。高啟 宿山寺詩:「最喜此宵無熱惱,莫教月落又鐘鳴?!?/div>
分類:焦灼苦惱
《國語辭典》:內(nèi)熱(內(nèi)熱)  拼音:nèi rè
1.病名。中醫(yī)指人體陰陽不協(xié),虛火上升。
2.內(nèi)心憂慮而感到煩燥悶熱?!逗鬂h書。卷五七。劉陶傳》:「每聞羽書告急之聲,心灼內(nèi)熱,四體驚悚。」唐。李賀〈長歌續(xù)短歌〉:「秦王不可見,旦夕成內(nèi)熱?!?/div>
《漢語大詞典》:熏心
(1).謂心中焦灼如焚。 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感傷懷歸,隕涕熏心。”
(2).迷住心竅。 宋 王安石 《和王樂道烘虱》:“熏心得禍爾莫悔,爛額收功吾可賀?!?明 沈德符 野獲編·言事·一人先忠后佞:“二人富貴熏心,改口逢世,又諉其責於父師,真悖逆之尤。”
《漢語大詞典》:煩煎(煩煎)
苦悶焦灼。 宋 蘇軾 《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詩:“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div>
分類:苦悶焦灼
《漢語大詞典》:兢灼
戒懼焦灼。 前蜀 杜光庭 《興州王承休特進為母修黃箓齋詞》:“慮乖折衷之宜,自掇過尤之目,以茲兢灼,常寘肺懷?!?/div>
分類:戒懼焦灼
《漢語大詞典》:煎煩(煎煩)
焦灼苦惱。 元 喬吉 《喬牌兒·別情》套曲:“無邊岸,黑海也似那煎煩?!?/div>
分類:焦灼苦惱
《漢語大詞典》:煌灼
焦灼不安。 唐 王勃 《上百里昌言疏》:“承命煌灼,伏增悲悚?!?唐 張九齡 《薛王薨上損膳請復膳狀》:“伏聞寢膳有改乎常,臣等下情不安,夙夜煌灼?!?/div>
分類:焦灼不安
《漢語大詞典》:油煎火燎
形容痛苦或焦灼。 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章:“他覺著,像有個什么東西,在胸口上劇烈地涌動,鬧得血管里的血,也加快了流速。繼而,心里又油煎火燎,陣陣劇疼。” 馬烽 《太陽剛剛出山》:“當時我心里急得油煎火燎,只怕他說個不成?!?/div>
分類:痛苦焦灼
《漢語大詞典》:飲冰內(nèi)熱(飲冰內(nèi)熱)
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語本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nèi)熱與?” 成玄英 疏:“ 諸梁 晨朝受詔,暮夕飲冰,足明怖懼憂愁,內(nèi)心燻灼?!?明 楊慎 《送卞蘇溪歸敘州序》:“強予不從,必有飲冰內(nèi)熱之患矣?!?/div>
分類:惶恐焦灼
《國語辭典》:心焦如焚  拼音:xīn jiāo rú fén
心中焦灼急躁,如著了火一般。《近十年之怪現(xiàn)狀》第二○回:「中丞此時心焦如焚,聽了薇園的話,便叫人到歷城縣去,交待打聽幾名好醫(yī)生來?!挂沧鳌感慕谷缁稹埂?/div>
《國語辭典》:擦掌磨拳  拼音:cā zhǎng mó quán
準備行動或動武。《西游記》第二二回:「那大圣護了唐僧,牽著馬,守定行李,見八戒與那怪交戰(zhàn),就恨得咬牙切齒,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挂沧鳌改θ琳啤?。
《國語辭典》:口燥唇乾(口燥脣乾)  拼音:kǒu zào chún gān
形容口渴、焦灼或費盡口舌。漢。無名氏〈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唇乾。今日相樂,皆當喜歡?!挂沧鳌缚谇嘣铩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