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等流
猶同類,同輩。 清 張潮 《〈板橋雜記〉小引》:“若此等流,莫能殫述。”
《國語辭典》:滂沱  拼音:pāng tuó
1.雨勢盛大的樣子?!对娊?。小雅。漸漸之石》:「月離于畢,俾滂沱矣?!固啤0拙右住次r蟆〉詩:「六月七月交,時雨正滂沱?!?br />2.淚多的樣子?!对娊洝j愶L。澤陂》:「寤寐無為,涕泗滂沱。」晉。張華〈輕薄篇〉詩:「念此腸中悲,涕下自滂沱?!?br />3.盛流的樣子?!侗阕印5酪狻罚骸高h近翕然,同來請福,常車馬填溢,酒肉滂沱?!?/div>
《國語辭典》:浪浪  拼音:láng láng
水流的樣子。三國魏。曹植〈洛神賦〉:「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別知賦:「雨浪浪其不止,云浩浩其常浮,知來者之不可以數,哀去此而無由。」
《漢語大詞典》:流向
(1).水流動的方向。《人民日報》1970.7.12:“依照人們的意愿,﹝ 白塔河 ﹞改變了自己的流向,把害化為利?!?br />(2).貨物、人員等流通的方向。《新華月報》1954年第8期:“實行這一辦法……大體上規(guī)定物資流向,合理地使用各種運輸工具,使鐵路運輸與水運配合起來,減輕部分鐵路運輸的負擔?!?/div>
《國語辭典》:滂滂  拼音:pāng pāng
1.水流的樣子。漢。焦延壽《易林。卷四。蠱》:「流潦滂滂。」
2.形容血流很多的樣子?!蛾套哟呵?。諫上》:「景公游于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3.雨勢盛大的樣子。
《國語辭典》:暢達(暢達)  拼音:chàng dá
順暢通達。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今大王雖在危困之際,孰知其非暢達之兆哉!」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div>
《漢語大詞典》:滂沲
同“ 滂沱 ”。
(1).雨大貌。 晉 左思 《蜀都賦》:“雖星畢之滂沲,尚未齊其膏液。” 唐 歐陽行周 《益昌行》:“期當作説霖,天下同滂沲。” 宋 蘇轍 《次韻劉貢父西掖種竹》:“竹迷誰定知迷否,趂取滂沲好雨初?!?br />(2).形容淚或血等流得多。 漢 王褒 《九懷·株昭》:“卷佩將逝兮,涕流滂沲。”三國志·蜀志·蔣琬傳:“夜夢有一牛,頭在門前,流血滂沲,意甚惡之?!?晉 潘岳 《寡婦賦》:“哀鬱結兮交集,淚橫流兮滂沲?!?唐 孟郊 《送淡公》之六:“徘徊相思心,老淚雙滂沲?!?宋 洪邁 《夷堅丙志·碓夢》:“既至,乃數百鬼負大磨,旋轉不已。有人頭出磨上,流血滂沲?!?br />(3).廣大貌;充溢貌。周髀算經卷上:“北極之下,高人所居,六萬里,滂沲四隤而下。” 唐 沈亞之 《淮南都梁山倉記》:“待我柘桂之杓,致滂沲之流,操以救之。”
(4).形容豐盛。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李君神》:“眾犬吠聲,因盲者得視,遠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沲?!?/div>
《漢語大詞典》:折杖
刑法名。 宋 初定折杖制,規(guī)定各等流刑、徒刑、杖刑、笞刑責杖數,以及杖、笞的尺寸。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律令刑罰·折杖、宋史·刑法志一
《漢語大詞典》:涔淫
血、淚等流淌貌。 明 王世貞 《九松篇》:“上有含哺鳥,喙血正涔淫?!?清 呂履恒 《留別漢南諸子》詩:“涔淫數行淚,東盡 漢江 湄。”
分類:等流流淌
《漢語大詞典》:等曹
猶等輩,等流。 南朝 陳 姚最 《續(xù)畫品序》:“豈可曾未涉川,遽云越海,俄覩魚鱉,謂察蛟龍,凡厥等曹,未足與言畫矣?!?/div>
分類:等流
《國語辭典》:愆痾  拼音:qiān ē
疾病和不祥的事。晉。陶宏景《真誥。卷七。甄命授三》:「復使愆痾填籍,憂哀塞抱?!?/div>
三等流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真等流,以善性惡性無記性為因,所引善惡無記同類之果,與因性真實同者,故名為真等流。二假等流,如前世殺生,令他命短,今世自命亦短,有相似之義,故假名等流,謂之假等流。三分位等流,眼等諸識,各隨自類轉變。如眼識。(中略)身識皆從第八識之種子而生,對于色等諸塵,名等流果。若第六識從種子識而生,起諸分別,亦名等流果。而識與塵分位各同,故名分位等流。說詳宗鏡錄七十一。
【三藏法數】
(出宗鏡錄)
等流者,等即平等;流即流類也。
〔一、真等流〕,謂善性、惡性、無記性為因,所引善、惡、無記同類之果;果與因性真實是同,故名真等流。
〔二、假等流〕,謂前世殺生,令他命短;故感今世自亦短命,有相似義,假名等流,故名假等流。
〔三、分位等流〕,謂眼等諸識,各隨自類轉變。如眼識乃至身識,皆從第八種子識而生;對于色等諸塵,名等流果。若第六識從種子識而生起諸分別,亦名等流果。而識與塵分位各同,故名分位等流。(種子識即藏識也。等流果者,謂眼識與色塵乃至身識與觸塵各為等流,而識與塵皆名果也。第六識即意識也。)
法界等流
【佛學大辭典】
(術語)持無盡之法而生無量之性功德,名為法界,由此法界應眾生之機而等流出,謂之法界等流。名如來之教法也。
真等流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等流之一。
【三藏法數】
謂善性、惡性、無記性為因,所引善、惡、無記同類之果;果與因性真實是同,故名真等流。
假等流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等流果之一。(參見:等流果)
【三藏法數】
謂前世殺生,令他命短;故感今世自亦短命,有相似義,假名等流,故名假等流。
等流果
【佛學大辭典】
(術語)五果之一。從善因生善果,從惡因生惡果,從無記因生無記果也。例如從前念之不善心生后念之不善心或不善業(yè)也。果性似因性而流出,故云等流果。又等流為等同流類之義,因果之性同類,故云等流。舊譯謂之習果。對于因,則六因中由同類因與遍行因而生者曰等流果。唯識論二曰:「等流果,果似因故。」俱舍論六曰:「等流果,似自因法,名等流果。謂似同類遍行二因?!刮ㄗR述記二末曰:「等謂相似,流謂流類。」
【三藏法數】
等即同等,流即流類。謂諸眾生,由修不善,故樂住不善,則不善之業(yè)轉多。若修善法,故樂住善法,則善法增長。果隨業(yè)轉,業(yè)與果同,業(yè)果相似,是名等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