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糊涂蟲(糊塗蟲)  拼音:hú tú chóng
謔稱頭腦不清楚或不明事理的人。《紅樓夢》第一二回:「我看他那樣清秀,只當他們心里明白,誰知竟是兩個糊涂蟲?!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改氵@糊涂蟲,不好先請他到洋廳上去坐嗎?那曾見過外國人叫他好在大堂上站著的?」
《漢語大詞典》:棒子糊涂(棒子糊塗)
玉米面粥。 周立波 《磚窯和新房》:“有一天黃昏, 王壽山 下班回家,喝了點棒子糊涂,就坐在床沿,逗他小孩 扣子 玩?!?/div>
分類:玉米面
《漢語大詞典》:大事不糊涂(大事不糊塗)
謂對待大是大非問題,頭腦清醒明白,毫不含糊。宋史·呂端傳:“ 太宗 欲相 端 ,或曰:‘ 端 為人糊涂?!?太宗 曰:‘ 端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決意相之?!?/div>
《國語辭典》:聰明一世,糊涂一時(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拼音: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ú yī shí
(諺語)比喻聰明的人也有糊涂、疏忽的時候。如:「想不到我『聰明一世,糊涂一時』,今日竟栽在這小子手里。」
《漢語大詞典》:呂端大事不糊涂(呂端大事不糊塗)
宋史·呂端傳:“時 呂蒙正 為相, 太宗 欲相 端 ?;蛟唬骸?端 為人糊涂?!?太宗 曰:‘ 端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瘺Q意相之。”故后人有聯(lián)語曰:“ 諸葛 一生唯謹慎, 呂端 大事不糊涂?!焙笥靡孕稳萑嗽谥卮髥栴}上能明辨是非、堅持原則。
《國語辭典》:容易  拼音:róng yì
1.不難,從容便易。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校定書籍,亦何容易?」《紅樓夢》第六五回:「這也容易,憑你說是誰就是誰,一應彩禮都有我們置辦?!?br />2.輕易、隨便。《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可剛可柔,別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埂度辶滞馐贰返诙换兀骸妇靡崖劦糜形慌2家伦≡诟事垛?,容易不肯會人,相交的都是貴官長者?!?/div>
《國語辭典》:朦朧(朦朧)  拼音:méng lóng
1.月色昏暗的樣子。唐。來鵠 寒食山館書情詩:「蜀魄啼來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朧。」《西游記》第八一回:「睜著一雙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慘淡,月朦朧;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br />2.不清楚、模糊。唐。李嶠〈早發(fā)苦竹館〉詩:「合沓巖嶂深,朦朧煙霧曉?!埂都t樓夢》第四一回:「只說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朦朧兩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br />3.糊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肝依蠈O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轄,怎么朦朧,又敢來勾我?」
《國語辭典》:昏昏  拼音:hūn hūn
1.昏暗模糊。南朝陳。陰鏗〈行經(jīng)古墓〉詩:「霏霏野霧合,昏昏隴日沉?!?br />2.昏迷不清醒。唐。溫庭筠〈春江花月夜詞〉:「一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傾動煙塵起?!埂度辶滞馐贰返谖逡换兀骸冈缟祥_船,這客人情思還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見被囊開了,才曉得被人偷了去?!?br />3.糊涂不辨是非?!独献印返诙鹫拢骸杆兹苏颜?,我獨昏昏?!埂睹献?。盡心下》:「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div>
《國語辭典》:混沌  拼音:hùn dùn
1.傳說中天地未形成時的那種元氣未分,模糊不清的狀態(tài)?!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富煦缥捶痔斓貋y,茫茫渺渺無人見。」《三國演義》第八六回:「昔混沌既分,陰陽剖判;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也作「渾沌」。
2.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樣子。唐。孫思邈〈四言〉詩:「一體混沌,兩精感激?!顾?。嚴羽《滄浪詩話。詩評》:「漢魏古詩,氣象混沌,難以句摘?!?br />3.糊涂無知的樣子。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這個養(yǎng)爺老的混沌了,我是劉季真的兒?!埂端疂G傳》第二四回:「混沌濁物,我倒不曾見日頭出半天里,便把著喪門關了?!?/div>
《國語辭典》:渾然(渾然)  拼音:hún rán
1.不分明、不可分別的樣子?!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渾然同惑,孰溫孰涼?」也作「混然」。
2.完全、全然。唐。韓愈〈至鄧州北寄上襄陽于相公書〉:「渾然天成,無有畔岸?!?/div>
《國語辭典》:發(fā)蒙(發(fā)蒙)  拼音:fā méng
1.啟發(fā)蒙昧?!兑捉?jīng)。蒙卦。初六》:「發(fā)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2.舊時指教兒童開始識字讀書。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五。發(fā)蒙師》:「或謂童稚發(fā)蒙之師,不必妙選,然先入者為之主,亦豈宜闊略。」
《國語辭典》:憒憒(憒憒)  拼音:kuì kuì
1.糊涂?!抖膛陌阁@奇》卷六:「試看金翠當年事,憒憒將軍更可哀?!?br />2.擾亂?!逗鬂h書。卷六九。何進傳》:「天下憒憒,亦非獨我曹罪也。」
《國語辭典》:昏迷  拼音:hūn mí
1.思緒昏亂迷惘。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諧讔》:「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埂度龂萘x》第七七回:「起坐內(nèi)室,秉燭看書,覺神思昏迷,伏幾而臥?!?br />2.愚昧不明事理?!段倪x。張協(xié)。雜詩》:「流俗多昏迷,此理誰能察?」《東周列國志》第一○六回:「趙王一向昏迷,惟郭開之言是聽?!?br />3.沉迷?!队⒘覀鳌返谝换兀骸疙樀勰抢飼缘?,只在深宮昏迷酒色,并不知外邊災異若何?!?br />4.失去知覺、意識?!度龂萘x》第四九回:「心腹攪痛,時復昏迷?!埂都t樓夢》第六九回:「于是血行不止,二姐就昏迷過去?!?/div>
《國語辭典》:混然  拼音:hùn rán
1.無分別的樣子?!盾髯印7鞘印罚骸甘固煜禄烊徊恢欠侵蝸y之所存者,有人矣。」也作「渾然」。
2.渾樸無所知的樣子?!盾髯印H逍А罚骸膏l(xiāng)也混然涂之人也,俄而并乎堯禹,豈不賤而貴矣哉?」
《漢語大詞典》:昏蒙(昏矇,昏濛)
亦作“ 昏瞢 ”。亦作“ 昏矇 ”。
(1).昏暗;陰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云月昏蒙,不甚可辨?!?清 葆光子 《物妖志·火》:“動則煨山岳而燼原野,靜則燭幽暗而破昏蒙。” 管樺 《第一課》:“在遮掩著野花的小河上……有昏蒙的塵霧在顫動。”
(2).指東西看上去模糊,不明亮。 王西彥 《古屋》第四部三:“鑲嵌在通往園子的門牖上的紅綠玻璃,也業(yè)已破損而昏蒙?!?br />(3).愚昧;糊涂。 唐 韓愈 《獨孤申叔哀辭》:“眾萬之生,誰非天邪?明昭昏蒙,誰使然邪?” 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二:“若果解傾人城傾人國, 武帝 雖甚昏蒙,其敢求之也?” 明 劉基 《題群龍圖》:“吹之呼龍出石谼,使我一見開昏瞢?!?王闿運 《〈八代文粹〉序》:“共學適道,既洗於昏矇;博文約禮,詎窮於鉆仰也?!?郭沫若 《塔·萬引》:“ 松野 聽著他女人的這一席話……他昏蒙的腦筋頓時清醒了起來?!?br />(4).指眼光昏花,蒙矓。 明 李東陽 《和沉地官時旸游城西朝天宮韻》:“壯懷益磊磈,陋目開昏蒙。”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一對昏蒙無神的眼睛,時常流著淚水。”
昏濛:昏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桂庵:“夜色昏濛,惟有滿江星點而已。” 艾蕪 《歐洲的風》:“趕著馬馱子不息地向前走,走,在這夜色昏濛的山中,在這崎嶇無路的坡上?!眳⒁姟?昏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