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7詞典 1分類詞匯 66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查 → 查槎”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按察  拼音:àn chá
巡察、稽查。唐。陳子昂〈上蜀川安危事〉:「乃命御史一人,專在按察?!埂度龂萘x》第五七回:「此時孔明按察四郡未回?!?/div>
《漢語大詞典》:校量
(1).衡量;考查。 唐 李靖 李衛(wèi)公問對卷下:“ 太宗 曰:‘然。吾謂不伐而屈人之兵者上也;百戰(zhàn)百勝者中也;深溝高壘以自守者下也。以是校量, 孫武 著書,三等皆具焉。’”隱居通議·雜錄引 宋 鄭克 折獄龜鑒:“ 滋 乃于市肆借金依塊形狀鎔寫校量,始稱其半,已及三百斤,盡計大數(shù),非二人以竹擔(dān)可舉。”《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頌聲作” 清 陳立 義疏:“因凡校量勤惰之處,亦謂之校?!?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蜥蜴的殘夢》:“他們對于這些史料不加重視,或則兢兢于古器物尺度輕重的校量,或則根據(jù)后來的歷法推譜所謂‘ 殷 歷’,真可以說是捧著金飯碗討飯了?!?br />(2).較量,計較。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陛下圣德含光,規(guī)模弘遠(yuǎn)……何用臨朝對眾與其校量?” 宋 張師正 括異志·張龍圖:“ 張 起視之,乃一老道士也。疑其狂且醉,不復(fù)與之校量?!?/div>
《漢語大詞典》:考訊(考訊)
(1).考查;詢問。國語·晉語六:“考訊其阜以出,則怨靖。” 韋昭 注:“訊,問也;阜,眾也;靖,安也。言內(nèi)直謀相親愛,乃考問百姓,知其虛實(shí),然后出軍用師,則怨惡自安息?!?br />(2).刑拷審訊。后漢書·梁節(jié)王暢傳:“ 豫州 刺史 梁相 舉奏 暢 不道,考訊,辭不服?!?span id="lfr8hzk" class="book">《文選·潘岳〈馬汧督誄〉序》:“考訊吏兵,以檟楚之辭連之。” 張銑 注:“訊,問也……言考問軍吏兵士?!?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xiàn)二·王公家書:“男赤心為國,奮不顧身,冒昧陳言,致皇上震怒,拏送鎮(zhèn)撫司考訊?!?/div>
《漢語大詞典》:討試(討試)
猶考查。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名實(shí):“ 東萊王 韓晉明 篤好文學(xué),疑彼製作,多非機(jī)杼,遂設(shè)讌言,面相討試?!?span id="kavimau" class="book">《周書·姚僧垣傳》:“ 梁武帝 召入禁中,面加討試, 僧垣 酬對無滯, 梁武帝 甚奇之?!?/div>
分類:考查
《漢語大詞典》:按劾
考查核驗;查驗彈劾。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若乃按劾之奏,所以明憲清國。”周書·代奰王達(dá)傳:“乃令所司,精加按劾,密表奏之。” 宋 曾鞏 《責(zé)御史制》:“某拔於疏遠(yuǎn)之中,服在此位,宜殫忠力以稱所蒙,而按劾大臣既非其實(shí),稽其分職則自餒焉?!?清 薛福成 《上曾侯相書》:“待其有過,大吏按劾而罷之?!?/div>
《國語辭典》:考校  拼音:kǎo jiào
考核、考試?!抖Y記。學(xué)記》:「比年入學(xué),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儒林外史》第六回:「二人聽這話,心里明白,不講考校的事了?!?/div>
《漢語大詞典》:考課(考課)
按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對官吏的政績進(jìn)行考核,以決定其升降賞罰。 章炳麟 《國故論衡·論式》:“ 晉 世 杜預(yù) 議攷課, 鎦毅 議罷九品中正……皆可謂綜覈事情矣?!?br />(1).檢查收成。國語·周語上“耨穫亦於籍” 三國 吳 韋昭 注:“言王亦至於籍考課之?!?汪遠(yuǎn)孫 《國語發(fā)正》:“孟子:‘春省耕而補(bǔ)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颊n,即省斂也?!?br />(2).指征斂的優(yōu)等。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詩:“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徵求考課。”
(3).按一定標(biāo)準(zhǔn)考核官吏優(yōu)劣,分別等差,決定升降賞罰,謂之“考課”。東觀漢記·張酺傳:“﹝刺史﹞考課眾職?!?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自長以上,考課遷用,轉(zhuǎn)以能升?!?span id="owbfvs0" class="book">《舊唐書·職官志二》:“凡考課之法,有四善:一曰德義有聞;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稱;四曰恪勤匪懈。善狀之外,有二十七最?!?明 丘浚 大學(xué)衍義補(bǔ)·正百官嚴(yán)考課之法:“本朝以百官考課之法,屬之吏部,內(nèi)外官皆以三年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始行黜陟之典,是則 有虞 之制也?!?br />(4).指考核學(xué)生的成績。新唐書·選舉志上:“吏民子弟學(xué)藝者,皆送于京學(xué),為設(shè)考課之法。”
《國語辭典》:考試(考試)  拼音:kǎo shì
出試題測驗考生的程度或技能。如:「入學(xué)考試」、「術(shù)科考試」。
《國語辭典》:辨論(辨論)  拼音:biàn lùn
針對同一問題,不同意見者當(dāng)面以言辭相互論爭?!独蠚堄斡洝返谝灰换兀骸竻s說申子平正與黃龍子辨論,忽聽背后有人喊道:『申先生,你錯了?!弧?/div>
《國語辭典》:考覈  拼音:kǎo hé
考查審核?!逗鬂h書。卷五四。楊震傳》:「考覈其事,則奸慝蹤緒,必可立得?!埂稌x書。卷四四。鄭袤傳》:「考覈舊文,刪省浮穢?!挂沧鳌缚己恕埂?/div>
《國語辭典》:考核  拼音:kǎo hé
考查審核?!度龂?。卷二二。魏書。衛(wèi)臻傳》:「考核降者,果守將詐所作也?!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欢兀骸赶壬?,你這話又欠考核了。古人所謂五葷者,蔥、韭、蒝荽之類,怎么不戒?」也作「考覈」。
《漢語大詞典》:詳考(詳考)
詳細(xì)考查。 清 曾國藩 《覆劉霞仙中丞書》:“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而古禮殘闕若此,則其他雖可詳考,又奚足以經(jīng)綸萬物。”
《國語辭典》:考驗(考驗)  拼音:kǎo yàn
考察、試驗?!妒酚?。卷六。秦始皇本紀(jì)》:「運(yùn)理群物,考驗事實(shí),各載其名?!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讣炊卣堅撋慈帐b赴院,以便考驗,申奏朝廷,引見擢用?!?/div>
《漢語大詞典》:考正(攷正)
考查訂正。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興御府書畫式:“余偶得其書,稍加攷正,具列於后?!?br />(1).考查核實(shí)。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中常侍 趙忠 喪父,殮為璵璠玉匣, 穆 下郡考正,乃至發(fā)墓視尸,其家稱冤自訴?!?span id="h5gb5ob" class="book">《漢書·朱穆傳》作“下郡案驗”。
(2).省察糾正;考核訂正。漢書·藝文志:“該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fēng)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梁書·蕭子顯傳:“又採眾家后漢,考正同異,為一家之書?!?宋 曾鞏 《〈新序〉目錄序》:“臣既考正其文字,因為其序?!?王先謙 《〈漢書補(bǔ)注〉序例》:“海內(nèi)耆古之士,承流嚮風(fēng),研窮 班 義,考正注文?!?/div>
《國語辭典》:考論(考論)  拼音:kǎo lùn
推考論斷?!稌?jīng)??装矅I袝颉罚骸敢运劮畷?,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更以竹簡寫之。」
分類:考查論證
《漢語大詞典》:試嘗(試嘗)
(1).嘗試。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臣觀 吳王 政驕矣,請試嘗之貸粟,以卜其事。” 宋 王安石 《答王深甫書》之三:“顧私心尚有欲言,未知可否,試嘗言之?!?清 馬曰璐 《晚菘》詩:“此中有真味,掩卷試嘗看?!?br />(2).考試、考查。宋史·選舉志四:“ 崇寧 以后,又復(fù) 元豐 制,而蔭補(bǔ)者須隸國學(xué)一年無過罰,乃試銓,若在學(xué)試嘗再入等,即免試?!?br />(3).謂先嘗一下食品,以了解其味道。《水滸傳》第四五回:“和尚道:‘乾爺多時不來,試嘗這酒?!?清 朱之瑜 《與佐藤舍人書》:“前諭糖梅將現(xiàn)在者進(jìn)上,思之畢竟不穩(wěn)當(dāng),今另製一瓶送上。已與 弘濟(jì) 面同試嘗,眼同封。”
《漢語大詞典》:推考
(1).追究考查。后漢書·皇甫嵩傳:“使鉤盾令 周斌 將三府掾?qū)?,案驗宮省直衛(wèi)及百姓有事 角 道者,誅殺千餘人,推考 冀州 ,逐捕 角 等?!?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五:“時 高琪 當(dāng)國,察其畏謹(jǐn),數(shù)以推考貴人?!?br />(2).推求考察;推求查考。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謝夷吾:“韜含六籍,推考星變?!?span id="12xf01k" class="book">《宋書·律歷志中》:“是以臣前以制典餘日,推考天路?!?宋 蘇軾 《應(yīng)詔論四事狀》:“朝廷德澤,十不行一,何也?推考其故,蓋提舉鹽事司執(zhí)文害意。” 魯迅 《書信集·致曹白》:“但細(xì)心的人(知道那一案件的),還可以推考出所記的是那一件公案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