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詞典 2分類詞匯 6
《國語辭典》:虛字(虛字)  拼音:xū zì
1.無用的贅字。南朝梁。鐘嶸詩品序〉:「爾來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拘攣補(bǔ)衲,蠹文已甚,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
2.語法學(xué)上指無具體意義的字,如介詞、連接詞、助詞、嘆詞等。也稱為「虛字眼兒」。
《漢語大詞典》:虛語(虛語)
(1).假話;空話。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覺自忘,其寢不夢,幾虛語哉。” 漢 鄒陽 《獄中上梁王書》:“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下官聞‘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謂徒虛語,乃今知之?!?明 劉基 《發(fā)普濟(jì)過明覺寺至深居記》:“人言天下名山水,多為浮屠所占,豈虛語哉?”
(2).不用典故的語句。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近 任昉 、 王元長 等,辭不貴奇,競須新事,爾來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div>
《國語辭典》:虛字對(虛字對)  拼音:xū zì duì
一種以虛字相對的對仗方式。如唐。駱賓王〈代徐敬業(yè)討武氏檄〉:「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其中「良有以也」與「豈徒然哉」便是一種虛字對。
《漢語大詞典》:助字
即虛字。 唐 柳宗元 《復(fù)杜溫夫書》:“﹝吾﹞立言狀物,未嘗求過人,亦不能明辨生之才致。但見生用助字,不當(dāng)律令,唯以此奉答。” 金 王若虛 《史記辨惑一》:“《孔子世家》《楚狂接輿歌》曰:‘往者不可諫兮,來者猶可追也?!觾芍?,不惟非其本語,抑亦亂其聲韻矣?!?朱自清 《中國語的特征在那里》:“詞就是虛字,又稱‘助字’;詞例是虛字的用法?!?/div>
分類:虛字
《國語辭典》:實(shí)字(實(shí)字)  拼音:shí zì
1.舊日詞章家稱有具體意義的名詞為「實(shí)字」。
2.文句中表示實(shí)際意義、有事理可解的字詞,如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也稱為「實(shí)詞」。
《國語辭典》:實(shí)詞(實(shí)詞)  拼音:shí cí
文句中表示實(shí)際意義、有事理可解的字詞,如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也稱為「實(shí)字」。
《漢語大詞典》:語辭(語辭)
(1).訴訟之辭。 三國 蜀 諸葛亮 《便宜十六策·考黜》:“或有縱罪惡之吏,害告訴之人,斷絶語辭,蔽藏其情?!?br />(2).文言虛字。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案諸字書,‘焉’者鳥名,或云語辭,皆音於愆反?!?金 王若虛 《謬誤雜辨》:“論語稱夫子‘便便言,唯謹(jǐn)爾’?!āZ辭也?!?清 俞樾 群經(jīng)平議·論語一:“詩·大東篇‘睠言顧之’,荀子·宥坐篇作‘眷焉’,后漢書·劉陶傳作‘睠然’,‘焉’與‘然’皆語辭,則‘言’亦語辭?!?/div>
《國語辭典》:語詞(語詞)  拼音:yǔ cí
1.指語法中「述語」、「說明語」、「表語」或「謂語」。
2.詞或詞組的合稱??勺鳛榫渥拥慕Y(jié)構(gòu)成分。也作「語辭」。
《漢語大詞典》:語辭(語辭)
(1).訴訟之辭。 三國 蜀 諸葛亮 《便宜十六策·考黜》:“或有縱罪惡之吏,害告訴之人,斷絶語辭,蔽藏其情?!?br />(2).文言虛字。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案諸字書,‘焉’者鳥名,或云語辭,皆音於愆反。” 金 王若虛 《謬誤雜辨》:“論語稱夫子‘便便言,唯謹(jǐn)爾’?!āZ辭也。” 清 俞樾 群經(jīng)平議·論語一:“詩·大東篇‘睠言顧之’,荀子·宥坐篇作‘眷焉’,后漢書·劉陶傳作‘睠然’,‘焉’與‘然’皆語辭,則‘言’亦語辭。”
《國語辭典》:經(jīng)傳釋詞(經(jīng)傳釋詞)  拼音:jīng zhuàn shì cí
書名。清王引之撰,十卷。廣泛蒐集經(jīng)籍及周、秦、西漢書中的助詞虛字共一百六十個,分字編次,詳述意義及用法,是研究訓(xùn)詁、文法的重要著作。后清孫經(jīng)世所著《經(jīng)傳釋詞補(bǔ)》與《再補(bǔ)》,吳昌瑩著的《經(jīng)詞衍釋》,均有補(bǔ)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