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p id="qsqrz"></rp>
    <dfn id="qsqrz"></dfn>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2詞典 1分類詞匯 21
    《國語辭典》:貢院(貢院)  拼音:gòng yuàn
    科舉時代舉行會試、鄉(xiāng)試的場所?!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改菚r弟嚇了一跳,通身冷汗,醒轉(zhuǎn)來,拿筆在手,不知不覺寫了出來,可見貢院里鬼神是有的?!?/div>
    《國語辭典》:策士  拼音:cè shì
    1.有計謀的人。《史記。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傳》太史公曰:「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zhàn)國之策士也?!?br />2.對策取士之制。清。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策》:「夫策士之制,始于漢文,晁錯所對,蔚為舉首?!?/div>
    《國語辭典》:策試(策試)  拼音:cè shì
    古代以對策取士之考試,稱為「策試」?!逗鬂h書。卷四四。徐防傳》:「臣以為博士及甲乙策試,宜從其家章句,開五十難以試之?!固?。韓愈 唐故相權(quán)公墓碑:「前后考第進士,及廷所策試士,踵相躡為宰相達官?!?/div>
    《國語辭典》:策問(策問)  拼音:cè wèn
    1.古代一種取士的方式。漢置,大抵分為制策、試策二種。《后漢書。卷四。孝和帝紀》:「帝乃親臨策問,選補郎吏?!?br />2.卜筮占問。漢。袁康《越絕書。卷一四。越絕德序外傳記十八》:「范蠡因心知意,策問其事,卜省其辭,吉耶兇耶?」
    《漢語大詞典》:鵠袍(鵠袍)
    白袍。古代應試士子所服。 宋 楊萬里 《送項圣與詣太常》詩:“鵠袍詣闕柳袍歸,來年書院更光輝?!?宋 方岳 《送劉仲子就試》詩:“鵠袍纔脫須重讀,六籍久為場屋苦?!?元 王逢 《寄林季文周叔彬二進士時訓松庠弟子員》詩:“鵠袍聯(lián)射圃,魚飯獨經(jīng)帷?!?/div>
    《國語辭典》:棘圍(棘圍)  拼音:jí wéi
    1.用荊棘圍成的場所?!缎绿茣?。卷一六三。柳公綽傳》:「檢校金部郎中、脩宮使,設棘圍于市。」
    2.科舉時代的考場。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將棘圍守暖,把鐵硯磨穿?!挂卜Q為「棘闈」、「棘院」。
    《漢語大詞典》:試士(試士)
    指古代為授與官職而考試士子。 唐 柳宗元 《唐故秘書少監(jiān)陳公行狀》:“初禮部試士,有與親戚者,則附于考功,莫不陰授其旨意而為進退者。” 明 歸有光 《送余先生南還序》:“今年南宮試士,先生受命司考校,所取士三十人,天下以為得人?!?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 漢 興試士,呫嗶之徒,相率應制,以博祿位?!?/div>
    《國語辭典》:棘院  拼音:jí yuàn
    科舉時代的考場。元。劉詵〈中秋留故居兄弟對月分韻得多字〉詩:「棘院功名風雨過,柴門兄弟月偏多?!挂卜Q為「棘圍」、「棘闈」。
    《漢語大詞典》:士籍
    (1). 魏 晉 南北朝 時門閥士族的名籍譜系。參閱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jié)。
    (2).各地科考應試士人的名籍簿。參閱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置士籍》、續(xù)文獻通考·選舉一
    (3). 明 洪武 二十一年命進士立石題名于太學,以記載進士名籍,稱士籍。 唐 代稱進士登科記, 宋 代稱進士小錄。參閱續(xù)文獻通考·選舉二。
    《國語辭典》:帖括  拼音:tiè guā
    唐代舉子把經(jīng)書里難記的句子編成歌訣,以便誦讀,稱為「帖括」。后來通指科舉的文字?!度辶滞馐贰返谒牧兀骸刚撚啻笙壬呐e業(yè),雖不是時下的惡習,他要舉國初帖括的排場,卻也不是中和之業(yè)。」
    《國語辭典》:復試(複試)  拼音:fù shì
    有些考試分成兩階段,第二階段稱為「復試」。如:「本研究所入學考試,第一階段初試為筆試,第二階段復試為面試?!?/div>
    《國語辭典》:口義(口義)  拼音:kǒu yì
    1.口述經(jīng)義,為唐代科舉取士的一種方法?!缎绿茣>硭乃?。選舉志上》:「明經(jīng)停口義,復試墨義十條?!?br />2.講義。如宋代胡瑗著有《周易口義》及《洪范口義》。
    《漢語大詞典》:徵事
    1.征引故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解者,釋也。解釋結(jié)滯,徵事以對也?!?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六代文章之學,有徵事,有策事。徵者共舉一物,各疏見聞,多者見勝?!?br />2.古代試士“策問”內(nèi)容之一。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策問五道。舊例:三道為事務策,一道為方略,一道為徵事?!?br />3. 漢 官名,丞相屬官,同六百石。漢書·昭帝紀:“丞相徵事 任宮 手捕斬 桀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漢儀注》徵事比六百石。皆故吏二千石不以臧罪免者為徵事,絳衣奉朝賀正月?!?/div>
    《漢語大詞典》:問策(問策)
    策問。 漢 以來試士,以政事、經(jīng)義等設問寫在簡策上使之條對,后稱試士的考題為策問。 明 楊慎 升庵詩話·蘇堤始末:“ 宋 之世,修 六塔河 、 三股河 , 安石 以 范子淵 、 李仲昌 專其事……績敗功圮,而姦臣 李清臣 為考官,猶以修河問策欲掩護之?!?/div>
    《漢語大詞典》:征事(徵事)
    (1).征引故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解者,釋也。解釋結(jié)滯,徵事以對也?!?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六代文章之學,有徵事,有策事。徵者共舉一物,各疏見聞,多者見勝?!?br />(2).古代試士“策問”內(nèi)容之一。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策問五道。舊例:三道為事務策,一道為方略,一道為徵事?!?br />(3). 漢 官名,丞相屬官,同六百石。漢書·昭帝紀:“丞相徵事 任宮 手捕斬 桀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漢儀注》徵事比六百石。皆故吏二千石不以臧罪免者為徵事,絳衣奉朝賀正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