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200,分347頁顯示  上一頁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金井
金殿
百金
金仙
金沙
金粉
金尊
金印
金樽
賜金
金雞
金鼎
南金
金鼓
金聲
《國(guó)語辭典》:金井  拼音:jīn jǐng
1.井欄上有金碧輝煌雕飾的井。明。李雯〈鵲踏枝。慘碧愁黃無氣力〉詞:「昨夜小樓四壁,半堆金井霜華白?!?br />2.墓穴。〈喻世明言。卷一六。范巨卿雞黍死生交〉:「因此扶柩到此,眾人拽棺入金井,并不能動(dòng),因此停住墳前,眾都驚怪?!?/div>
《國(guó)語辭典》:金殿  拼音:jīn diàn
宮殿的美稱。唐。王維 酬郭給事詩:「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固?。王昌齡長(zhǎng)信秋詞〉五首之三:「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tuán)扇暫裴回。」
分類:宮殿
《國(guó)語辭典》:百金  拼音:bǎi jīn
1.比喻價(jià)值昂貴。《史記。卷一○。孝文本紀(jì)》:「嘗欲作露臺(tái),召匠計(jì)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產(chǎn),吾奉先帝宮室,??中咧?,何以臺(tái)為!』」《晉書。卷六七。列傳。郗鑒》:「性好聞人棲遁,有能辭榮拂衣者,超為之起屋宇,作器服,畜仆豎,費(fèi)百金而不吝?!?br />2.比喻優(yōu)秀的人才,或稱尊貴的人。南朝宋。鮑照〈詠史詩〉:「百金不市死,明經(jīng)有高位。」南朝梁。沈約〈應(yīng)詔樂游苑餞呂僧珍詩〉:「超乘盡三屬,選士皆百金。」
《漢語大詞典》:金仙
指佛。 唐 李白 《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詩:“朗悟前后際,始知金仙妙?!?王琦 注:“金仙,謂佛?!?明 葉憲祖 《丹桂鈿合》第一折:“忽被閒情惱,徘徊夜未眠,月中乘興去,還擬問金仙?!?清 姚鼐 《岳麓寺》詩:“試將萬古懷,移問金仙術(shù)?!?/div>
分類:
《漢語大詞典》:金沙
(1).含有金子的沙礫。《文選·左思〈蜀都賦〉》:“金沙銀礫,符采彪炳,暉麗灼爍。” 劉逵 注:“ 永昌 有水,出金,如糠在沙中?!?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黃家亭子》詩之二:“有徑金沙軟,無人碧草芳?!?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富民說:“蓋南、北 天山 金沙最富,淘者甚眾,記不絶書?!?br />(2).井名。 唐 李商隱 《昭郡》詩:“繩爛 金沙井 ,松乾乳洞梯?!?馮浩 箋注:“方輿勝覽:‘ 金沙井 在 平樂府 治東?!?span id="1nzm1h4" class="book">《平樂縣志》:‘在 塘背庵 內(nèi)。 唐 李義山 所詠也。近為僧填,不可復(fù)問。’”
(3).泉名。元史·世祖紀(jì)七:“賜 湖州 長(zhǎng)興縣 金沙泉 名為 瑞應(yīng)泉 。 金沙泉 不常出, 唐 時(shí)用此水造紫筍茶進(jìn)貢?!?br />(4).借指泉水。 宋 蘇軾 《佛日山榮長(zhǎng)老方丈》詩之三:“東麓云根露角牙,細(xì)泉幽咽走金沙?!?清 許承欽 《由來鶴橋登樓觀趵突泉》詩:“檻外金沙玉蕊繁,誰開眼界任瀾翻?!?br />(5).見“ 金沙羅 ”。
(6).見“ 金砂 ”。
(7).見“ 金沙江 ”。
《漢語大詞典》:金沙羅(金沙羅)
花名。《廣群芳譜·花譜二一·金沙》:“金沙羅似酴醿花,單瓣,紅艷奪目?!币嗍》Q“ 金沙 ”。 宋 王安石 《題金沙》:“海棠開后數(shù)金沙,高架層層吐絳葩?!?宋 楊萬里 《度雪臺(tái)》:“酴醿正要金沙映,莫道金沙只漫栽?!?元 揭傒斯 《雙秀圖》詩:“卻思前日春宮直,看足金沙看海棠?!?/div>
分類:花名
《漢語大詞典》:金砂
亦作“ 金沙 ”。 指古時(shí)道家以金石煉成的丹藥。《參同契》卷上:“金砂入五內(nèi),霧散若風(fēng)雨?!?唐 李白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餌之以金砂,既而童顏益春,真氣愈茂?!?王琦 注:“金砂,仙藥也?!?唐 李白 《早望海霞邊》:“一餐咽瓊液,五內(nèi)發(fā)金沙。”
《國(guó)語辭典》:金沙江  拼音:jīn shā jiāng
河川名。源于青海省巴顏喀喇山南麓,為長(zhǎng)江的上游,因產(chǎn)沙金而得名。至玉樹以下始稱為「金沙江」。也稱為「麗水」。
《國(guó)語辭典》:金粉  拼音:jīn fěn
1.婦女妝飾用的鉛粉。清。吳梅〈桂枝香。憑高岸幘〉詞:「笛中唱到漁歌子,剩無多金粉堪惜。」
2.黃金的粉末。唐。景審 題所書黃庭經(jīng)后詩:「金粉為書重莫過,黃庭舊許右軍多?!?br />3.花蕊上的黃色粉末。唐。李白〈酬殷明佐見贈(zèng)五云裘歌〉:「輕如松花落金粉,濃似苔錦含碧滋。」唐。溫庭筠 牡丹詩二首之二:「水漾晴紅壓疊波,曉來金粉覆庭莎?!?br />4.黃色的菊花。宋。歐陽修〈漁家傲。九日霜秋秋已盡〉詞:「遺金粉,人家簾幕重陽近?!?/div>
《漢語大詞典》:金尊
見“ 金樽 ”。
《國(guó)語辭典》:金樽  拼音:jīn zūn
形容精美的酒器?!段倪x。謝靈運(yùn)。擬鄴中集詩。應(yīng)玚詩》:「列坐蔭華欀,金樽盈清醑?!固?。李白〈將進(jìn)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duì)月?!?/div>
分類:酒尊
《國(guó)語辭典》:金印  拼音:jīn yìn
1.黃金鑄成的印章,只有公卿貴人才能佩帶?!稘h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相國(guó)、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jī)?!顾?。陸游〈長(zhǎng)歌行〉:「金印煌煌未入手,白發(fā)種種來無情?!?br />2.犯人臉上的刺字?!毒┍就ㄋ仔≌f。志誠(chéng)張主管》:「張勝看張員外面上刺著四字金印,蓬頭垢面,衣服不整齊。」《水滸傳》第二七回:「取一面七斤半鐵葉團(tuán)頭護(hù)身枷釘了,臉上免不得刺了兩行金印,迭配孟州牢城?!?/div>
《國(guó)語辭典》:金樽  拼音:jīn zūn
形容精美的酒器?!段倪x。謝靈運(yùn)。擬鄴中集詩。應(yīng)玚詩》:「列坐蔭華欀,金樽盈清醑?!固啤@畎住磳⑦M(jìn)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duì)月?!?/div>
分類:酒尊
《駢字類編》:賜金(賜金)
唐 杜甫 丹青引贈(zèng)曹將軍霸 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仆皆惆悵。
分類:賜金
《國(guó)語辭典》:金雞(金雞)  拼音:jīn jī
1.雞。十二生肖中,酉為雞,又酉于五行中屬金,故稱為「金雞」。《水滸傳》第四五回:「自古道:『莫說歡娛嫌夜短,只要金雞報(bào)曉遲。』」
2.古代下詔書大赦時(shí),在竿上設(shè)雞,口銜紅旗,以示吉辰。因其雞頭裝飾黃金,故稱為「金雞」。見《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后比喻為赦罪。唐。李白〈流夜贈(zèng)辛判官〉詩:「我愁遠(yuǎn)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
3.錦雞的別名。參見「錦雞」條。
《漢語大詞典》:金鼎
(1).黃金炊具。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
(2).為鼎類炊具的美稱。 宋 陳師道 《滿庭芳·詠茶》詞:“華堂靜,松風(fēng)竹雪,金鼎沸湲潺?!?br />(3).特指道士煉丹之鼎爐。 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琉璃作盌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唐 聶夷中 《訪嵩陽道士不遇》詩:“先生五岳游,文焰滅金鼎?!?唐 呂巖 《漁父·神異》詞:“金鼎內(nèi),迴朦朧。換骨添筋處處通。”
(4).借指煉丹或煉丹之術(shù)。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傾家事金鼎,年貌可長(zhǎng)新?!?明 陸采 《明珠記·訪俠》:“愿棄了升斗微官,早學(xué)那刀圭金鼎?!?br />(5).指九鼎。古代傳說 夏 鑄九鼎,奉為傳國(guó)之寶。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夏 鑄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肅慎 之楛矢。”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旄頭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焙笠嘤靡杂髦竾?guó)家宰輔大臣。 宋 曾鞏 《送沈諫議》詩:“金鼎鹽梅須大用,九霄應(yīng)已夢(mèng)儀刑?!?元 李獻(xiàn)卿 《劉寓叔先生挽詩》:“便調(diào)金鼎佐無為,鳳池坐數(shù) 汾陽 考?!?br />(6).鼎形的金香爐。紅樓夢(mèng)第七六回:“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div>
《國(guó)語辭典》:南金  拼音:nán jīn
本指荊州、揚(yáng)州所產(chǎn)的黃金,品質(zhì)純良?!对娊?jīng)。魯頌。泮水》:「元龜象齒,大賂南金。」后比喻優(yōu)秀的人才?!稌x書。卷六八。薛兼?zhèn)鳌罚骸赋跞肼澹究諒埲A見而奇之,曰:『皆南金也?!弧固啤TS渾〈寄郴州李相公〉詩:「高樓王與謝,逸韻比南金?!?/div>
《國(guó)語辭典》:金鼓  拼音:jīn gǔ
古時(shí)作戰(zhàn)壯聲勢(shì)的器具。擊鼓則表示進(jìn)軍,鳴金則示意收兵?!蹲髠?。僖公二十二年》:「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jié)h。司馬相如〈上林賦〉:「族居遞奏,金鼓迭起?!?/div>
分類:金鼓金和
《國(guó)語辭典》:金聲(金聲)  拼音:jīn shēng
1.鉦聲。借指止兵?!稘h書。卷五四。李廣傳》:「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埂段倪x。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二》:「將秉先登羽,豈敢聽金聲。」
2.人名。(西元1598~1645)明休寧人,字正希,工制藝,通佛法,崇禎間官御史,總督諸軍。清師陷南都,聲聚集義勇以抗,事敗后被執(zhí)而死,謚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