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間 → 閑間閒”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1794,分120頁顯示  上一頁  101  102  103  104  105  107  108  109  110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四義──世間四義
五無間獄
五種難得寶──世間五種難得寶
七丈夫──世間七丈夫
九執(zhí)──外道計九執(zhí)生世間
十身──融三世間十身
融三世間為十身
世間般若
出世間般若
世間精進
出世間精進
世間忍
出世間忍
世間方便
出世間方便
四義──世間四義
【三藏法數(shù)】
(出析玄記)
世間者,即三藏教四加行中,最后世第一位也。以其是有漏法,故名世間;于中最勝,故名第一,有四義焉。(四加行者,謂一煖、二頂、三忍、四世第一也。以其加功進行故也。)
〔一、可破壞〕,謂世間有漏煩惱等法,體本虛妄,自性不實,皆是無常,故名可破壞也。
〔二、有生滅〕,謂世間一切諸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皆從因緣別離而滅,故名有生滅也。
〔三、隱真理〕,謂世間有漏煩惱等法,障覆真空之理,不能顯發(fā),故名隱真理也。
〔四、性有漏〕,謂世間煩惱等法,其性實;能招集有漏生死之果,故名性有漏也。
五無間獄
【三藏法數(shù)】
(出地藏經(jīng))
五無間獄者,謂法界有情眾生,隨所造業(yè),受此苦報,無間斷也。
〔一、趣果無間〕,趣即向也,謂諸有情,不問男子、女人、老、幼、貴、賤及天、龍、神、鬼,罪業(yè)所感,悉同受之,故名趣果無間。
〔二、受苦無間〕,謂諸有情,于劍樹刀山,鑊湯壚炭,洋銅鐵汁,備受諸苦,無有休歇,故名受苦無間。
〔三、時無間〕,謂諸有情,墮此地獄,歷劫受罪,無時間歇,故名時無間。
〔四、命無間〕,謂諸有情,墮此地獄,從初入時,至百千萬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受苦無間,故名命無間。
〔五、形無間〕,謂此地獄,縱廣八萬由旬,一切有情,于中受苦,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名形無間。(梵語由旬,華言限量。)
五種難得寶──世間五種難得寶
【三藏法數(shù)】
(出四分律)
世之珍寶,雖世間希有,求之易得。若值佛出世,及聞正法,又能聞法信解,如法而行,展轉教化人能信樂。此之五種,尤為世間希有,故皆名難得寶也。
〔一、佛出世間〕,謂諸佛世尊,雖法身常住不滅,眾生盲冥,難可得見。今佛出現(xiàn)世間,為令一切眾生成就,大事因緣,甚為希有,是為世間難得之寶。
〔二、聞佛說法,為他人說〕,謂諸眾生既得見佛聞法,復為他人隨力演說,令其出離生死,成無上道,甚為希有,是為世間難得之寶。
〔三、聞法信解〕,謂諸眾生既聞法已,又能起正信心,思惟其義,依教修行,甚為希有,是為世間難得之寶。
〔四、如法而行〕,謂諸眾生既信受正法,思惟其義,復能如法精進修行,當?shù)脽o上菩提之道,甚為希有,是為世間難得之寶。
〔五、得信樂者〕,謂諸眾生為人演說正法,而得其人信樂不疑,則其教法流通,展轉獲益,甚為希有,是為世間難得之寶。
七丈夫──世間七丈夫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疏)
謂能制心離欲,身無過惡,心懷道德,修諸梵行,具此七法,名為世間丈夫也。(梵行,即凈行也。)
〔一、長壽〕,長壽者,謂壽命延長,久住世間,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二、妙色〕,妙色者,謂形儀英偉,色相端嚴,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三、無病〕,無病者,謂宿福深厚,無病少惱,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四、非半擇迦〕,梵語半擇迦,華言變。謂有能變男女之形,即五種不男之一也。今言非者,非是不男,非仆非女,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五、智慧〕,智慧者,謂有智慧,信受正法,身心猛利,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六、威肅〕,威肅者,謂威容整肅,發(fā)言人所信服,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七、大宗葉〕,大宗葉者,謂其家世貴盛,宗支奕葉,流芳永久,能修梵行,故名丈夫。
九執(zhí)──外道計九執(zhí)生世間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
謂諸外道,不了法本無生,法亦無滅;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生滅隨緣,本無自性。卻乃隨情計度,妄生執(zhí)著,以為一物而能出生世間萬物,故有九種邪見之論也。
〔一、執(zhí)時〕,時即時節(jié),謂時散外道,執(zhí)一切物皆從時生,如種植等物,有時生果,有時不生,遂以時有作用?;蚴婊蚓?,令彼枝條隨時榮枯。時雖微細,固不可見,以節(jié)氣華實之類,故知有時。是故執(zhí)時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執(zhí)方〕,方即方所。謂方論師,計東西南北四方皆能生人,人生天地,滅后還入于方。蓋謂盡虛空界,無不是方、是所,一切人物,或生或死,不離方所。故執(zhí)方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也。
〔三、執(zhí)微塵〕,微塵,極細之塵也。謂路伽耶論師,計色心等法,皆從極細所生。謂四大極細是常,能生粗色,雖是極微,而體實有,以世間粗物無常,極微之因不壞。是故執(zhí)極微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也。(梵語路伽耶,華言順世。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四、執(zhí)空〕,空即虛空。謂口力論師,執(zhí)虛空為萬物因,以為從空生風,從風生火,從火生煖,煖生水,水生凍,凍堅作地,地生五谷,五谷生命,命沒還歸虛空。是故執(zhí)空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也。(五谷者,禾麻黍菽麥也。)
〔五、執(zhí)大種〕,謂順世外道,執(zhí)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是能生萬物之因。以為世間萬物,從四大生,滅后還歸四大。如身根,堅相是地,濕相是水,熱相是火,動相是風,乃知身與萬物,不離四大。是故執(zhí)四大種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也。
〔六、執(zhí)神我〕,神我者,外道執(zhí)第八藏識為神我也。謂迦毗羅外道,論二十五諦之主,以為冥初生覺,從覺生我心,從我心生色聲香味觸五塵,從五塵生地水火風空五大,從五大生眼耳鼻舌身意手足口大遺小遺十一根,并神我,共成二十五諦。以前二十四諦從神我而生,依神我為主,謂神我常覺明了,安處其中,常住不壞,攝受諸法。是故執(zhí)神我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也。(梵語迦毗羅,華言黃色。謂其頭如金色,嘗作僧祛論者是也。冥初者,又曰冥諦。謂外道能觀八萬劫事,八萬劫前,則冥然不見故也。覺者,即知覺也。我心者,即外道我慢之心也。)
〔七、執(zhí)勝妙〕,勝妙者,謂那羅延天最勝最妙也。蓋韋陀論師,執(zhí)那羅延天能生四姓,謂口生婆羅門,兩臂生剎利,兩生毗舍,兩腳生首陀,蓋那羅延臍中生大蓮華,蓮華之上生梵天,梵天能生萬物。乃以此天是梵天之主,最勝最妙,是故執(zhí)此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也。(梵語那羅延,華言鉤鎖力,又云堅固。梵語韋陀,華言智論。梵語婆羅門,華言凈行。梵語剎帝利,華言田主,即王種也。梵語毗舍,華言商賈。梵語首陀,華言農人。)
〔八、執(zhí)自在天〕,自在天者,即色究竟天,三千世界之主也。此涂灰外道,并諸婆羅門,共執(zhí)自在天是萬物之因。謂此天有四德:一體實、二遍、三常、四能生諸法。又計此天有三身:一者,法身,謂體常周遍,量同虛空,能生萬物。二、受用身,謂在色天之上。三、變化身,謂隨形六道,教化眾生。是故執(zhí)此天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也。(色究竟天即色界第十八天也。涂灰者,謂以灰涂身,而為苦行,因而名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九、執(zhí)大梵天〕,大梵天,色界初禪天也。即韋陀論師所執(zhí)那羅延天,能生四姓,又從臍中生大蓮華,蓮華之上,有梵天祖翁。梵天能生一切有命、無命之物,是故執(zhí)此天是常、是一、是萬物因、是涅槃因也。(祖翁者,謂梵天是萬物之祖也。)
十身──融三世間十身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疏)
融者,通也、會也。三世間者,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三、智正覺世間也。謂菩薩知諸眾生心,隨其所樂,融會三種世間,以為十身。復以十身及自身遞互相作,融通無礙,是名融三世間十身也。(隔別名世,間差名間。有情世間,即眾生世間;器世間,即國土世間,謂世界如器故也;智正覺世間,即佛世間。以其一一隔別間差,故通稱為世間也。遞互相作者,謂菩薩如以眾生身作自身,亦作國土身,乃至虛空身之類,此之十身,與菩薩自身,一一遞互相作融通無礙也。)
〔一、眾生身〕,眾生身者,謂五蘊眾共和合而生其身,即有情世間諸眾生身也。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即以眾生身作自身,亦作國土身,乃至虛空身也。(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二、國土身〕,國土身者,謂山河大地,諸器世間,剎土身也。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即以國土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乃至虛空身也。
〔三、業(yè)報身〕,業(yè)報身者,謂煩惱為因,所感業(yè)報身也。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即以業(yè)報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乃至虛空身也。
〔四、聲聞身〕,聲聞身者,謂聞佛聲教,悟真諦理,所證聲聞身也。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即以聲聞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乃至虛空身也。
〔五、獨覺身〕,獨覺身者,謂出無佛之世,獨宿孤峰,觀物變化,無師自悟,所證獨覺身也。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即以獨覺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乃至虛空身也。
〔六、菩薩身〕,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菩薩于有情眾生之中,既自覺悟,亦能覺他,有情所證菩薩身也。菩薩隨彼心之所樂,即以自身現(xiàn)眾生身,乃至虛空身也。
〔七、如來身〕,如來身者,謂乘如實道,來成正覺,為如來身也。菩薩隨諸眾生心之所樂,即以如來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乃至虛空身也。
〔八、智身〕,智身者,謂智慧圓明,一切諸法,皆能決了,為智慧身也。菩薩隨諸眾生心之所樂,即以智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乃至虛空身也。
〔九、法身〕,法身者,謂所證無漏法界之體,而為法身也。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乃至虛空身也。(無漏者,謂惑業(yè)凈盡,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十、虛空身〕,虛空身者,謂非眾生國土諸有量身,乃是無名無相之虛空身也。菩薩隨彼心之所樂,即以虛空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乃至法身也。
融三世間為十身
【三藏法數(shù)】
融即融會之義。隔別名世,間差名間。即眾生、國土、智正覺之三世間也。言融三世間為十身者,眾生身、業(yè)報身即眾生世間,國土身即國土世間,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即智正覺世間也。
世間般若
【三藏法數(shù)】
謂諸菩薩,唯依讀誦書寫,為他演說三乘道教,勸正修行,滅除煩惱惑業(yè),不行寂靜真實般若,常行有見有相般若。如是般若,有取有著,是名世間般若。(有見有相般若,即世間之智。如劬賓大臣分閻浮提七分而能息諍,智滿祖師云:正取世間之智,為般若也。)
出世間般若
【三藏法數(shù)】
謂諸菩薩,精勤修習菩提道時,隨力聽聞,為他演說三乘正法,而于其中,心如虛空,平等寂滅,離諸名相,如是般若,無取無著,是名出世間般若。(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
世間精進
【三藏法數(shù)】
謂諸菩薩精進勇猛,勤修布施、持戒等諸福業(yè),如是精進,依諸果報,依諸福業(yè),有漏有取,是名世間精進。
出世間精進
【三藏法數(shù)】
謂諸菩薩勇猛精進,于諸眾生其心平等,除滅一切煩惱業(yè)苦。如是精進,無漏無取,無所依止,是名出世間精進。
世間忍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以有漏心,依諸福業(yè),安忍世間種種苦惱違逆等事,是為世間忍也。
出世間忍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但為利益一切有情,起平等大悲之心,安忍種種苦樂逆順之境,而不見諸法生滅之相,是為出世間忍。
世間方便
【三藏法數(shù)】
謂諸菩薩,或為自利,或為利他,示現(xiàn)種種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有所得,有所執(zhí)著,是名世間方便。
出世間方便
【三藏法數(shù)】
謂諸菩薩,但為利他,不為自利,示現(xiàn)種種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無所得,無所執(zhí)著,是名出世間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