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間 → 閑間閒”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4—666 【介紹】: 唐瀛州饒陽人,遷居永泰。善屬文。太宗時以對策擢第,授門下省典儀。以文翰見知,歷太子舍人、崇賢館直學(xué)士。高宗時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進弘文館學(xué)士。與許敬宗等支持立武后,擢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累官至吏部尚書,封河間郡公。貌狀溫恭,與人言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凡忤意者,皆中傷之,故時人號為“笑中刀”。又以陰柔而害物,謂之“李貓”。義府恥其家代無名,嘗奏委呂才等重修《氏族志》,凡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并收天下舊志焚之。后以罪流巂州,憤而卒。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14—666 原籍瀛州饒陽(今河北饒陽),自其祖遷居永泰(今四川鹽亭東北)。太宗貞觀八年(634)舉進士,授門下省典儀。歷監(jiān)察御史,遷太子舍人,加崇賢館直學(xué)士,與來濟俱以文翰見知,時稱“來李”。高宗立,遷中書舍人,加弘文館學(xué)士。以上表請立武昭儀為后,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顯慶二年(657)遷中書令,進封河間郡公。龍朔三年(663),稍遷右相。坐贓除名,長流巂州,乾封元年(666)卒。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義府貌似溫恭,實則陰險奸佞,有“笑中刀”、“人貓”之稱。曾預(yù)修《晉書》、《永徽五禮》等,著有《李義府集》40卷(《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下》作39卷,本傳作30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8首。
唐詩匯評
李義府(614—666),瀛州饒陽(今河北饒陽)人。貞觀八年(634)對策擢第,補門下省典儀,尋除監(jiān)察御史、太子舍人。高宗朝,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以贊立武昭儀為皇后,擢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遷中書令。怙武后之勢,蓄邪黷貨,稔惡嫉賢,而貌似溫恭,故人謂“笑中有刀”,又謂之為“李貓”。龍朔三年,除名長流巂州,卒于流所。有《李義府集》四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八首。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義府。瀛州饒陽人。貞觀八年擢第。補門下省典儀。累除舍人。加崇賢館直學(xué)士。高宗立。叩閣上表。請立武昭儀為后。擢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賜爵廣平縣男。尋進爵為侯。拜中書令。封河間郡公。龍朔三年遷右相。坐贓除名。流巂州。乾封元年卒。年五十三。如意元年。武后以其有翊贊功。追贈揚州大都督。

作品評論

舊唐書本傳
(義府)與太子司議郎來濟俱以文翰見知,時稱“來李”?!x府才思精密,所謂猩猩能言。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僧人。生平不詳。有集1卷,唐時傳至日本,《日本國見在書目》曾著錄,已佚?!度圃娨荨肥赵?句,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千載佳句》卷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33—712 【介紹】: 唐燕國薊人,字密,一字閑從。以司成館進士入仕,累歷州縣。擢監(jiān)察御史里行,奉使黔中監(jiān)選。武則天光宅間,巡察河南,升賢黜罪,能執(zhí)其中,累遷司勛員外郎。永昌中,為酷吏周興誣,貶溫州固安令。中宗復(fù)位,入為司門郎中,官至常州刺史。工著述,有《先君親友傳》、《河南巡察記》及文集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2 【介紹】: 唐瀛州饒陽人,字興宗。李義府子。沈厚有度。六歲時授周王府文學(xué)。累遷右散騎常侍,襲封河間郡公。從張柬之誅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中宗時拜右羽林大將軍,進封趙國公。累轉(zhuǎn)左領(lǐng)軍衛(wèi)大將軍。卒贈幽州都督。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興宗,瀛州饒陽(今河北饒陽)人。高宗時宰相李義府少子。以父蔭入仕。武后長安末,累遷右散騎常侍,襲封河間郡公。鳳閣侍郎張柬之引為左羽林將軍。神龍元年(705)隨張柬之發(fā)兵擁立中宗,遷武后于上陽宮,并留宿衛(wèi)。中宗即位后,拜右羽林大將軍,封趙國公。累轉(zhuǎn)左領(lǐng)軍衛(wèi)大將軍。玄宗開元初卒,謚昭。生平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文鏡秘府論》地卷存詩4句,《全唐詩逸》據(jù)之收入,誤作李堪。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8—798 【介紹】: 唐瀛州樂壽人。少以戰(zhàn)功歷果毅折沖郎將,充平盧兵馬使。代宗時,累封河間郡公。德宗幸奉天,君牙輔李晟赴難,收復(fù)宮闕,加御史大夫、檢校常侍。晟入朝,君牙代為鳳翔尹、鳳翔隴州都防御觀察使,尋遷右神策行營節(jié)度、加檢校工部尚書。吐蕃連年犯邊,君牙以耕戰(zhàn)為守備,戎不能侵。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7—804 【介紹】: 名或作映。唐瀛州高陽人。齊皎弟。善畫山水,雅正好學(xué)。舉進士,應(yīng)博學(xué)宏詞登科?;窆?jié)度使令狐彰署為掌書記。彰卒,歸東都,盧杞薦為刑部員外郎。又為鳳翔張鎰判官。映練軍事,論奏數(shù)稱旨,進行軍司馬。德宗興元初,授中書舍人。貞元二年,以舍人同平章事,俄改侍郎。與張延賞交惡,貶為桂管、江西觀察使。卒謚忠。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
映。瀛州高陽人。舉進士博學(xué)宏詞。累授監(jiān)察御史。建中初遷刑部員外郎。拜給事中。轉(zhuǎn)中書舍人。貞元二年以本官拜平章事。改中書侍郎。封河間縣男。貶夔州刺史。歷衡州洪州。十一年卒。年四十八。贈禮部尚書。謚曰忠。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詩僧。文宗開成間洛陽奉國寺僧神照之上首弟子。事跡見《白氏長慶集》卷七一《照公塔銘》?!度圃娨荨肥赵?句,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千載佳句》卷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湖州烏程人。出家開元寺,后入長安,住薦福、西明等寺。宣宗大中時召對,賜紫衣,加號十望大德。后歸鄉(xiāng)里開元寺,卒。工書,尤善草書。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高閑。湖州烏程人。出家開元寺。后入長安。住薦福西明等寺。大中朝賜紫。加號十望大德。后歸鄉(xiāng)里。卒于本寺。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 持志科
湖之烏程人。髫年辭俗。受具。隸居開元寺。博學(xué)無不通。尤工字畫。其于草書?;蛞员戎畯埿裨?。游京師。稟聽經(jīng)律于薦福西明等寺。宣宗詔入殿。前揮染賜紫衣。仍獲與臨洗懺戒壇。號十望大德。以老乞歸。終于寺。弟子鑒宗。傳其筆法。賜號無上大師。閑平居。每以白纻作草隸。今苕霅好事家。猶有存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僧。青州人。博聞強記,頗有干略,時許為佐時之才。俄出家,始謁溈山靈祐,繼往鄧州香嚴山,依慧忠舊址居之,時稱香嚴和尚。又曾往參洞山良價。卒于后梁時,謚襲燈大師。好作詩偈化世,頗傳于時。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青州(今屬山東)人。禪宗僧侶。博聞強記,頗有干略,親黨許以佐時之才,因勸其力學(xué)。俄爾出家,始謁溈山靈祐,繼往鄧州香嚴山,依忠國師遺跡棲止,世稱香嚴和尚。曾一度參洞山良價,旋返香嚴山。卒,敕謚襲燈大師。智閑證悟禪理,好以詩偈唱之,著名當時。生平事跡散見《祖堂集》卷一九、《宋高僧傳》卷一三、《景德傳燈錄》卷一一等?!?a target='_blank'>祖堂集》、《景德傳燈錄》二書收其詩偈30余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
青州人。軀干七尺。讀世書。有材具。親黨推許之。俄而出家。游潭湘。事大圓禪師于溈山。一日山謂之云。吾不問汝平生。于經(jīng)卷冊子上說得底。且汝于未出胞胎。未辨東西時。道將一句來。吾要識汝。閑懵然。久之進數(shù)語陳其所解。山皆不許。閑云卻請和尚與某甲說。山云。吾說得。是吾之見。于汝眼目。有何所益。閑遂歸堂。遍檢所集諸方語句。無一字可以詶對。嘆曰。畫餅不可以療饑。因盡焚之。涕泣辭山而去。且曰。此生不學(xué)佛法。已作個長行鬻飯僧。庶幾免于勞役也。抵南陽。睹國師忠公之遺跡。而憩止焉。一日芟除草木于茅茨次。偶擲瓦礫。擊竹作聲。廓然大悟。遽歸沐浴焚香。遙禮山云。和尚慈悲。恩逾父母。當時若與某甲說破。豈有今日事也。仍述偈云。一擊忘所知。更不假脩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上堂云。道由自悟。不在說言。況乎密密堂堂。曾無間隔。不勞心意。暫借威光。日用全功。迷途自背。 參詢之士。如水走下。郁成叢社。卒謚襲燈。塔號延福。
宋高僧傳·卷第十三 習禪篇第三之六(正傳十七人附見六人)唐東京封禪寺圓紹傳
釋智閑。青州人也。身裁七尺。博聞強記有干略。親黨觀其所以。謂之曰。汝加力學(xué)則他后成佐時之良器也。俄爾辭親出俗。既而慕法心堅。至南方禮溈山大圓禪師。盛會咸推閑為俊敏。溈山一日召對茫然。將諸方語要一時煨燼曰畫餅弗可充饑也。便望南陽忠國師遺跡而居。偶芟除草木擊瓦礫。失笑冥有所證抒頌唱之。由茲盛化。終后敕謚襲燈大師。塔號廷福焉。次舒州桐城投子山釋大同。姓劉氏。舒州懷寧人也。幼性剛正有老成氣度。因投洛下保唐滿禪師出俗。初習安般觀業(yè)垂成遂求華嚴性海。復(fù)負錫謁翠微山。法會。同伏牛元通激發(fā)請益大明祖意。由是放蕩周游還歸故土。隱投子山結(jié)茅茨。棲泊以求其志。中和中巢寇蕩履京畿天下悖亂。有賊徒持刃問同曰。住此何為。對以佛法??劽婺ぐ?。脫身服裝而施之下山。以梁乾化四年甲戌四月六日加趺坐亡。春秋九十六。法臘四十六。凡居化此山三十馀載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834—883后 【介紹】: 唐襄陽人,字逸少,后改襲美,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咸通八年擢進士第。十年,為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交游唱和,人稱皮陸。后又入京為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軍下江浙,日休為巢所得,任為翰林學(xué)士。巢敗,日休下落不明,或云為朝廷所殺,或云為巢所殺,或云至吳越依錢镠,或云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藪》、《松陵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34?—883? 字逸少,后改襲美,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隱于襄陽鹿門山,自號間氣布衣,又號醉吟先生、鹿門子、醉民、醉士等。懿宗咸通七年(866)入京應(yīng)進士試不第,遂退居壽州(今安徽壽縣)自編所作詩文為《皮子文藪》。八年再應(yīng)進士試,以榜末及第。十年,蘇州刺史崔璞聘為州軍事判官。時陸龜蒙以所業(yè)謁崔璞,結(jié)識皮氏,相與唱和,皮陸由此齊名。僖宗乾符二年(875)任毗陵副使。黃巢軍入江浙,“劫以從軍”(《唐詩紀事》卷六四)。廣明元年(880)十二月,黃巢稱帝,以其為翰林學(xué)士。錢易《南部新書》(卷四)等書謂其因作讖,巢疑譏己,被殺。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一〇引《該聞錄》云巢兵敗后為唐室所害。北宋尹師魯《皮子良墓志》、陶岳《五代史補》卷一謂其入?yún)窃絿厘X镠而終?!?a target='_blank'>文藪》所載早期詩文多有抨擊時弊、同情民瘼之作,其中《正樂府》諸什繼承白居易《新樂府》,尤為著名。皮陸唱和詩中亦不乏佳作,胡震亨贊其“《太湖》諸篇,才筆開橫,富有奇艷句?!?《唐音癸簽》卷八)。今人蕭滌非、鄭慶篤校點之《皮子文藪》較為完備?!?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9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9首。
唐詩匯評
皮日休(約834-約883),字逸少,后改字襲美,自號鹿門子、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家貧,隱鹿門山,苦學(xué)。早年曾南涉洞庭,登廬山,經(jīng)箕潁、樊鄧入藍關(guān),行程二萬馀里。咸通七年應(yīng)舉不第,退居鹿門,自編詩文十卷為《文藪》。八年(867),登進士第,蘇州刺史崔璞召為軍事判官,與陸龜蒙等交游唱和,唱和詩編為《松陵唱和集》十卷。后入朝任著作郎、太常博士。廣明元年,黃巢入長安,以日休為翰林學(xué)士。巢敗,被殺?;蛟茷槌菜鶜?,或云流落江南病死。有《胥臺集》七卷、《皮日休集》十卷、《》一卷、《皮氏鹿門家紗》九十卷,均佚。其《文藪》十卷及《松陵唱和集》存。《全唐詩》編詩九卷。
全唐詩補逸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襄陽人。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六
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居鹿門山。自號間氣布衣。咸通八年登進士。授著作佐郎。遷太常博士。乾符中為毗陵副使。黃巢之亂。陷賊中。偽署學(xué)士。使為讖文。疑其譏巳。遂害之。(謹按宋尹師魯作皮子良墓志云曾祖日休避廣明之難徙籍會稽依錢氏官太常博士贈禮部尚書與該聞錄文獻通考諸書所載不同)

作品評論

滄浪詩話
唐人惟柳子厚深得騷學(xué),退之、李觀皆所不及;若皮日休《九諷》,不足為騷。
滄浪詩話
和韻最害人詩,古人酬唱不次韻。此風始盛于元、白、皮、陸,而本朝諸賢乃以此而斗工,遂至往復(fù)有八九和者。
唐才子傳
日休性沖泊無營,臨難不懼……在鄉(xiāng)里,與陸龜蒙交擬金蘭,日相贈和。
詩鏡總論
有韻則生,無韻則死;有韻則雅,無韻則俗;有韻則響,無韻則沉;有韻則遠,無韻則局。物色在于點染,意態(tài)在于轉(zhuǎn)折,情事在于猶夷,風致在于綽約,語氣在于吞吐,體勢在于游行:此則韻之所由生矣。陸龜蒙、皮日休知用實,而不知運實之妙,所以短也。
詩藪
七律……皮日休、陸龜蒙馳騖新奇,又一變也。
唐音癸簽
皮襲美……律體刻畫堆垛,諷之無音,病在下筆時先詞后情,無風骨為之干也。
《詩源辨體》
皮、陸律詩實流于惡,而或以為巧,此千古大謬。
《詩源辨體》
予嘗以唐律比閨媛:初唐可謂端莊,盛唐足稱溫惠……皮、陸乃怪惡其丑,見之必唾其面。今好奇之上反以為姣好而慕悅之,此人情之大變,不可以常理推也。
《唐詩評選》
皮、陸松陵唱和詩奕奕自別,巧心佳句,城不可掩,如天臺、雁宕自不欲與岱、華競品目。
十駕齋養(yǎng)新錄
五七言近體第一句借用旁韻,謂之借韻……至皮、陸《松陵集》,則舉之不勝舉矣。
《載酒園詩話又編》
淵明《五柳先生贊》曰:“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讀《松陵集》仿佛猶存其致。詩不為佳,筆墨之外,自覺高韻可欽,其神明襟度勝耳。吾尤喜其詩序,或數(shù)十百言,或數(shù)百言,皆疏落有古意。皮、陸并稱,吾之景皮,更甚于陸……讀其《五貺》諸篇,令人忽忽與之神游。
《載酒園詩話又編》
(日休)集中詩亦多近宋調(diào),吳體尤為可憎。四聲、疊韻、離合、回文,俱無意味。
《石園詩話》
襲美好以“僧”、“鶴”為對仗,如《題魯望屋壁》十首,言鶴者五,及“因分鶴料家貲減,為置僧餐口數(shù)添”、“昨夜眠時稀似鶴,今朝餐數(shù)減于僧”、“園蔬預(yù)遣分僧料,??粟先教算鶴糧”之類,皆未免詞意重復(fù),數(shù)見不鮮。與鄭都官詩多用“僧”字凡四十馀處,韋莊詩好用“馬”字,同是一癖。
《東目館詩見》
襲美律詩無晚唐衰??氣……《正樂府》十章,雖不及樂天《新樂府》深透沉痛,而指抉利弊,何讓諷諭。時無忌諱,乃得此稗世之作。雜體擬作,亦不減韓、孟。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王績、王建二家,而祖述漢魏樂府謠諺。寄情疏逸,懷詞諷誹,毀華去飾,自有林下風;而顯露無馀,排比見跡,是魯望一流,神情又減。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95 俗姓史,魏州館陶(今河北館陶)人。嗣臨濟義玄。后改住鄂州灌溪,世稱灌溪和尚?!?a target='_blank'>景德傳燈錄》卷一二、《天圣廣燈錄》卷一三皆有傳。《祖庭事苑》卷三錄存志閑詩偈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3 【介紹】: 唐河間人,字禹川。泛覽書史,喜高論,倜儻不羈。不得志,乃學(xué)縱橫術(shù),楊復(fù)恭薦為太常博士。僖宗時進諫議大夫,王敬武在平盧不應(yīng)召,往說之引軍西歸。昭宗乾寧中累拜尚書右仆射。朱溫謀篡立,使牙將夜殺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04 字禹川,郡望河間鄚縣(今河北任丘東北)。排行三十四。中書舍人張仲素之孫。初應(yīng)進士試,不第,遂隱于金鳳山。僖宗乾符間出仕,累轉(zhuǎn)度支員外郎。廣明間避亂商州。中和元年(881)至成都行在,為天下行營都統(tǒng)判官。累遷戶部侍郎。光啟三年(887)自兵部侍郎、諸道租庸使拜同平章事。昭宗大順元年(890)率軍討李克用,大敗,棄師而歸。次年罷相,外貶途中往依華州韓建。乾寧二年(895)拜兵部尚書。光化三年(900)致仕,退居洛陽。累封河間郡公。天復(fù)三年十二月三十日(904年1月20日),為朱全忠遣人暗殺于家。生平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七七、《青瑣高議前集》卷五存其詩2首,《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各收1首。
全唐詩補逸
張浚字禹川,河間人。僖宗乾符中,樞密使楊復(fù)恭薦為太常博士,累轉(zhuǎn)兵部郎中、諫議大夫,遷戶部侍郎,拜平章事、判度支。尋貶連州刺史,至藍田不行,留華州依韓建。昭宗乾寧二年復(fù)為兵部尚書,領(lǐng)天下租庸使。三年,罷使務(wù),守尚書右仆射。上書乞致仕,乃還洛陽,居長水縣別墅。天復(fù)三年為人所殺(《舊唐書》卷一七九,《新唐書》卷一八五均有傳)。詩一首。(《全唐詩》無張浚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6 【介紹】: 五代時會稽人,字閑閑。少棲四明山,遍覽經(jīng)史,尤明易象。唐昭宗嘗征赴闕,問《》義。唐末,除諫官,不起。后事前蜀王建,歷左諫議大夫、禮部尚書、官至相。后唐莊宗同光末,前蜀亡,乃降于后唐,授工部尚書致仕。卜居于洛,卒年八十余。
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
寂字閑閑。棲四明山。昭宗徵赴闕。召對內(nèi)殿。尋請還山。寓居江陵。唐末除諫官不起。趙匡凝奔蜀。寂偕行。蜀主王建待以師禮。位至蜀相。同光末平蜀。從王衍降。授工部尚書致仕。清泰三年卒。年八十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僧。福州長溪人,俗姓陳。初于龜山出家,受戒后,游諸方。參石霜慶諸,未契法意,轉(zhuǎn)參巖頭全豁,服其心傳。王審知請居福州羅山,賜號法寶禪師,世稱羅山和尚。卒于山。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羅山道閑禪師。長溪陳氏子。出家龜山。年滿受具。遍歷諸方。嘗謁石霜。問。去住不寧時如何。霜曰。直須盡卻。師不契。乃參巖頭。亦如前問。頭曰。從他去住。管他作么。師于是服膺。閩帥飲其法味。請居羅山。號法寶禪師。僧辭保福。福問。甚處去。曰。禮拜羅山。福曰。汝向羅山道。保福秋間上府朝覲大王。置四十個問。頭問。和尚忽若一句不相當。莫言不道。僧舉似師。師呵呵大笑曰。陳老師自入福建道洪塘橋下一寨。未曾見有個毛頭星現(xiàn)。汝與我向從展道。陳老師無許多問頭。祗有一口劍。一劍下有分身意。有出身路。不明便須成末。僧回舉似福。福曰。我當時也祗是謔伊。至秋入府。師特為辦茶筵請福。福不赴。卻向僧曰。我中間曾有謔語??趾蜕袉栔I畾w舉似。師曰。汝向他道。猛虎終不食伏肉。僧又去。福遂來。臨遷化。上堂集眾良久。展左手。主事罔測。乃令東邊師僧退后。又展右手。令西邊師僧退后。乃曰。欲報佛恩。無過流通大教。歸去也珍重。言訖莞爾而寂。 系曰。巖頭門下得法者。傳燈現(xiàn)錄六人。而二彥一閑最著。僧統(tǒng)僅傳瑞巖彥。而玄泉彥與閑師不載。予故表之。使知黃龍明招二公所自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