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間 → 閑間閒”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1794,分120頁顯示  上一頁  93  94  95  96  97  99  100  101  102 下一頁
佛類詞典
一切世間
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一間
二世間
二佛中間
二種世間
九世間
九無間道
九種世間
十界十如三千世間
人間
人間界
三世間
三種世間
大天三種無間
一切世間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總稱穢土之語。阿彌陀經(jīng)曰:「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一切的世間,是一切穢土的總稱。
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此言甚深微妙之法,為一切世間眾生之難信受者。法華經(jīng)序品曰:「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拱浲咏?jīng)曰:「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div>
一間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舊云一種子。言不還向中一種之圣者,雖斷欲界修惑八九品然猶有一品或二品之馀殘,更可受欲界之生者。俱舍論二十四曰:「一間者,間謂間隔,彼馀一生為間隔故,不證圓寂,或馀一品欲修所斷惑為間隔故,不得不還果,有一間者,說名一間。」玄應(yīng)音義二十四曰:「一間,梵言翳迦鼻至迦Ekavi^cika,翳迦此云一,鼻至迦此云間,言有一間隙在,不得般涅槃也。舊云一種子者,梵言鼻豉迦Bijika,此言種,斯或譯者不善梵言,或筆人不尋本語,致玆訛失也。」
二世間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有為法之過現(xiàn)未遷流曰世,事事物物間隔曰間。大別有二種:一、有情世間,五蘊假和合而有情識,以為鬼畜人天等之差別者。二、器世間,四大積聚而為山河大地國土家屋等之別,以容受有情者。蓋有情世間為有情之正報,而器世間為有情之依報也。見俱舍論世間品。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有情世間和器世間。有情世間即眾生由惑造業(yè)所感的生死存亡的色身,也就是有情的正報;器世間即眾生所依靠的宇宙國土,也就是有情的依報。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對于一切世間,有以有情無情二種,分為二世間者。謂有為法之過現(xiàn)未遷流,而其事事物物間隔之世間,大別有二:
一、有情世間 由五蘊假和合,有情識以差別鬼畜人天等者。
二、器世間 由四大積聚,為山河大地國土家屋等之別,以容受有情者。
即有情世間,為有情之正報,器世間為有情之依報是也。
【三藏法數(shù)】
(出翻釋名義)
世即隔別之義,間即間差之義,故名世間。
〔一、眾生世間〕,謂一切有情眾生,皆假五陰和合眾共而生,名為眾生;又復(fù)各各差別不同,故名眾生世間。(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器世間〕,謂一切無情世界,皆假山河大地而成,有側(cè)有仰,名之為器,又復(fù)各各差別不同,故名器世間。
二佛中間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釋迦與彌勒之中間,即釋迦既入滅。彌勒尚未出世也。
二種世間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眾生世間,與器世間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有情世間和器世間。有情世間就是眾生;器世間就是國土。
九世間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十界之中,除去佛界他之九界也。此九界皆為迷妄之境,故名為世間。(參見:十界)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在十法界中除去佛界,就是九世間,因為這九界都是迷的境界,所以叫做世間。
十界
【佛學(xué)大辭典】
(界名)十法界之略。(參見:法界)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前六是六凡,后四是四圣。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前言世間,說有六凡。茲合世出世間,則為十界。然凡圣本來是一,但因迷悟不同,而差別于是迥殊。迷有輕重,悟亦有淺深,因是迷悟之中,亦復(fù)高下大異,此所以有十界之分也。
九無間道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三界分為九地,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斷之各有無間解脫二道。正斷惑之智,謂之無間道,解脫既斷了,而解脫惑之智,謂之解脫道。一地之惑有九品,則有九無間九解脫也。(參見:九解脫道及九品惑)。新譯曰無間道。舊譯曰無礙道。間即礙之義,觀真智理,不為惑所間礙也。
九種世間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九世間)
十界十如三千世間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參見:一念)
一念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其說有二:(一)極短促之時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時節(jié)極促也?!菇绦行抛C文類三末曰:「一念者斯顯信樂開發(fā)時剋之極促?!褂^無量壽經(jīng)曰:「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谷黄鋾r限,諸說不同。仁王般若經(jīng)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經(jīng)九百生滅?!雇撟⑸显唬骸赴僖簧鷾缑麨橐粍x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鼓υX僧祇律十七,則謂「二十念名為一瞬頃,二十瞬名為一彈指,二十彈指名為一羅豫,二十羅豫名為一須臾,日極長時,有十八須臾,夜極短時,有十二須臾,夜極長時,有十八須臾,日極短時,有十二須臾?!勾思匆粫円篂槿汈?,一須臾二十分為一羅豫,一羅豫二十分為一彈指,一彈指二十分為一瞬,一瞬二十分即為一念之說也。又大智度論三十,引經(jīng)論謂「一彈指頃有六十念?!谷A嚴探玄記十八,謂「剎那茲云念頃,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勾硕f可為同意。彼翻譯名義集五,謂「剎那毗曇翻為一念」者,亦即以一念與一剎那解為同義也。(二)思念對境一次也。其義亦多。如天臺,以陰妄剎那之心名為一念。又或以本覺靈知之自性,謂為一念。凈土門諸派,以古來一念多念之論盛行,隨而一念之解,其說不一,如日本幸西氏,稱彌陀果體所成就之佛智,謂為一念,所謂「一乘即弘愿,弘愿即佛智,佛智即一念」是也。如日本親鸞氏,以聞名信喜之心,名為一念,教行信證六,所謂「一念云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為一心?!故且病S忠肋x擇集上,則謂「念與聲是一?!蛊渥C則引觀經(jīng)下品下生「使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論十念即為十聲。故誦經(jīng)謂之念經(jīng)。誦法華謂之念法華。稱佛名謂之念佛。凡念字之義,雖通于觀念稱念,而彌陀之本愿為稱念,故一念十念之念,即指稱佛之聲也。按義寂之無量壽經(jīng)疏曰:「此言念者,謂稱南無阿彌陀佛。經(jīng)此六字頃,名一念。」同疏一曰:「言一念者,以事究竟為一念,非唯生滅剎那等?!篃o量壽經(jīng)上曰:「乃至十念?!雇略唬骸改酥烈荒??!辜匆荒钍钪x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1。一個念頭。2。(喻)極短的時間。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一念者,陰妄剎那之心,名為一念。本覺靈知自性,亦即一念。夫一心具三千,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則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問:「一念具十法界,為作念具?為任運具?」答:「諸性自爾,非作所成,如一微塵,具十方分?!?br />【俗語佛源】
極短促的時間,稱為「一念」?!敢荒睢苟痰绞裁闯潭龋俊度释踅?jīng)》說,「一念」中包括九十剎那,一剎那中又包括九百次生滅?!锻摻?jīng)》說,「一念」中包括六十剎那。佛家提倡從「一念相應(yīng)」下手修行,即抓住一閃念,與清凈自性、禪定智慧等互相契合。又提倡「一念不生」,即凝心息慮,不生一念妄心。佛家還認為,空間、時間都產(chǎn)生于「一念」心中,所謂「一念三千(世間)」,「一念萬年」,皆指此。后因以「一念」指一閃念間。如《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顾渍Z中又有「一念之差」,謂動念間出的差錯。如夏衍《掌聲與哀聲》:「(執(zhí)政的階層)一念之差,一事之誤,往往可以使千千萬萬人民淪于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境。」 (李明權(quán))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
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對塵所起之念,念念生滅,此妄念也。若離根塵,真凈明妙,虛徹靈通之念,即是如來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滅,不常不斷,促一剎那而非短,延無量劫而非長。經(jīng)云:一念普觀無量劫。是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塵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梵語剎那,華言一念。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
人間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住于人界者。即人類是也。法華經(jīng)法師品曰:「生于此人間?!?/div>
人間界
【佛學(xué)大辭典】
(界名)與人間,人界同,間即界之義。
三世間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過現(xiàn)未遷流謂為世,彼此間隔謂為間。有為法之別名也。一切有為法分類為三種:一、五陰世間,又名五眾世間。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之五法也,十界之五陰各各差別,各為五陰世間。二、眾生世間,又名假名世間。假五陰和合之上名為眾生者,上自佛界,下至地獄,各各差別也。三、國土世間,又名器世間。眾生所依之境界十界各各差別者,是五陰中假立于色陰之上者。要之第一為實法,第二第三為假法,假法之中,分正報之內(nèi)身與依報之外器。說見智度論四十七,止觀五?!居帧恳?、器世間,即國土世間。舉釋迦如來所化之境。二、眾生世間。舉釋迦如來所化之機類。三、智正覺世間。具如來大智慧,覺了世間出世間之法者,是釋迦如來為教化一切眾生種種差別之智身也。此三世間于如來教化上立之。說見華嚴大疏三。
【佛學(xué)常見辭匯】
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又名假名世間,即假五陰和合之名而有的眾生,亦即眾生的正報;國土世間又名器世間,即一切眾生依之而住的山河大地,亦即眾生的依報;五陰世間又名五眾世間,即色法的色,和心法的受想行識,亦即構(gòu)成依正二報的要素。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或有分為三世間者,謂一切有為法,有三種分類:
一、五陰世間 又名五眾世間,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之五法,十界之五陰,各各差別也。
二、眾生世間 又名假名世間,假五陰和合之上名眾生,上至佛界,下至地獄,各各差別也。
三、國土世間 又名器世間,眾生所依之境界,十界各各差別也。
三種世間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三世間)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五陰世間就是吾人五陰合成的色身;眾生世間就是吾人身體以外有生命的一切眾生;國土世間就是吾人身體依之而住的山河大地。
【三藏法數(shù)】
(出大智度論)
隔別名世,間差名間。謂十界假名、五陰、國土三種,一一差別不同,故名三種世間。(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脩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五陰即眾生身,以此身是色受想行識五陰所成故也。)
〔一、假名世間〕(亦名眾生世間。)假名者,于十界五陰實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是為假名世間。(實法者,謂十界五陰皆實有也。假立名字者,謂十界名字,非實有也。既有十界五陰實法,即有十界眾生假名。且如人界中,各各有身,即各各有名字也。馀界亦然。)
〔二、五陰世間〕(亦名五眾世間。)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十界五陰各各差別,故名五陰世間。(色即質(zhì)礙之色,受即領(lǐng)納諸塵,想即思想,行即造作,識即分別善惡。以此五者,陰覆真性,皆名為陰。)
〔三、國土世間〕,國土者,即眾生所依之境界也。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十界所依,各各差別,故名國土世間。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疏)
〔一、器世間〕,世界如器,名器世間。乃是釋迦如來所化之境,即三千世界也。(梵語釋迦,華言能仁。三千即小千、中千、大千也。)
〔二、眾生世間〕,謂五陰和合,眾共而生,間隔不同,故名眾生世間,即釋迦如來所化之機眾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三、智正覺世間〕,謂如來具大智慧,永離偏邪,深能覺了世間、出世間法,故名智正覺世間,即釋迦如來能化之智身也。
大天三種無間
【佛學(xué)大辭典】
(傳說)婆沙論九十九曰:「昔末土羅國有一商,聘妻生一男兒,字大天。商主往他國,久不還,其母與其子有染。后聞父還,與母設(shè)計殺父,是第一無間業(yè)也。事恐靈,與母逃于摩竭陀國華氏城,彼后遇在本國供養(yǎng)之羅漢,復(fù)恐事彰,而殺羅漢,是第二無間業(yè)也。其后,母通于他人,大天怒,殺母,是第三無業(yè)間也?!拱复耸禄虺鲇诤笫乐畟卧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