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偶儷(偶儷)
駢體;對偶。 宋 蘇軾 《徐州鹿鳴燕賦詩敘》:“余於 嘉祐 之末,以進士入官,偶儷之文,疇昔所上。” 金 王若虛 《文辨三》:“ 東坡 之文……為四六而無俳諧偶儷之弊,為小詞而無脂粉纖艷之失?!?明 宋濂 《〈剡源集〉序》:“辭章至于 宋 季,其敝甚久。公卿大夫視應用為急,俳諧以為體,偶儷以為奇,靦然自負其名高?!?樊增祥 《兒輩初學屬對》詩:“自古文章珍偶儷,南 彭 北 紀 勉追從?!?/div>
分類:駢體對偶
《漢語大詞典》:儷裁(儷裁)
猶駢體。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讀史:“蓋自 沈約 宋書以下,競標藻采,務摭異同,詞每涉于儷裁,事或取諸小説?!?/div>
分類:駢體
《漢語大詞典》:驪體(驪體)
駢體。駢文。驪,通“ 麗 ”。清史稿·禮志五:“凡太廟冊、寶皆用玉,色青白,冊文用驪體,寶文如諡號?!?/div>
分類:駢體駢文
《國語辭典》:駢文(駢文)  拼音:pián wén
文體名。對散文而言,字句駢儷,注重聲色藻繪,盛行于六朝及初唐,為當時文章正格。參見「駢體文」條。
《國語辭典》:俳賦(俳賦)  拼音:pái fù
一種賦體。以字句雕琢、行文駢儷為特色,盛行于六朝。也稱為「排賦」、「駢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