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78 【介紹】: 北齊宗室。高歡第十子。文宣帝天保初封任城王。歷并、冀、青、瀛四州刺史,時稱明察。及北周軍逼晉陽,后主(高緯)奔鄴。加大丞相。周兵入鄴,后主潛逃濟州,禪位于湝。募眾拒周軍,敗,被擒,至長安,與后主同被殺。
全北齊文·卷二
湝,神武第十子,天保元年封任城王;孝昭、武成時屢鎮(zhèn)晉陽,總并省事,歷司徒、太尉,并省錄尚書事;天統(tǒng)中拜太保、并州刺史,別封正平郡公;武平初,遷太師、司州牧,出為冀州刺史,加太宰,遷右丞相、都督青州刺史,拜左丞相,轉瀛州刺史。后主奔鄴,加大丞相。尋受禪。為周齊王憲所擒至長安,與后主同死。
褚暉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或作褚輝。隋吳郡人,字高明。以三《》學顯名江南。煬帝時集天下儒士于內史省,相與講論。暉博辯無能屈者,擢為太學博士。撰有《禮疏》百卷。
李承乾 朝代:初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19—645 【介紹】: 唐太宗長子。字高明。因生于承乾殿而命名。始封恒山王,又徙封中山。太宗即位立為皇太子。性敏惠,太宗愛之。及長,好聲色,漫游無度,然懼帝,秘其跡。每臨朝必言忠孝,退朝則與群小褻狎。后廢為庶人,徙黔州而卒。謚憫。
全唐文·卷九十九
承乾字高明。太宗長子。武德三年封恒山王。七年徙封中山。太宗即位。為皇太子。甫八歲。特敏惠。太宗使裁決庶政。有大體。每行幸。令監(jiān)國。及長。好聲色慢游。過惡寖聞。時魏王泰有美名。謀奪嫡。而承乾病足。不良行。懼廢。與泰交惡。陰召左衛(wèi)副率封師進及刺客張師政紇干承基謀殺泰。不克。遂與漢王元昌及侯君集等喢臂血盟。謀以兵入西宮。貞觀十七年。齊王祐反。事連承基。系獄當死。因上變。治之。事皆明驗。廢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開元中贈還爵土。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高言,字明道,開封(今屬河南)人。嘗因殺人逃亡海外,因至大食等國。事見《青瑣高議》前集卷三。
高觀音隆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高觀音隆,是12世紀大理國點蒼山蓮花峰芒涌溪人氏,高智升的玄孫,高升泰的弟弟高升祥的曾孫。大理宣宗段智興利貞三年(1174年),他推翻執(zhí)政的相國高壽昌,擁立族侄高貞明為相國、中國公。十一月,阿機起兵,奪高貞明之位還給高壽昌,高貞明逃到鶴慶,自稱明國公。兩年后(1176年),高觀音隆的兒子高觀音妙從白崖起兵,自立為相國,奪高壽昌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明間浙江平陽人,字則誠,一說永嘉人,名明,以字行,號菜根道人。元順帝至正五年進士。授處州錄事,辟行省掾。方國珍據(jù)浙東,欲留置幕下,不就,旅寓鄞縣櫟社。明初,太祖聞其名,徵召之,以老疾辭。作《琵琶記》,為南曲名著。有《柔克齋集》。
元詩選
明字則誠,永嘉平陽人。至正五年,張士堅榜中第。長才碩學,為時名流。授處州錄事,辟丞相掾。方谷真叛,省臣以溫人知海濱事,擇以自從。與幕府論事不合,谷真就撫,欲留置幕下。即日解官,旅寓鄞之櫟社沈氏樓居,因作《琵琶記》。記成,時清夜按拍歌舞,幾上蠟炬二枝,光忽交合,因名曰「瑞光樓」。明太祖聞其名召之,以老疾辭,還卒于家。所著有《柔克齋集》。詞章斐然,東海趙汸稱其學博而深,才高而贍云。
詞學圖錄
高明,生卒年不詳,其弟高旸生于大德十年(1306)左右,則高明生年當距此不久,卒年有至正十九年(1359)和明初兩說。字則誠,自號菜根道人。溫州瑞安人,因瑞安古屬永嘉郡(亦稱東嘉郡),故人稱東嘉先生。出身書香門第,理學家黃潽弟子。至正五年中進士,先后任處州錄事、江浙行省椽吏、浙東閫幕(統(tǒng)帥府)都事、福建行省都事等職,官聲頗佳。晚年隱居寧波城東鄞縣之櫟社沈氏樓,以詞曲自娛,作南戲傳奇《琵琶記》,被稱為"南曲之祖",另有《柔克齋集》二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60—1424 【介紹】: 即朱棣。明朝皇帝。太祖子。洪武三年,封燕王。十三年,至封地北平。屢率諸將出塞擊北元。建文元年,起兵號“靖難”。四年,陷京師,即皇帝位。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盡滅其族,坐“奸黨”死者至眾。次年,定年號永樂,改北平為北京順天府。十九年,遷都北京,以南京為留都。在位時,開會通河,解決南糧北運問題。五次親自領兵出塞擊敗韃靼、瓦剌二部。設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加強對東北邊疆地區(qū)管理。自永樂三年起,派宦官鄭和下西洋,終永樂之世,遠航六次,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又用宦官監(jiān)軍,為明朝重用宦官之始。命解縉等纂修《永樂大典》。定文臣入直文淵閣,預機務之制。永樂二十二年,北征還至榆木川,病死。
明詩紀事·甲簽·卷一(上)
成祖諱棣,太祖四子,初封燕王。靖難兵入,革除建文年號,建元永樂。在位二十二年崩,葬長陵。有集。 (《翰林記》:永樂四年二月,上視學,服皮弁,御宸翰,賦長詩賜太子、親王。祭酒胡儼、司業(yè)張智坐講,文武三晶以上及翰林儒臣皆賜坐以聽,講畢賜茶。 何喬遠《名山藏》:文皇御制條達宏遠,如萬騎千乘,馳驟植立于平沙大漠之中。 《弇山堂別集》:永樂五年,授交趾明經甘潤祖等十一人為諒江等府同知,賜敕慰勉,仍賦詩一章各送之。 沈德符《野獲編》:永樂十一年五月午節(jié),車駕東苑觀擊球射柳?;侍珜O擊射,連發(fā)皆中,上大喜。射畢,進皇太孫嘉勞之,因曰:「今日華夷畢集,朕有一言,爾當思對之。曰:『萬方玉帛風云會?!弧够侍珜O即叩頭對曰。「一統(tǒng)山河日月明。」上喜,賜名馬、錦綺、羅紗及番國布,因命儒臣賦詩,賜群臣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貴溪人,字上達。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敢直言切諫。成化三年,揚州鹽民起事,明奉命督兵鎮(zhèn)壓。事后沒收宦官所販私鹽,鹽政大治。十四年,以福建上杭人曾宗、鄧嵩等起事,起明為福建巡撫,督兵鎮(zhèn)壓。事后,請分上杭地,設永定縣,以加強統(tǒng)治。
維基
高明(1422年—1485年),字上達,號愚軒,江西廣信府貴溪縣人。景泰辛未進士,成化間官至福建巡撫。年少時因事母以孝而聞名。中式江西鄉(xiāng)試第六十五名舉人。景泰二年(1451年)登辛未科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任河南巡撫時,曾黜屬吏60人。天順年間擢為大理寺丞。憲宗登基后,拜高明為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成化三年(1467年)奉詔討平揚州鹽寇。以親老乞終養(yǎng)歸。成化十四年(1478年),福建上杭爆發(fā)民變,朝廷起用高明為福建巡撫,前往鎮(zhèn)壓。引疾致仕歸。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卒。

人物簡介

維基
高升(1433年—?),字明遠,遼陽蓋州人,遼東定遼中衛(wèi)軍籍。進士出身。山東鄉(xiāng)試第三十九名。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會試第一百四十七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六十名。
《漢語大詞典》:佼健
(1).美好;美善。《詩·周頌·天作》“彼徂矣, 岐 有夷之行” 鄭玄 箋“后之往者,又以 岐邦 之君,有佼易之道故也” 唐 孔穎達 疏:“謂此君其性佼健和易,愛民之情深,故歸之也。”
(2).夸耀高明。《淮南子·覽冥訓》“鳳皇之翔,至德也……川谷不澹,草木不搖,而燕雀佼之,以為不能與之爭於宇宙之間” 漢 高誘 注:“燕雀自以為能佼健於鳳皇也?!?/div>
《漢語大詞典》:略不世出
謂謀略高明,世所少有。史記·淮陰侯列傳:“此所謂功無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span id="hyjbgyi"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時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魏太祖 雖機變無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數(shù)千之兵,而得逾時相抗者哉?”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曹景宗》:“伏惟圣武英挺,略不世出,料敵制變,萬里無差。”
《國語辭典》:目牛無全(目牛無全)  拼音:mù niú wú quán
比喻技藝純熟高超。參見「目無全牛」條。《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投刃皆虛,目牛無全?!?/div>
《國語辭典》:目無全牛(目無全牛)  拼音:mù wú quán niú
庖丁初次宰牛時,所見的是牛的身體,幾年后技術純熟,宰牛時,已不注意牛的外形。典出《莊子。養(yǎng)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贡扔骷妓嚰兪旄叱?。唐。楊承和〈邠國公功德銘〉:「操利柄而目無全牛,執(zhí)其吭如芻豢悅口?!挂沧鳌改颗o全」。
《國語辭典》:良工心苦  拼音:liáng gōng xīn kǔ
技藝者的苦心經營。語出唐。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已知仙客意相親,更覺良工心獨苦。」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五。演習部。授曲。曲嚴分合》:「諦聽其聲,如出一口,無高低斷續(xù)之痕者,雖曰良工心苦,然作者深心,于茲埋沒?!?/div>
《國語辭典》:另請高明(另請高明)  拼音:lìng qǐng gāo míng
另外尋求能力強的人協(xié)助?!段拿餍∈贰返谝凰幕兀骸溉焕系懿艢夂艽?,我有點羈束不下,不如府上另請高明罷!」
高明寺
【佛學大辭典】
(寺名)寺為唐時所建。智者大師之幽溪道場也。藏有大師之龍衣紫金缽。又有天竺來之貝葉經。為大師所藏。